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效仿发动父亲兵变,被装在300斤铜缸活活烤死

明朝的历史算得上很乱,比如说朱元璋在世期间臣子造反,又比如朱允炆和朱棣的叔侄之斗。而在明成祖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即位,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却在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登基之后,被下令放在缸里活活烹死,这样的手段着实残忍,毕竟对方是他的皇叔,有朱允炆的仁慈在前,这朱瞻基的做法却真的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效仿发动父亲兵变,被装在300斤铜缸活活烤死

朱高煦天生有反骨

先来说说朱高煦此人,他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可是他却并不得朱元璋的喜爱,他的性格十分残暴,说话做事都不计后果,若不是他的父亲是朱棣,怕是外面仇家都找上门来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朱高煦脑后天生有反骨,这样的人早晚会“造反”,如此一来,朱元璋就更加不喜欢这个孙子了。

朱元璋不喜欢朱高煦,可是朱棣却偏偏最疼爱这个儿子,而且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也是朱高煦救了朱棣一命,如果没有朱高煦,朱棣根本不可能当皇帝,因为这件事,朱棣对朱高煦更加喜爱了。而同样是自己的孙子,朱元璋喜欢朱允炆却不喜欢朱高煦,这样一比较,朱棣的内心肯定是不舒服的。

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效仿发动父亲兵变,被装在300斤铜缸活活烤死

而且朱棣觉得朱高煦是最像自己的,他以前也是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是所有儿子里最出色的一个,偏偏没有机会被朱元璋立为太子,所以这样的情感之下,朱棣对朱高煦更加喜爱,还想将他立为太子。可惜的是朱高煦并不是长子,朱高炽才是,无奈之下,朱棣只能立朱高炽。

朱高炽天生太仁慈

这朱高炽的性格呢,怎么说就有点像是朱允炆,天生仁慈,对于手足残杀这种事不感兴趣,还总是原谅朱高煦三番两次的陷害,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些“圣母”。

每一次朱高煦做错了事情,比如陷害他,想要夺取皇位,朱高炽都抱着用真情感化他的初衷来劝解他,可是在朱高煦眼中并无兄弟之情,第一次失败还有第二次,坚持不懈、屡战屡败,依然硬扛着。

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效仿发动父亲兵变,被装在300斤铜缸活活烤死

登基一年后朱高炽去世了,他的儿子朱瞻基登基了,朱高煦觉得斗不过朱高炽,总不会输给这个侄子吧!于是他再次起了造反的心思,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面对朱高煦的挑衅,朱瞻基并没有责罚他,反而待他如同往日,即使是赏赐和月银依然是每个王府中最高的。但他的仁慈并没有感动朱高煦,反而让他觉得朱瞻基是怕了自己,依然蠢蠢欲动,想要造反。

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效仿发动父亲兵变,被装在300斤铜缸活活烤死

惹怒侄子惨被活烹

1426年,朱高煦再次造反,可惜他天生和皇位无缘,胜利还是站在了朱瞻基这一方。面对这个一而再再而三造反的皇叔,朱瞻基只是废除了朱高煦的身份,将他贬为庶人,并关押他以示惩戒。但朱高煦依然不怕死,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的途中被朱高煦挑衅,用脚绊倒了,从而惹怒了朱瞻基,命人找来一个大铜缸,将朱高煦放在铜缸内,点燃四周的木炭,将他活活烹死。之后朱瞻基以防后患,将朱高煦的儿子们全部杀死。

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效仿发动父亲兵变,被装在300斤铜缸活活烤死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得出朱高煦是一个毫无道德底线的人,从第一次被放过之后反而越战越勇,认为别人的仁慈是因为畏惧他,从而得寸进尺,到最后他才有如此惨烈的结局。反观朱高炽父子,性格仁慈,面对朱高煦的造反,原谅了他无数次,也没有和他计较什么。如果换做是朱元璋在世,怕早就给朱高煦一个棒槌,哪里会给他机会造反。

《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