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挖藥材場景熱鬧,主人卻中途離場,原因是啥?


立冬前的一天,到山西平陸鄉村採風。黃土塬上,一片農田裡,一臺拖拉機拖著一件紅色機械正在地裡來回忙碌,走近一看,原來是採挖一種名叫柴胡的藥材,專用的藥材採挖機正在將埋在土裡的柴胡連根帶莖徹底挖出來。

以前,挖柴胡多采用人工挖掘,費時費力還容易破損,降低了藥材的品質。近兩年,藥材種植面積增多,有農戶專門購置這種採挖藥材的設備,靠挖藥材賺取勞務費。這個機械由拖拉機提供動力,工作時前面的機械鍬深耕帶鬆土,將柴胡和泥土一併挖出,然後順著履帶傳送到篩選裝置,這個篩選工作面如同簸箕和篩子,邊走邊抖,將大塊的泥土篩下,把細小的柴胡抖出來,然後收納到整理箱,滿箱後卸載到地面。

機器過後,再由人工把卸載下來的柴胡歸納成堆,這樣做方便清運。“有了這機械,挖柴胡的速度快多了,地裡頭這十幾個人跟不上機器的節奏。”一名拿著耙耙整理柴胡的女工這樣介紹。


柴胡一種廣為使用的傳統中藥,自古以來一直廣泛應用,為解熱要藥,有解熱、鎮痛、利膽等作用。製成的柴胡注射液,用以治療流感、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晉南一些山間窪地和丘陵地帶適合種植柴胡,種植面積不斷增多,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一種途徑。

柴胡採用機械挖掘,收納的不一定很乾淨。於是這片地的主人從鎮上僱傭了八名老太太勞務,在挖藥機器後面將遺落的柴胡一個個揀起來,裝進袋子。

這隻老大媽勞務組合,年齡最大的79歲,小的也過了60歲。他們深一腳淺一腳,在地裡幹活很認真。

這是一群老大娘勞務,她們都是附近張店鎮的居民,家裡的農活幹完後,閒著沒事,就到地裡幫著揀藥材。“吃飯早飯過來,趕到下午5點多回家,老闆給70塊錢的工錢。”

然而今年的柴胡生產卻不盡人意,春夏之交,持續三個月的乾旱,耐旱的柴胡也受到嚴重影響。機器過後,收下的柴胡堆都堆不起來,遠沒有往年的收成好。

糧食作物沒有收益,種藥材要靠天吃飯,種什麼賺錢?選擇讓不少農民糾結!

如果今年春夏之際雨水趕勁的話,這7畝藥材產量會好於去年,也會帶來高於1.5萬元的收入。可惜生活不能假設,雖然這是一幅形式感很美的勞動畫面,但攝影師卻沒有激動起來。 -------------------- 原味記錄鄉土鄉愁,原創作品盜圖必究,頭條號“老寧攝影”期待您的關注,喜歡請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