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内央行积极操作,长端利率回归起点

股票

A股:逆周期调控政策加码,A股市场小幅反弹,经济增速下行制约市场反弹高度,风险偏好降低下,低估值蓝筹股表现占优,高估值板块面临波动风险。

港股:恒指上周上涨268点或1.02%,收报26595点;短期仍中美贸易进展相关消息影响,美股如出现回调也对港股有所影响,短期或处于震荡格局。

美股: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高,道指终结三连跌。标普500指数周跌10.17点,跌幅0.33%,报3110.29点。

债券

利率债:在经济下行压力可控、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第二轮降息落地的节奏也不会太快,对于利率的操作上还是要保持相对谨慎。

长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内央行积极操作,长端利率回归起点

信用债:建议优先配置短债以提高防御性,城投债方面建议谨慎下沉评级,对于产业债可关注业务发展稳健、负债压力小的发行人。

可转债:在右侧行情下,行业轮动和个股基本面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此外在上升趋势来临的过程中也是下修密集期,把握好个券的基本面和条款博弈是研究重心。

其他

货币:考虑到国内的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进行预调微调,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短期是否继续降息还需观察。

黄金:短期黄金上涨动力在于美联储继续降息预期、美元贬值以及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避险价值。在主要大类资产趋势未明的情况下,在资产组合中加入适当比例黄金,有助于减小组合波动,提升风险收益比。

一、宏观&市场晴雨表

国内政策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统计局对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192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8972亿元,增幅为2.1%。

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会议分析认为,宏观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仍面临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压力依然存在。金融部门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结构调整。

宏观数据

经济高频数据:11月上中旬35城地产销量增速略降至3.7%,较10月增速有所下滑,但一线城市销量增速反弹至24%,三四线城市缓中趋稳。高炉开工率略降至65.3%,同比跌幅稍有扩大,但较11月初水平已有提高。六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16.1%,仍处年内高位,指向工业生产情况尚属稳健。

物价高频数据:上周猪肉价格环比下跌6.9%,蛋禽、蔬菜价格也有下跌,食品价格整体下跌2.8%。11月以来煤价回落,钢价反弹,油价小幅上调,PPI有望见底回升。

货币市场

上周央行投放大笔逆回购,操作利率小幅下行。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3500亿元:周一进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2.5%,较此前下行5bp;周二进行1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日,开展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操作,利率下行2bp;11月20日,11月LPR报价公布:1年期LPR报4.15%,较上期下行5bp;5年期LPR报4.80%,较上期下行5bp。加上月初1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调5bp,本月央行已经实施了4次“降息”操作。

市场情绪

行情综述:上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收益率分别为-0.21%、-0.22%和0.30%,成长风格板块和周期板块表现稍强,行业方面,钢铁、建筑材料、采掘、有色金属和传媒涨幅领先;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等跌幅较大。

资金监控:上周受降息利好刺激,市场情绪较好,两融余额升至9728亿元,逼近9月底阶段性高点;北上资金持股市值1.25万亿,较10月回升268亿元,多数行业资金净流入。

海外市场

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外界传言的协议磋商细节并不准确;已形成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研究成果,下一步将抓紧开展相关工作。

美国11月Markit制造业初值52.2,攀升至七个月最高位,前值51.3;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初值46.6,前值45.9;日本11月制造业PMI初值48.6,前值48.4。

二、大类资产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股票

A股:近期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多个政策利率出现联动下调,市场利率出现一定下行迹象。分析人士指出,年末效应已开始显现,公开市场降息虽释放出引导利率走廊下沿下移的信号,但利率明显下行需看到量的配合。今后一段时间,央行或适量加大流动性投放。

在逆周期调控加码下,我们看到市场在年线附近反弹。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制约了市场反弹高度,市场风险偏好下行,低估值蓝筹股表现占优,高估值板块面临波动风险。

板块方面,建材、钢铁、有色表现居前,家电、农林牧渔、医药、非银金融回调较多。

明年基建投资有望加速,水泥价格延续上行,建材、钢铁、有色等板块表现强势;家电板块陷入价格战,毛利率或再度下滑,板块连跌3周;政策“组合拳”有效遏制猪价,前期强势的农林牧渔板块继续回调。

外资继续净流入A股。11月18日~11月22日,北上资金净流入57.4亿元(前值+17.9亿元),净流入居前的是农林牧渔和家电。

策略方面,继续布局行业景气度高的板块,关注金融地产、建材、机械等估值性价比高的板块,重点选择行业配置均衡、有精选个股能力的基金经理。

港股:恒指上周上涨268点或1.02%,收报26595点;上周港股通流入最多的是金融和资讯科技业,分别流入33.60和30.87亿元,流出最多的是能源业(4.32亿元)。

港股短期仍中美贸易进展相关消息影响,而美股创新高后短期如出现回调也对港股会有所影响,短期或处于震荡格局。

美股: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高,道指终结三连跌。标普500指数周跌10.17点,跌幅0.33%,报3110.29点。

前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关税战正通过较高的价格和普遍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虽然她没有看到经济衰退的迹象,但她也指出,风险正在积聚。

基金选择维度

①四季度以来,我们的交易策略切换至“低估值蓝筹+优质成长股”的双主线策略,低估值、现金流充沛的蓝筹龙头企业为盾,科技龙头、高成长为矛,做到攻守有度,目的在获取中长期的超额收益;

②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之时,可以考虑逆周期调控,且估值性价比较好的基建、机械、水泥板块,另外金融地产有估值低、收益稳定的特点,继续看好金融地产Q4行情,或有脉冲式的表现机会;

③四季度,我们更加注重资产配置的均衡,精选基金组合中将融合更多的风格和策略,但有一点不变,就是仍将持续关注基金经理的个股研究深度、持续跟踪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债券

利率债:在11月上旬央行调降MLF利率之后,OMO利率在本周一也随之下调了5BP。消息出来后,国债期货合约直线拉涨,涨幅最高一度飙升至0.47%。上周,逆回购和LPR利率调降也主导了当周的行情,从央行的操作上看,稳增长在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与位序在通胀之前,稳增长可能在现阶段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

如果沿着稳增长的思路去推演,那么未来在降成本稳增长真正出效果之前,央行可能还会有若干次的调降,而其调降幅度由于上述提到“警惕通胀预期的扩散”、“主动维护好少数几个常态型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可能会相对有限。

但是,一次降息的利好已经被市场所反应,上周四、周五的行情也十分清淡。如果说11月以来的宽松操作,既有对冲经济的必要性,也有汇率、猪价等制约因素缓解的可能性,那么后续降息的窗口期也可以从以上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基准判断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可控、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第二轮降息落地的节奏也不会太快。

因此,短期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在短期亢奋过后还需保持一份警惕。

信用债:上周中长端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所下降,各类信用债收益率中长端也呈现下降趋势;信用利差除一年期AAA级别外,其余期限均呈现收窄趋势;等级利差主要呈下降或不变趋势。从配置的角度来看,长久期债券安全垫较薄,且近期出现多家银行挤兑事件,信用风险尚未明显改善之际,建议仍以短久期信用债为主。建议优先配置短债以提高防御性,城投债方面建议谨慎下沉评级,对于产业债可关注业务发展稳健、负债压力小的发行人。

可转债:上周权益市场表现分化,成长风格表现突出,也导致了上周转债出现小幅上涨。在今年的两波行情结束后,未来转债的机会就是看权益市场的机会,在右侧行情下,行业轮动和个股基本面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此外在上升趋势来临的过程中也是下修密集期,把握好个券的基本面和条款博弈是研究重心。

年内转债供给将继续加速,市场缺乏明显的机会,可能以震荡行情为主,把握结构性的机会;中长期看,转债市场将再次面临扩容,具有较好的配置机会。具体行业板块上,建议关注金融、科技、消费等板块,三季报公布结束,关注业绩超预期个券。

基金选择维度

①立足当前时点主要关注偏好信用配置策略的产品,精选行业轮动能力和挖掘个券阿尔法能力强的基金经理;

②个体信用资质分化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具有优秀债券团队以及较强投研实力的基金公司,特别关注信用评级、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

③适当关注交易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其对券种、久期和杠杆的主动管理有望带来超越基准的收益。

三、基金市场回顾

长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内央行积极操作,长端利率回归起点

长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内央行积极操作,长端利率回归起点

各类基金业绩表现

长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内央行积极操作,长端利率回归起点

四、基金经理变更一览

长量基金研究中心:月内央行积极操作,长端利率回归起点

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封面图片来自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