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真正的晉級之道,內明外方,利己利人

小雪節氣:真正的晉級之道,內明外方,利己利人

小雪節氣,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

今天開車在路上的時候,收音機裡突然傳來的信息,昨天嘉祥梁寶寺煤礦火災事故中被困井下的11工作人員,全部升井。我把車停到路邊,穩了穩神,之所以這麼關注這起事故,因為這個地方離我老家只有十幾公里,而且每次回老家,下高速基本都是從那附近走。

到了小雪節氣,農村已經開始比較冷了。

記得小時候,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大人就會穿上厚厚的棉襖,蹲在牆根曬太陽,聊聊天,奶奶的小院就在村子的正中間,很多時候大家曬太陽都是在那,現在奶奶的老房子都已經改成了村裡的活動中心,前一段回去,依然來來往往的很多人,而奶奶已經走了十幾年了。

曬太陽,換個文雅的說法就是負暄,白居易的《負冬日》,就是寫的這個時候。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小雪節氣:真正的晉級之道,內明外方,利己利人

其實,小雪前後,還會有點農活,就是冬耕,冬耕的目的是深翻土地,加厚土層。壓砂換土,凍死害蟲。有果樹的家裡,還有剪一些長瘋了枝杈,為的是能夠多結果。

到了小雪節氣,在前些年,最應景的可能就是大白菜了。每家都會存上幾百斤的大白菜。這是冬日裡少有的蔬菜。家裡人都比較喜歡吃白菜,但是我卻不大喜歡吃,可能就是因為小時候吃的太多了吧。在白菜製作的各種菜式裡,還有就是醃白菜,通常還會有蘿蔔、青椒、疙瘩菜等等,小鹹菜就著熱乎乎的粥,渾身出點毛細細的汗,真的是一種享受。和醃鹹菜基本同步,做點臘肉、香腸也是少不了的。還有些家裡,會按照古法做點酒。到了春節的時候,這些都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三候閉塞成冬。

這裡的虹,就是彩虹的虹,在東西方文化裡,彩虹都有很多的象徵意義。《聖經》裡,上帝通過彩虹讓諾亞知道大洪水已經結束;日本的神話中,彩虹是聯結天上與人間的橋樑;而在中國古代,彩虹有更多的含義,在商代,彩虹一度被認為是“旱神”,彩虹還有一個更通俗的名字叫龍吸水,農民擔心彩虹會把當地的水都吸走了,而造成旱災。

在傳統上,虹還有一種是白虹貫日,而白虹貫日在很多故事裡預示著兵亂。就像史書上記載: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

我們的古人用天氣、地氣的變化來描述節氣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變化。到了此時,陰盛陽伏,而到下一個節氣的立冬,陽氣開始始生。而這個時候,天地不交不通,萬物氣息飄移,萬物的生長液幾近停止,也就是閉塞成冬。

我們的古人們告誡我們,這個時候,要學會負陰而抱陽,等待一陽生。而懂得使用能源技術的現代,我們躲在溫暖如春的房間裡,很可能恣意妄為,戕害身心,而不懂的此時應該閉藏的道理。

前邊寫節氣的稿子的時候說過,如果把一年用六十四卦平均分開,小雪節氣,正好屬於晉卦。

我們先來看看晉這個詞,一提到晉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想到的都是一些比較好的詞,比如晉升、晉級等等,晉的小篆字形,從日。指追著太陽一直前進。本義是上進。《說文》:晉,進也。日出,萬物進。

小雪節氣:真正的晉級之道,內明外方,利己利人

(火地晉)離上坤下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六三,眾允,悔亡。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彖傳:

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一說到晉升、晉級,就會說到“名”,今天我們理解的名是指官位、地位所帶來的名氣或者名聲,利就是指的物質財富,現代人對於名利的解讀和認識,已經完全停留在了有為法則上,也就是說,名利已經成為結果,現代人爭名逐利就是以為獲得個好的名聲、有了更多的財富,人生就是成功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可是現實是怎麼樣的呢?十有八九皆為名利所累。就像當今的中國,位高權重、名利雙收的人莫不戰戰兢兢。為什麼?這都是名不副實。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我們看重了名利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對於真正王道思想的把握和運用,也就是對中國最傳統的,也是最高明的動變思維的邏輯失去了應有的認知,走向了相對靜止、消極這樣的發展方向。在過去說

什麼是名呢?在講《道德經》的時候,給大家講過,名其實是德的外在表現,也就是行道的過程當中,名道的狀態。何謂名道呢?也就是在具體執行王道思想的過程當中,落實王道思想的具體行動的過程當中,一個人所體現出來的和於道的行為態勢,這就是名道。名道名得好了,這個人也就有了名,也就獲得了利。行道是為自己,屬於個體法則,名道則是利人,這就是群體法則,所以說看來在過去講的名是在具體的、真實的勞作的前提下,既能利己,又能利人,然後被大家認可的美好的行為狀態,這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名是有天大的差距的。現代人獲得提拔,名的是職位,少的是作為,追求的是個人利益,虧空的是公利,在這樣的前提下,名氣越大、財富越多,他存在的危險係數也就越大。中國有句老話雖然不太好聽,但這恰恰是群體的法則,叫做“不義之財人人可取”,當一個人的名利與自身行道不符的時候,這就是我們後來講的德不配位
,這樣離災難就不遠了。

晉卦卦辭開始就說: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我把它解釋為進益之喜,實至名歸大家知道,康侯是誰呢?是武王的弟弟,名字叫做姬封。這句卦辭是什麼意思呢?很多書上的解釋都是說,諸侯享用天子賞賜的諸多車馬,一天之內被三次接見,這是什麼?這就是典型的封建思想的解讀。說到這裡,我要給大家講一下,在商周時期和封建社會,人們對於車馬的解讀到底區別在哪。商周時期的車馬,是用來提高生產力,獲得利益增長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那個時候這並不代表財富,而是獲得財富的必要資料,可是到了封建社會,尤其是封建社會的後期,車馬本身就已經是財富的象徵。別看這一點點的差別,這一點點的差別就有了人們意識形態的巨大差異,商周時期的車馬是財富的起點,而封建社會的車馬則是財富的終點。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商周時期,臣子被賞賜了車馬,其實給予的不是真正的財富,而是給予了更大的責任,目的是用這些車馬去創造更多的財富,為整個國家的百姓生活的改善去服務。我這樣一講大家就明白了,原來晉卦說的錫馬蕃庶,看來是巨大的挑戰,而不是咱們現代理解上的名爵與利益。大家要知道,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同時期,生產資料所代表的符號、意義是不同的。這裡講的晝日三接,也就是承擔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前面我給大家講過了,在周易的下經講了更多的是強者的邏輯是智者的法則,是君子道,是聖人道。在這些卦裡面,在保證自己個體成長的前提下,更重要的要學會如何實施群體法則,去更好地踐行群體法則,這才是易經的智慧,晉卦同樣如此。如果朋友們有喜歡算卦的、搞預測的,搖出晉卦來可不要一味高興得過了頭,以為自己可以加官進爵了,我明確地告訴你,所謂福之禍之所伏,如果你的能量不夠,如果你的自身準備不足,恐怕就會出現我們初爻的不利局面

接下來我們進入爻辭來看看,晉卦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法則: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什麼是晉如摧如?就是上邊講的,如果自己的行為能力不夠,自己的生命能量不足,去承擔了很高的職位,掌握了很多的生產資料或者是資源,這樣在行使群體法則的過程當中,就相當於小馬拉大車,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容易給群體利益帶來損失、帶來傷害。大家想想,如果是個人的行為損害了群體的利益,其結果不言而喻。所以後面講貞吉二字,也就是是說,賦予了你更大的使命,給了你更大的社會生產資料分配權,你就要做得了事,而且做的好事,這樣才是吉利的。受晉用無,自昭誠信

接下來我們看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就是是誠惶誠恐,積極進取

六三,眾允,悔亡: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大家知道,所謂晝日三接、錫馬蕃庶,這些東西都是為了更好地去行使群體法則,使群體的利益獲得更好的增長與合理分配,想要獲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以上兩點就要得到切實的執行和落實。百姓為什麼信任、支持自己的父母官?那就是百姓的利益得到了實實在在的保障和增長,看來在古人的眼裡,提升民意,獲得更高的支持率是要靠具體的行動來解決的。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這裡就講到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什麼是這個樣?為什麼在進取的過程中要像五技鼠一樣?這種老鼠身無專長、貪而怕人,大家想想,如果沒有專長還生性貪婪,是根本沒有辦法履行好晉的法則的。劍有雙刃,中正不偏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就是放下得失,無往不利

接下來我們看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這句話看似非常複雜,其實解讀起來也非常簡單,這還是群體法則的貫徹和落實行動,何謂晉其角?並不是指頭角崢嶸的意思,而是指把晉的法則通行天下,也就是曉大義於天下的過程,這就是宣傳,這就是推廣,讓更多的人認清楚晉的法則,讓更多人學會運用晉的法則,為社會利益的增長提供最大的助力。

小雪節氣:真正的晉級之道,內明外方,利己利人

清楚了晉卦,我們可以看一下與之相對的明夷卦,這兩個卦對立的非常清晰,但是又相互補充的非常嚴密。這兩個卦之所以一個叫做光明正大,一個叫做內聖外王,就是因為這兩個卦互為補充的作用非常明顯。晉卦所行使的狀態是大家所熟悉的,其實說起明夷卦,大家也並不陌生。所謂臥薪嚐膽、韜光養晦,這些做法我們都知道,但是對於這些法則的最高的行為標準卻不見得十分的清楚。晉卦是通過光明正大的接受使命、行使使命,這是非常好的陽謀,但是明夷恰恰相反,要內明而外方。也就是說,真正的智慧藏於內,精準的行為形於外。這和晉卦的嶄露頭角,是完全兩個概念,這是一明一暗、一陰一陽。這裡說的陰,不是陰險的意思,而是約束、收緊的意思。這也就是負陰而抱陽的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