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內央行積極操作,長端利率迴歸起點

股票

A股:逆週期調控政策加碼,A股市場小幅反彈,經濟增速下行制約市場反彈高度,風險偏好降低下,低估值藍籌股表現佔優,高估值板塊面臨波動風險。

港股:恆指上週上漲268點或1.02%,收報26595點;短期仍中美貿易進展相關消息影響,美股如出現回調也對港股有所影響,短期或處於震盪格局。

美股:美國三大股指小幅收高,道指終結三連跌。標普500指數週跌10.17點,跌幅0.33%,報3110.29點。

債券

利率債:在經濟下行壓力可控、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第二輪降息落地的節奏也不會太快,對於利率的操作上還是要保持相對謹慎。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內央行積極操作,長端利率迴歸起點

信用債:建議優先配置短債以提高防禦性,城投債方面建議謹慎下沉評級,對於產業債可關注業務發展穩健、負債壓力小的發行人。

可轉債:在右側行情下,行業輪動和個股基本面是需要關注的重點,此外在上升趨勢來臨的過程中也是下修密集期,把握好個券的基本面和條款博弈是研究重心。

其他

貨幣:考慮到國內的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進行預調微調,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短期是否繼續降息還需觀察。

黃金:短期黃金上漲動力在於美聯儲繼續降息預期、美元貶值以及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避險價值。在主要大類資產趨勢未明的情況下,在資產組合中加入適當比例黃金,有助於減小組合波動,提升風險收益比。

一、宏觀&市場晴雨表

國內政策

國家統計局公佈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成果。統計局對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主要結果為: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19281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8972億元,增幅為2.1%。

央行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部署下一步貨幣信貸工作。會議分析認為,宏觀經濟金融平穩運行仍面臨挑戰,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依然存在。金融部門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

宏觀數據

經濟高頻數據:11月上中旬35城地產銷量增速略降至3.7%,較10月增速有所下滑,但一線城市銷量增速反彈至24%,三四線城市緩中趨穩。高爐開工率略降至65.3%,同比跌幅稍有擴大,但較11月初水平已有提高。六大集團發電耗煤同比增速16.1%,仍處年內高位,指向工業生產情況尚屬穩健。

物價高頻數據:上週豬肉價格環比下跌6.9%,蛋禽、蔬菜價格也有下跌,食品價格整體下跌2.8%。11月以來煤價回落,鋼價反彈,油價小幅上調,PPI有望見底回升。

貨幣市場

上週央行投放大筆逆回購,操作利率小幅下行。上週央行公開市場淨投放3500億元:週一進行1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2.5%,較此前下行5bp;週二進行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同日,開展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操作,利率下行2bp;11月20日,11月LPR報價公佈:1年期LPR報4.15%,較上期下行5bp;5年期LPR報4.80%,較上期下行5bp。加上月初1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調5bp,本月央行已經實施了4次“降息”操作。

市場情緒

行情綜述:上週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的收益率分別為-0.21%、-0.22%和0.30%,成長風格板塊和週期板塊表現稍強,行業方面,鋼鐵、建築材料、採掘、有色金屬和傳媒漲幅領先;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等跌幅較大。

資金監控:上週受降息利好刺激,市場情緒較好,兩融餘額升至9728億元,逼近9月底階段性高點;北上資金持股市值1.25萬億,較10月回升268億元,多數行業資金淨流入。

海外市場

中美雙方經貿團隊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外界傳言的協議磋商細節並不準確;已形成以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核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研究成果,下一步將抓緊開展相關工作。

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初值52.2,攀升至七個月最高位,前值51.3;歐元區11月製造業PMI初值46.6,前值45.9;日本11月製造業PMI初值48.6,前值48.4。

二、大類資產投資策略與市場展望

股票

A股:近期貨幣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多個政策利率出現聯動下調,市場利率出現一定下行跡象。分析人士指出,年末效應已開始顯現,公開市場降息雖釋放出引導利率走廊下沿下移的信號,但利率明顯下行需看到量的配合。今後一段時間,央行或適量加大流動性投放。

在逆週期調控加碼下,我們看到市場在年線附近反彈。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制約了市場反彈高度,市場風險偏好下行,低估值藍籌股表現佔優,高估值板塊面臨波動風險。

板塊方面,建材、鋼鐵、有色表現居前,家電、農林牧漁、醫藥、非銀金融回調較多。

明年基建投資有望加速,水泥價格延續上行,建材、鋼鐵、有色等板塊表現強勢;家電板塊陷入價格戰,毛利率或再度下滑,板塊連跌3周;政策“組合拳”有效遏制豬價,前期強勢的農林牧漁板塊繼續回調。

外資繼續淨流入A股。11月18日~11月22日,北上資金淨流入57.4億元(前值+17.9億元),淨流入居前的是農林牧漁和家電。

策略方面,繼續佈局行業景氣度高的板塊,關注金融地產、建材、機械等估值性價比高的板塊,重點選擇行業配置均衡、有精選個股能力的基金經理。

港股:恆指上週上漲268點或1.02%,收報26595點;上週港股通流入最多的是金融和資訊科技業,分別流入33.60和30.87億元,流出最多的是能源業(4.32億元)。

港股短期仍中美貿易進展相關消息影響,而美股創新高後短期如出現回調也對港股會有所影響,短期或處於震盪格局。

美股:美國三大股指小幅收高,道指終結三連跌。標普500指數週跌10.17點,跌幅0.33%,報3110.29點。

前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關稅戰正通過較高的價格和普遍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不利影響。雖然她沒有看到經濟衰退的跡象,但她也指出,風險正在積聚。

基金選擇維度

①四季度以來,我們的交易策略切換至“低估值藍籌+優質成長股”的雙主線策略,低估值、現金流充沛的藍籌龍頭企業為盾,科技龍頭、高成長為矛,做到攻守有度,目的在獲取中長期的超額收益;

②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之時,可以考慮逆週期調控,且估值性價比較好的基建、機械、水泥板塊,另外金融地產有估值低、收益穩定的特點,繼續看好金融地產Q4行情,或有脈衝式的表現機會;

③四季度,我們更加註重資產配置的均衡,精選基金組合中將融合更多的風格和策略,但有一點不變,就是仍將持續關注基金經理的個股研究深度、持續跟蹤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

債券

利率債:在11月上旬央行調降MLF利率之後,OMO利率在本週一也隨之下調了5BP。消息出來後,國債期貨合約直線拉漲,漲幅最高一度飆升至0.47%。上週,逆回購和LPR利率調降也主導了當周的行情,從央行的操作上看,穩增長在央行貨幣政策目標中的重要性與位序在通脹之前,穩增長可能在現階段央行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

如果沿著穩增長的思路去推演,那麼未來在降成本穩增長真正出效果之前,央行可能還會有若干次的調降,而其調降幅度由於上述提到“警惕通脹預期的擴散”、“主動維護好少數幾個常態型貨幣政策國家的地位”,可能會相對有限。

但是,一次降息的利好已經被市場所反應,上週四、週五的行情也十分清淡。如果說11月以來的寬鬆操作,既有對沖經濟的必要性,也有匯率、豬價等制約因素緩解的可能性,那麼後續降息的窗口期也可以從以上兩個角度進行考慮。基準判斷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可控、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第二輪降息落地的節奏也不會太快。

因此,短期長端利率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大概率維持震盪格局,在短期亢奮過後還需保持一份警惕。

信用債:上週中長端國債到期收益率有所下降,各類信用債收益率中長端也呈現下降趨勢;信用利差除一年期AAA級別外,其餘期限均呈現收窄趨勢;等級利差主要呈下降或不變趨勢。從配置的角度來看,長久期債券安全墊較薄,且近期出現多家銀行擠兌事件,信用風險尚未明顯改善之際,建議仍以短久期信用債為主。建議優先配置短債以提高防禦性,城投債方面建議謹慎下沉評級,對於產業債可關注業務發展穩健、負債壓力小的發行人。

可轉債:上週權益市場表現分化,成長風格表現突出,也導致了上週轉債出現小幅上漲。在今年的兩波行情結束後,未來轉債的機會就是看權益市場的機會,在右側行情下,行業輪動和個股基本面是需要關注的重點,此外在上升趨勢來臨的過程中也是下修密集期,把握好個券的基本面和條款博弈是研究重心。

年內轉債供給將繼續加速,市場缺乏明顯的機會,可能以震盪行情為主,把握結構性的機會;中長期看,轉債市場將再次面臨擴容,具有較好的配置機會。具體行業板塊上,建議關注金融、科技、消費等板塊,三季報公佈結束,關注業績超預期個券。

基金選擇維度

①立足當前時點主要關注偏好信用配置策略的產品,精選行業輪動能力和挖掘個券阿爾法能力強的基金經理;

②個體信用資質分化的背景下,重點關注具有優秀債券團隊以及較強投研實力的基金公司,特別關注信用評級、防範信用風險的能力;

③適當關注交易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其對券種、久期和槓桿的主動管理有望帶來超越基準的收益。

三、基金市場回顧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內央行積極操作,長端利率迴歸起點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內央行積極操作,長端利率迴歸起點

各類基金業績表現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內央行積極操作,長端利率迴歸起點

四、基金經理變更一覽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內央行積極操作,長端利率迴歸起點

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任何確定性的判斷,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封面圖片來自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