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是什麼意思?

我們中國人都知道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是什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

可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古代把五天計為一候,三候為一氣(節氣),六氣為一季;一年為七十二候,二十四節氣,四季;這裡說的五天也只是大概的五天,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也就是為什麼節氣能和公曆365天吻合的原因了。

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是什麼意思?

根據太陽運行的黃道每15°為一個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是什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的先進傳統文化,不防背一首二十四節氣歌來充實一下自己吧: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