蓬溪:“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天福到回水,原来只能走崎岖的机耕道,驾车通行需要1个小时。现在,不到20分钟就能到达。”看着村口新建的农村公路将一个个村庄串点成线,蓬溪县明月镇九龙寨村村民苏天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不久的将来,四面八方前来观光、写生、采摘、度假的游客,必将给沿线村庄带来旺盛的人气、财气。

如今的蓬溪,从城区到丘陵区、从主干公路到偏远村组,一条条“畅、安、舒、绿、美”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一路山水相依,村落错落有致,观景台、交通驿站点缀其中。蓬溪正利用入选第三批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契机,发挥交通先行作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贫困村变“世外桃源”

坐落于农环线蓬溪段小环线内的常乐镇拱市村,从穷乡僻壤到幸福乡村,这里的村民深刻体会了交通先行的真谛。

近年来,拱市村大力发展交通,建成农环线内小环线黑化道路8.5公里,建成水泥路28.1公里。村庄依托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千叶佛莲产业,以花为媒,举办千叶佛莲文化节和乡村旅游节,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年纯收入达18092元,从“三年两不收”的贫困村变为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气聚集,拱市村乡村文化不断丰富,建成民间艺术收藏馆,吸引了大量游客;民风淳朴,产业兴旺,拱市村被市委授牌为“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基地”,并举办“十九大专题培训班”“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班”“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等多轮培训,培训上万人次。

串起乡村产业大链条

四川琪英菌业公司是蓬溪县的扶贫产业基地,位于农环线蓬溪段天福农业小环线旁。

在琪英菌业的职工看来,企业有今天的发展,与便利的交通不无关系。因农环线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互联互通,该企业已成功将交通区位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动能。

杏鲍菇是琪英菌业通过高科技种植的主打产品,日产120余吨,年产值2.6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企业不仅解决了当地600余人就业,还发展成为我国西南片区最大的食用菌工厂。

农环线蓬溪段全长92公里,其建设已促成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旅游富民、农民增收,形成了天福等5个乡镇农业产业大环线和3个农业园区小环线,环线覆盖、辐射区域已成为乡村振兴先行区,建成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和9个中小规模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郁金香花海、最大的千叶佛莲种植基地、西南最大的食用菌工厂等。

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一条路致富一方百姓,任隆镇便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受益者之一。在这里,昔日的坑洼泥路如今已变成平整、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农村公路,不仅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年年举办的乡村旅游节、仙桃采摘活动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为村民致富铺就坦途。

站在任隆镇八角村一处山梁的交通驿站观景台上——农村公路蜿蜒而下,跨过山丘、小河、村庄,再从山丘绕行而上,像极了一条长长的“玉带”。“玉带”与附近国道350、任金路相连,形成环线路网,不仅让仙桃产业发展有了基础,还串联了区域旅游,迈出了“全域旅游”步伐。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蓬溪县量身打造的赤文旅游路与农村公路连接,将高峰山、宝梵寺、中国红海等景区串联其中,采摘果园、旅游观光、休闲游园等项目琳琅满目。

“沿途设置有农环线交通驿站,通过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发挥道路对景区人气的聚集作用和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相融。”蓬溪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左致远表示,农村公路已一改公路完成旅客运输的单一功能,逐渐实现丰富游客出行体验、由服务单一“景点旅游”向服务“全域旅游”的转变。(全媒体记者 何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