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的“忠告”:買房“買漲不買跌”!剛需:“買跌”又何妨?

買房“買漲不買跌”似乎成了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不僅是大多數國人的心理,也是開發商和中介鼓動購房者的口號,“買漲不買跌”這條過來人的“忠告”,未來還會繼續適用嗎?

過來人的“忠告”:買房“買漲不買跌”!剛需:“買跌”又何妨?

一、生活中的“買跌不買漲”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應該都會發現,在某超市或商場打折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蜂擁而至,以中國大媽為代表的隊伍可以從天沒亮就排得很長,上海首家Costco超市開業時的盛況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正是生活中“買跌不買漲”的體現。

再看已經歷時11年的“雙11”狂歡購物節,電商平臺集中發力,借勢打折營銷,“剁手黨”們也心甘情願地配合,每屆“雙11”成交金額都創下了新高,2019年剛過去的“雙11”,僅天貓平臺當天成交額就高達2684億元,充分說明消費者都是喜好“買跌”的。

過來人的“忠告”:買房“買漲不買跌”!剛需:“買跌”又何妨?

二、買房時的“買漲不買跌”

雖然生活中的消費都是“買跌不買漲”,但到了房地產業就不靈驗了,包括投資股市也是一樣,國人都偏向“買漲不買跌”,這是為什麼呢?

1、國人的心理預期

若是買房自住,購房者其實無所謂漲跌的,尤其對人生就只買一套房的人來說更是這樣。但房子既然是商品,就會存在投資和投機,當房價處於上漲階段時,人們出於對房價上漲預期的心理,認為房子將會增值,就會盲目跟風買房;當房價處於下跌階段時,同樣出於房價下跌預期的心理,害怕房價會繼續下跌,就會觀望或乾脆投資其他。

2、開發商和中介的忽悠

在過去房價走勢一直高歌猛進。開發商和中介經常會用這樣一句話來忽悠購房者,“湊齊首付就趕緊買房,等房款湊齊了又買不起了”,也就是所謂“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相信大家對這句“忠告”都不陌生,很多購房者在房價上漲的勢頭下,再加上房產銷售的鼓動,頭一發熱就衝動買了房。

3、房子的居住屬性

大多數人買房都是為了來住的,也正是因為房子的居住屬性,房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必需品。炒房團在房價上漲過程中看到了商機,通過不斷的“擊鼓傳花”遊戲,房子總會找到“接盤俠”,炒房團從中賺取了高額利潤,房價也被炒得越來越高,給購房者帶來一種心理暗示,買房“買漲”就對了。

過來人的“忠告”:買房“買漲不買跌”!剛需:“買跌”又何妨?

三、買房“買跌”又何妨

過去房價一路猛漲,“買漲不買跌”的確沒錯,即使現在房價漲幅收窄,買房“買漲不買跌”依然不過時,但小黑想說,在現階段,買房“買跌”又何妨。

首先,在“房住不炒”調控下,房價已經停止了猛漲的勢頭,房價漲幅逐漸收窄,部分城市房價已經開始回調,各地開發商紛紛打折促銷,二手房價格也在下跌,如果沒有刺激房地產的政策出臺,房價將會持續橫盤,現階段或許正好可以擇低入市。

其次,如今樓市疲軟,前景不明,在現階段依然有購房需求的,基本都是剛需,作為購房群體中最弱勢的部分,買房目的就是為了自住,何必糾結房價漲跌,正好現在房價優惠力度大,既是自住,買房“買跌”又何妨。

最後,在嚴厲的樓市調控下,炒房客基本被清退離場,房地產市場中減少了投機炒作行為,購房者“高位接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買房風險係數也大大降低,雖然很多人預期房價還會下跌,但小黑認為,房價短期或許會有波動,必然也是以穩定為主,長期來看房價至少能夠保值,因此,即使現在“買跌”也無妨。

過來人的“忠告”:買房“買漲不買跌”!剛需:“買跌”又何妨?

綜上所述,買房“買漲不買跌”固然沒有錯,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心理行為,但現階段,在“房住不炒”的調控下,買房“買跌”又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