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真正的晋级之道,内明外方,利己利人

小雪节气:真正的晋级之道,内明外方,利己利人

小雪节气,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

今天开车在路上的时候,收音机里突然传来的信息,昨天嘉祥梁宝寺煤矿火灾事故中被困井下的11工作人员,全部升井。我把车停到路边,稳了稳神,之所以这么关注这起事故,因为这个地方离我老家只有十几公里,而且每次回老家,下高速基本都是从那附近走。

到了小雪节气,农村已经开始比较冷了。

记得小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很多大人就会穿上厚厚的棉袄,蹲在墙根晒太阳,聊聊天,奶奶的小院就在村子的正中间,很多时候大家晒太阳都是在那,现在奶奶的老房子都已经改成了村里的活动中心,前一段回去,依然来来往往的很多人,而奶奶已经走了十几年了。

晒太阳,换个文雅的说法就是负暄,白居易的《负冬日》,就是写的这个时候。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小雪节气:真正的晋级之道,内明外方,利己利人

其实,小雪前后,还会有点农活,就是冬耕,冬耕的目的是深翻土地,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有果树的家里,还有剪一些长疯了枝杈,为的是能够多结果。

到了小雪节气,在前些年,最应景的可能就是大白菜了。每家都会存上几百斤的大白菜。这是冬日里少有的蔬菜。家里人都比较喜欢吃白菜,但是我却不大喜欢吃,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吃的太多了吧。在白菜制作的各种菜式里,还有就是腌白菜,通常还会有萝卜、青椒、疙瘩菜等等,小咸菜就着热乎乎的粥,浑身出点毛细细的汗,真的是一种享受。和腌咸菜基本同步,做点腊肉、香肠也是少不了的。还有些家里,会按照古法做点酒。到了春节的时候,这些都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三候闭塞成冬。

这里的虹,就是彩虹的虹,在东西方文化里,彩虹都有很多的象征意义。《圣经》里,上帝通过彩虹让诺亚知道大洪水已经结束;日本的神话中,彩虹是联结天上与人间的桥梁;而在中国古代,彩虹有更多的含义,在商代,彩虹一度被认为是“旱神”,彩虹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叫龙吸水,农民担心彩虹会把当地的水都吸走了,而造成旱灾。

在传统上,虹还有一种是白虹贯日,而白虹贯日在很多故事里预示着兵乱。就像史书上记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

我们的古人用天气、地气的变化来描述节气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变化。到了此时,阴盛阳伏,而到下一个节气的立冬,阳气开始始生。而这个时候,天地不交不通,万物气息飘移,万物的生长液几近停止,也就是闭塞成冬。

我们的古人们告诫我们,这个时候,要学会负阴而抱阳,等待一阳生。而懂得使用能源技术的现代,我们躲在温暖如春的房间里,很可能恣意妄为,戕害身心,而不懂的此时应该闭藏的道理。

前边写节气的稿子的时候说过,如果把一年用六十四卦平均分开,小雪节气,正好属于晋卦。

我们先来看看晋这个词,一提到晋的时候,我们很可能想到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词,比如晋升、晋级等等,晋的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是上进。《说文》:晋,进也。日出,万物进。

小雪节气:真正的晋级之道,内明外方,利己利人

(火地晋)离上坤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六三,众允,悔亡。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彖传:

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一说到晋升、晋级,就会说到“名”,今天我们理解的名是指官位、地位所带来的名气或者名声,利就是指的物质财富,现代人对于名利的解读和认识,已经完全停留在了有为法则上,也就是说,名利已经成为结果,现代人争名逐利就是以为获得个好的名声、有了更多的财富,人生就是成功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可是现实是怎么样的呢?十有八九皆为名利所累。就像当今的中国,位高权重、名利双收的人莫不战战兢兢。为什么?这都是名不副实。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我们看重了名利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对于真正王道思想的把握和运用,也就是对中国最传统的,也是最高明的动变思维的逻辑失去了应有的认知,走向了相对静止、消极这样的发展方向。在过去说

什么是名呢?在讲《道德经》的时候,给大家讲过,名其实是德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行道的过程当中,名道的状态。何谓名道呢?也就是在具体执行王道思想的过程当中,落实王道思想的具体行动的过程当中,一个人所体现出来的和于道的行为态势,这就是名道。名道名得好了,这个人也就有了名,也就获得了利。行道是为自己,属于个体法则,名道则是利人,这就是群体法则,所以说看来在过去讲的名是在具体的、真实的劳作的前提下,既能利己,又能利人,然后被大家认可的美好的行为状态,这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名是有天大的差距的。现代人获得提拔,名的是职位,少的是作为,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亏空的是公利,在这样的前提下,名气越大、财富越多,他存在的危险系数也就越大。中国有句老话虽然不太好听,但这恰恰是群体的法则,叫做“不义之财人人可取”,当一个人的名利与自身行道不符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后来讲的德不配位
,这样离灾难就不远了。

晋卦卦辞开始就说: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我把它解释为进益之喜,实至名归大家知道,康侯是谁呢?是武王的弟弟,名字叫做姬封。这句卦辞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书上的解释都是说,诸侯享用天子赏赐的诸多车马,一天之内被三次接见,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封建思想的解读。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下,在商周时期和封建社会,人们对于车马的解读到底区别在哪。商周时期的车马,是用来提高生产力,获得利益增长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那个时候这并不代表财富,而是获得财富的必要资料,可是到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后期,车马本身就已经是财富的象征。别看这一点点的差别,这一点点的差别就有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商周时期的车马是财富的起点,而封建社会的车马则是财富的终点。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商周时期,臣子被赏赐了车马,其实给予的不是真正的财富,而是给予了更大的责任,目的是用这些车马去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整个国家的百姓生活的改善去服务。我这样一讲大家就明白了,原来晋卦说的锡马蕃庶,看来是巨大的挑战,而不是咱们现代理解上的名爵与利益。大家要知道,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资料所代表的符号、意义是不同的。这里讲的昼日三接,也就是承担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前面我给大家讲过了,在周易的下经讲了更多的是强者的逻辑是智者的法则,是君子道,是圣人道。在这些卦里面,在保证自己个体成长的前提下,更重要的要学会如何实施群体法则,去更好地践行群体法则,这才是易经的智慧,晋卦同样如此。如果朋友们有喜欢算卦的、搞预测的,摇出晋卦来可不要一味高兴得过了头,以为自己可以加官进爵了,我明确地告诉你,所谓福之祸之所伏,如果你的能量不够,如果你的自身准备不足,恐怕就会出现我们初爻的不利局面

接下来我们进入爻辞来看看,晋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法则: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什么是晋如摧如?就是上边讲的,如果自己的行为能力不够,自己的生命能量不足,去承担了很高的职位,掌握了很多的生产资料或者是资源,这样在行使群体法则的过程当中,就相当于小马拉大车,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容易给群体利益带来损失、带来伤害。大家想想,如果是个人的行为损害了群体的利益,其结果不言而喻。所以后面讲贞吉二字,也就是是说,赋予了你更大的使命,给了你更大的社会生产资料分配权,你就要做得了事,而且做的好事,这样才是吉利的。受晋用无,自昭诚信

接下来我们看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就是是诚惶诚恐,积极进取

六三,众允,悔亡: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家知道,所谓昼日三接、锡马蕃庶,这些东西都是为了更好地去行使群体法则,使群体的利益获得更好的增长与合理分配,想要获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以上两点就要得到切实的执行和落实。百姓为什么信任、支持自己的父母官?那就是百姓的利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和增长,看来在古人的眼里,提升民意,获得更高的支持率是要靠具体的行动来解决的。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这里就讲到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是这个样?为什么在进取的过程中要像五技鼠一样?这种老鼠身无专长、贪而怕人,大家想想,如果没有专长还生性贪婪,是根本没有办法履行好晋的法则的。剑有双刃,中正不偏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就是放下得失,无往不利

接下来我们看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这句话看似非常复杂,其实解读起来也非常简单,这还是群体法则的贯彻和落实行动,何谓晋其角?并不是指头角峥嵘的意思,而是指把晋的法则通行天下,也就是晓大义于天下的过程,这就是宣传,这就是推广,让更多的人认清楚晋的法则,让更多人学会运用晋的法则,为社会利益的增长提供最大的助力。

小雪节气:真正的晋级之道,内明外方,利己利人

清楚了晋卦,我们可以看一下与之相对的明夷卦,这两个卦对立的非常清晰,但是又相互补充的非常严密。这两个卦之所以一个叫做光明正大,一个叫做内圣外王,就是因为这两个卦互为补充的作用非常明显。晋卦所行使的状态是大家所熟悉的,其实说起明夷卦,大家也并不陌生。所谓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这些做法我们都知道,但是对于这些法则的最高的行为标准却不见得十分的清楚。晋卦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接受使命、行使使命,这是非常好的阳谋,但是明夷恰恰相反,要内明而外方。也就是说,真正的智慧藏于内,精准的行为形于外。这和晋卦的崭露头角,是完全两个概念,这是一明一暗、一阴一阳。这里说的阴,不是阴险的意思,而是约束、收紧的意思。这也就是负阴而抱阳的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