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21字”忠告!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要警惕這個信號


馬光遠“21字”忠告!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要警惕這個信號

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一線城市部分樓盤出現“日光盤”、排隊搶購,重點二線城市資產重回價值高低,但是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即便下跌也無人問津。

一二線城市是否真的迎來了小陽春?三四線城市為何即便下跌也無人問津?大佬們都如何預測2020年樓市走向?

下文中我們一一展開講述。

01

一二線城市排隊看房,三四線樓市降價無人問津

前段時間不斷爆出新聞,深圳千萬豪宅秒空,北京排隊看房人山人海,上海看房人太多導致限流……

一線城市部分樓盤動輒千萬豪宅秒空,十幾分鍾吸金上億,火爆場面一度讓人覺得樓市是不是真的迎來了小陽春?

甚至有中介以正言詞的說“小陽春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當你猶豫時,別人已經下定金了”。

一邊是一線城市的“樓市熱”,另一邊卻是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冷”,買不起、賣不出、不敢降。

前段時間肇慶樓市以特價房的形勢降價,115平米的4房,原價86萬,折後價65萬,直降21萬。

馬光遠“21字”忠告!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要警惕這個信號

海南的陵水,11月份平均房價還是每平米2.9萬元左右,但12月份就降到了2.4萬元,短短一個月均價降了5000元。

熱的熱死,冷的凍死,一面是一二線城市疫情還沒完全過去,樓市就呈現火爆狀況,一面是三四線城市樓市出現下跌現象。

02

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釋放了什麼信號?

千萬別被表象矇蔽了雙眼,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一二線城市部分樓盤出現秒空、排隊看房,並不代表一二線城市所有的樓盤都如此火爆。

其次,三四線樓市不跌個三成都不算跌。

過去兩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飛漲,連一些小縣城房價都接近一萬元了,又數據統計顯示房價過萬的三四線城市已經超過了20座,這樣的房價和三四線城市的收入並不匹配,導致想買的買不起,想賣的又賣不掉。

還有就是各地二線城市的“搶人”戰略,二線城市的基礎設施資源和產業佈局都要明顯優於三四線城市,很多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特別是年輕人大多更願意去一二線城市發展,去二線城市購房,分流了部分三四線購房需求。

當三四線城市大量的房子和土地明顯供大於求的狀態時,那麼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下跌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理性看待一二線樓市呈現回暖跡象,以及部分三四線樓市出現下跌現象。

03

大佬預測2020年樓市走向

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樓市充滿了變數,房地產行業的大佬們如何預測2020年的樓市走向?

中國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認為,在國家住房不炒的政策指導下,全國的房地產總的成交量不會下降,房價不會上升,但也不會大跌。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認為,每一次在危機過後,都能獲得一些發展機會,當下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心無旁騖地守好自己的本分。在房住不炒、租購併舉的大趨勢下,一是要在人口流入的城市增加各類人才用房,二是要加大老舊小區的改造,三是房地產行業應該為老百姓提供更健康的產品和服務。

碧桂園總裁及執行董事莫斌認為,疫情之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態度是審慎樂觀的,不要以規模論英雄,更多的是追求有利潤的現金流。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現金流的騰挪空間發揮市場的機遇現金流穩健的同時,增加利潤。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孫宏斌認為,中國經濟恢復比預期要好,估計未來3個月,對經濟影響依然嚴重,疫情持續一段時間還是肯定的,嚴重但不悲觀。中國的地產經過一輪輪調控,行業風險不那麼大了,現在房住不炒、錢不能太多進入地產,這些邏輯沒有變,房地產行業邏輯不變的情況下,大漲大跌都不會出現,這是行業的判斷。

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眾多大佬不約而同都是這個觀點。

04

專家建言獻策:房地產政策應“因時而變”

房地產曾經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不論是從產業帶動性上,還是對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又或是對地方財政和城市基礎建設的支撐方面,都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那麼針對當下的樓市發展,專家學者們有什麼建議?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應該對原有的房地產政策進行調整,至少把“一刀切”的各種政策取消,實行因地制宜的房地產發展政策,例如取消限價、限購等措施,允許有條件的人可以在房地產低谷時期購買相對低價的住房。

當前政策要點是促進就業,只有收入穩定增長,才有可能帶動消費,只有就業穩定,才可以考慮定居問題。定居是房地產置業的前提,而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不是是否刺激的問題,而是對原有政策適度調整。

對人口流入地區和房價過高的城市,可以通過各項措施取消原來的限制,在都市圈和城市群,可以在中心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適合中低收入人口的居住區,提供與中低收入人口收入水平相應的商品房。同時適度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強都市圈城市間軌道交通建設,方便居民在居住地和中心城市的就業通勤。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房地產依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守估計,2019年房地產業對GDP的直接貢獻可能達到8%左右,加上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其貢獻可能達到25%左右。因此,在世界經濟衰退的巨大壓力之下,繼續維持嚴控需求和供給的政策是過時的,房地產政策應“因時而變”。

當前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給予房地產行業和市場以必要和合理的政策支持。

在供給端,應支持放棄的合理融資需求。在不抽貸、斷貸和壓貸的同時,還要允許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房企延期還貸,辦理貸款展期,調整企業還款計劃,以緩解銷售萎縮對房企資金鍊的衝擊。

從需求端來看,當下有必要適當調整政策,合理支持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在疫情之下整體市場的實際情況已有明顯變化,需求增長放緩甚至收縮,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實施十分嚴格的限購、限貸、限售和限價等控制需求和供給的政策,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政策。如一些一二線城市可以適當放鬆限購,便利購置改善型的第二套房;首套房和第二套房首付比例可以適當調降。

實事求是是政策的靈魂,政策必須從實際出發。不能機械地認為這種政策調整又是在走強力刺激經濟的老路。房地產政策“因時而變”並非是放棄“房住不炒”政策,而是在經濟運行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按照“因城施策”的要求,加大力度支持剛需和改善型需求。

05

結語

未來的樓市走勢如何?

經濟學家馬光遠給出過“21字”忠告:過去20年,寧可錯,不可錯過;未來寧可錯過,不可錯。

中國最缺的是房子,但最不缺的也是房子。

目前看來,房價一飛沖天,不太可能;趴著不動,也不現實。

《連平:房地產政策是否可以變變》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疫後樓市的走向,馮侖的預言可能成真!》 頂尖老闆思維

《三四線城市已經開跌!》 櫻桃大房子

《許家印、鬱亮、莫斌、孫宏斌等12位房企大佬對2020年樓市做了哪些預判?》 丁祖昱評樓市

《李鐵:應該放鬆房地產調控來刺激經濟復甦嗎?》 財經E法

《大部分三四線樓市的現狀和痛點:買不起、賣不出、不敢降》 品房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