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人血統“純”?讓宇文和段氏告訴你,在實力面前這就是個屁

鮮卑人血統“純”?讓宇文和段氏告訴你,在實力面前這就是個屁

鮮卑人血統“純”?讓宇文和段氏告訴你,在實力面前這就是個屁

近代以來不少人經常拿所謂的鮮卑人血統吸引眼球,那麼問題鮮卑人的血統就一直純正嗎?其實鮮卑人的血統就是一筆糊塗賬,是多民族混合的結果,宇文鮮卑和段氏鮮卑就是最好的證據。

鮮卑人血統“純”?讓宇文和段氏告訴你,在實力面前這就是個屁

宇文鮮卑以宇文家族為名,但宇文家族是匈奴人還是鮮卑人甚至另有別的血統,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最早提出宇文家是匈奴人史料是《魏書》,稱宇文家族“出於遼東塞外,其先南單于遠屬也,世為東部大人。其語與鮮卑頗異。”《魏書》的作者是北齊人魏收,他的著作裡是這樣說鮮卑人的“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淳樸為俗”,而匈奴人的畫風則是“以及秦漢,獯鬻、獫狁、山戎、匈奴之屬,累代殘暴,作害中州”。言下之意就是宇文家是假冒的鮮卑人,是混入淳樸鮮卑人中的混蛋。《魏書》還把宇文部同鮮卑人鄙視的柔然人、高車部落並列(排在全書最後),一副你也配叫“鮮卑”的意思。

鮮卑人血統“純”?讓宇文和段氏告訴你,在實力面前這就是個屁

很有意思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也不認為自己家族屬於五胡,他一本正經地說過“朕非五胡”(五胡的觀念是逐漸變化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說法,最早的五胡指的是匈奴五部)。其實宇文邕說得也有可能是真話,那就是宇文部和宇文家族確實不是匈奴人和鮮卑人的嫡系。宇文部落喜歡剪短髮,喜歡做毒箭(人皆剪髮而留其頂上,以為首飾,長過數寸則截短之。婦女披長襦及足,而無裳焉。秋收鳥頭為毒藥,以射禽獸)。而匈奴人的髮型是披髮。北周宇文家自述的來歷也是祖上部落中“天子曰宇文,故國號宇文,並以為氏,”這也和匈奴人不同。宇文部的髮型也和鮮卑人不同,鮮卑人是平時披髮,結婚後索頭髡髮。從生活習慣和語言上看宇文部落很可能和匈奴人、鮮卑人都不同,但他們也都在匈奴和鮮卑人為主的部落聯盟中混過,至於他們到底算那頭的,這就看需要了,當宇文邕覺得五胡丟人現眼時,自家祖上就和匈奴鮮卑的區別就拿出來說事了。

鮮卑人血統“純”?讓宇文和段氏告訴你,在實力面前這就是個屁

而段氏鮮卑的來歷就更有意思了,老段家的祖上叫段日陸眷,他是地道的鮮卑人,但是他的部下卻很複雜。段日陸眷當過烏桓土豪庫辱官的家奴,還當過主人的“肉痰盂”。段日陸眷在漁陽饑荒時,吞併了主人託付給他的烏桓部眾,實現了逆襲。烏桓騎兵是善於用長矛進行突襲作戰的精銳騎兵,在東漢時期就廣為人知。西晉一度請段氏出山參與內戰,但西晉人對段氏騎兵的記錄卻是“烏丸”段氏還廣泛在遼東地區招納各族民眾,但因為段家是鮮卑人的關係,他們的族眾也都被稱為段氏鮮卑。就連一貫以鮮卑嫡系自居的拓跋鮮卑也承認段氏的鮮卑地位,慕容家也始終和段氏聯姻。

鮮卑人血統“純”?讓宇文和段氏告訴你,在實力面前這就是個屁

而宇文家族則和漢人(唐高宗的王皇后家族就和宇文家聯姻,王皇后家雖然是假冒的太原王氏,卻一戶有數萬家)聯姻頻繁,和鮮卑貴族的聯姻相對不多。所以血統這事就算了驗了DNA也不算啥,當事人的自我認知才是第一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