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A股市場化需機構發揮正面效應

隨著A股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運行模式日益成熟。但這一過程中出現的新股破發、流動性分化等現象,讓不少投資者一時有些錯愕,而其中的機構還需扮演正面角色,給市場帶來積極影響。

需要明確的是,A股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11月23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公開稱,今年以來,證監會堅持市場化、法制化的方向,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暢通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接下來,要充分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逐步複製推廣科創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等機制,提高市場資源的配置效率。

很明顯,A股市場化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完善服務實體經濟融資的根本屬性,而新股發行常態化以及註冊制的推廣,可以說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舉措。

目前在市場化進程中,出現了一些頗令市場關注的事,科創板股票上市不久即破發,就是近期熱點。截至上週五,科創板已出現5只股票破發,最快的上市次日即破發,加上逼近發行價的股票,破發和接近破發的個股已近30%。

事實上,新股破發在成熟市場是一種正常現象。以港股市場為例,2019年上半年破發率為38.10%。而對比科創板開市之初個別首日漲幅最高達5倍的火爆,“冰火兩重天”景象似乎來得有點快。這其中雖然有科創板上市公司擴容等因素的影響,與參與詢價的機構對於部分個股定價過高,以及個人投資者的盲從,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眾所周知,A股傳統的IPO定價存在嚴格的行政管制,設置了23倍發行市盈率上限,這種人為製造的一、二級市場的差價,數年來一直讓投資者零風險打新。但在科創板,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節奏等採取全面市場化原則,詢價、定價、配售等環節由證券、基金等七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而且,相關部門以搖號抽籤方式抽取中長線資金對象中10%的賬戶,中籤賬戶的管理人承諾中籤賬戶獲配股份鎖定,持有期限為上市之日起6個月,如果被抽中鎖定後,一旦個股出現破發就意味著負收益。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制度設計,在科創板開板之初投資者瘋狂參與的賺錢效應之下,機構投資者的報價水漲船高,畢竟誰也不想因為報價過低成為被剔除者,個人投資者則存在一定的盲從現象。但市場化制度下的價格發現功能,終究會起到應有的作用,一旦股票價格偏離公司價值和基本面,被拋棄是必然現象。這樣的現象還可能導致另一極端的影響,即新股定價過高,頻頻破發,投資者不再參與,科創板的融資功能可能受到影響。

而早在科創板設立之前,監管層就一再強調中介機構的責任與重要性。今年4月證監會提出,科創板對中介機構落實責任、提高專業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證券基金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因此,在新股市場化詢價制度下,參與詢價的機構投資者,應該秉承審慎原則,加強自律,不要抱著獲得配售上市暴漲就跑的心理,應從長期投資的角度去定價。如此既對上市公司本身有利,有助於科創板平穩運行,也能對個人投資者起到正面引導作用。

同時,機構投資者也應加強自身投研能力,從目前科創板制度設計來看,企業估值定價挑戰較大,原因是很多科創企業無形資產佔比大,相應地對企業技術水平、研發能力、成長性、長期競爭力等評估難度高。

總體而言,在A股市場化不斷推進之際,機構投資者理應摒棄“散戶思維”和加強自身投研水平,發揮正面而積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