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節假日有哪些,都有什麼來歷?

探索文化


我國古代的節日眾多,有的延續至今,綿綿不絕。這些節日一般源於農事,是在歲時節令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節日”最初並非是“慶祝之日”之意,而是由年月日與氣候變化相結合而排定的節氣時令。我國古代農曆中有二十四節氣,平均每月有兩個節氣。而在這些節氣中,有的是標誌四季交替的“交節”,由於它們在歲時節令中的突出的位置,所以就液稱為“節日”。最早形成的重要節日有八個,簡稱為四立、二分、二至(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同時,古代的入們注意到月亮的變化,以月的朔望圓缺定出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月朔為“上日”,又稱“元日”,正月朔日謂之“元旦”,成為一年的第一個節日。又如望日(十五日)月圓,故將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稱為上、中、下三元和八月十五一起定為節日,其中,上元(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望日,後來發展為元宵節。另外我國古代還有以甲子干支排列日時的,這又出現了正月上辛(上旬的辛日),三月上巳(上旬的巳日)等等的節日。就這樣,由古代曆法年月日和節氣時令結合構成的歲時,逐漸由於主產、生活、信仰活動的安排,發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節日,並在長期的社會傳承中形成為我國的民俗傳統節日。

我國民俗傳統節日可大致分為農事節日、祭祀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社交遊樂節日等五類。

農事節日是指以農林漁獵等生產習俗為標誌的節日,由歲時節令而產生的二十四節氣大多為農事節日。

祭祀節日主要內容是供獻天地、祭祀神靈、祭奠祖先亡靈、祈禳災邪、驅惡避瘟等信仰習俗為標誌的。這種節日佔多數。如臘八節、清明節、祭灶等。

紀念節日的主要目的不是祈神拜佛,而在於紀念。主要有寒食節、端午節等。

慶賀節日是以喜慶豐收、祝賀人畜兩旺、平安幸福為主要內容的節日。最有代表性就是年節。

社交遊樂節日主要有漢族的鬥牛、社戲、風箏節等活動和少數民族的歌節、歌會等。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其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涵蓋了哲學、人文、歷史、天文等方面的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常過的節日如下:

1、除夕(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起源: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

2、春 節(農曆正月初一)起源: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時節,南北朝以後才將春節改在一年歲末,並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初年,改農曆為公曆[陽曆]後,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3、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來源: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4、清明節(4月5日前後)來源: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5、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來源: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

6、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來源: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

7、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來源: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8、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來源:鹽城民間傳說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古代帝王習慣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這就是後來所說的“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古時把農曆每季的三個月分別稱為孟、仲、季。農曆八月十五剛好在秋季的正中, 所以,人們除稱八月十五為 “中秋” 外, 還稱“仲秋”。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達官文士也跟著效仿,此俗逐漸傳入鹽城民間。於是在鹽城每逢中秋就有了祭月、拜月、賞月的風俗。這就是中秋節。

9、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來源: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上古社會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蘊含著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

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蜜蜂文學


我國古代節假日你知道多少?休假之制源遠流長,意蘊深厚,歷朝脈絡相承,迭有創新。我們就先來說說宋人高承《事物紀原》“休沐”條記曰:“假告已見於戰國。漢律,吏得五日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唐會要》:永徽三年二月十日,以天下無虞,百司務簡,每至旬假許不視事,以寬百寮休沐。然則休沐始於漢,其以旬休,則始於唐也。”“五日一休”自漢代起成為國家法定休假日,至唐代改為十日一假,稱“旬假”。宋代集歷朝假日製度之大成,因革相承,發展創新,使節假制度更為完備系統。正如《宋史》所云:“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司馬光詩作“風雨難期王事劇,未知休沐幾旬來”,道出了因政務纏身而對假日的企盼。宋代休假之制確立於北宋前期。這一時期,隨著皇朝政治統治的逐步鞏固,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以及社會秩序的漸趨穩定,包括節假制度在內的各項政治制度得以逐步創建完善。趙宋立國伊始,就恢復建立休假制度。據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以下簡稱《長編》)載,太祖乾德六年(968年)九月辛卯,詔“節假及太祠,並如令式處分”。開寶九年(976年)四月二十三日,又“詔自今旬假不視事,賜百官休沐”。明確“著令旬假為休浴”,確立“旬休賜假”之制。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乙酉《改用七日為七夕節詔》曰:“七夕佳辰,著於式令……自今宜以七日為七夕,仍令頒行天下為定製。”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十月庚辰,“詔自今下元節宜如上元,並賜休假三日,著於令”。並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為七日假”。此類節日休假逐漸制度化。真宗時以“天書”降臨、封禪泰山而創設天慶節、天貺節、先天節、降聖節、天祺節等節日。徽宗亦效仿真宗增設天應節、真元節、寧貺節、元成節、天符節、開基節等。故《宋史》記雲:“諸慶節,古無是也,真宗以後始有之。”這類宗教性節日也納入法定假日。另外,其他如皇帝、皇后的生辰日也要休假,稱之為“聖節”或“誕節”,規定“百司休假如式”。而皇帝、皇后的逝世日則為“國忌”,規定凡逢國忌,“禁樂、廢務,群臣詣佛寺行香修齋”。據《宋會要輯稿》載,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十四日,太祖即追尊其高祖至其父等逝世紀念日。《宋會要輯稿》亦載:“國初休假之制,皆按令式:歲節、寒食、冬至,各假七日,休務五日;聖節、上元、中元,各假三日,休務一日;春秋二社、上巳、重午、重陽、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立夏、三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假一日,不休務;夏至、臘日,各假三日,不休務;諸大祀假一日,不休務。其後或因舊制,或增建慶節,旬日賜沐,皆令休務者,並著於令。”官員休假,或免朝參為休沐,或官署停止辦公為休務,休沐非一定休務。但從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九月規定“上巳、二社、端午、重陽並旬時休務一日”後,非特殊情況“皆令休務”,逐漸形成休假亦休務之制。到南宋時期,因宋金南北對峙,朝廷事務繁劇,不斷有臣僚上書請縮減假期,故已有節假多所存廢去留,休假日數有所減少,但重要節日仍休假。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正月十八日詔:“今後朝廷百司,依條月中每旬仍舊作休務假”,規定“每旬唯以晦日休務”。寧宗時所編《慶元條法事類》“假寧格”記載:元日、寒食、冬至,各休五日;聖節、天慶節、開基節、先天節、降聖節、三元、夏至、臘日,各休三日;天祺節、天貺節、二社、上巳、重午、三伏、中秋、重陽、人日、中和、七夕、授衣、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大忌、每旬,各休一日,“諸假皆休務”。休假之制度化,體現宋代行政體制漸臻完善,折射新的執政理念。但對朝廷來說,假日過多也會影響官府的政務處理和辦事效率。圍繞著既要有利於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又能最大限度實行人性化管理,為此不斷有官員如包拯、王安石、王十朋、羅願等對節假制度提出改革主張,兩宋休假之制也就始終處於變革損益之中。歐陽修《初伏日招王幾道小飲》:“人生有酒復何求,官事無了須偷暇。古云伏日當早歸,況今著令許休假。”就描寫了休假宴友的喜悅。宋代節假日有多少?宋人龐元英《文昌雜錄》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實際上,到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祠部釐定官員休假制度時,各類休假日已超過一百二十多天。宋代休假主體包括各級政府官吏、官府工匠、軍人、官學師生乃至編配囚徒等,成為惠及社會諸群體的法定福利待遇。宋代休假形式主要包括公假和私假。公假包括例行假、節假、賜假、赴任假等。例行假為常規假日,如旬假,官員每十天休假一天,一年可達三十多天。節假是根據農事節令而休的假日,包括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夏至、立冬、冬至等節氣假日,以及元日、寒食、重午、重陽、人日、中和、七夕等民俗節日。賜假、赴任假等都是朝廷以休假方式給予相關人員的非物質獎賞,有著非定時、定期的特點。如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東封泰山時,即賜百官休假三日。私假是指因個人事務而休假,名目頗雜。如婚喪、疾病、省親以及處理私人緊急事務又無法利用旬休、節假之便時,均按規定給予休假待遇。如《宋史》所載太祖開寶敕文曰:“應常參官及內殿起居職官等,自今刺史、郎中、將軍以下遇私忌,請準式假一日”。因官吏私忌休假是按“令式”規定的,故稱“式假”。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四月,詔“自今有父母喪,給假三日,期周喪二日,餘並一日”。《慶元條法事類》“假寧格”載:官員結婚給九日假,期親五日,大功三日,小功二日,緦麻一日。探親等皆“準格令給假”。病假或稱病告,又稱尋醫。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九月,詔“文武常參官請病告過三日,以名聞,當遣太醫診視之”。真宗景德四年 (1007年)八月,復“詔自今兩省五品、尚書省四品、大將軍、刺史已上、知雜御史、諸司使,被疾請告三日以上者,入內內侍省遣使將太醫診視之”。其中既有體恤官員之初衷,也有防範奸猾之含義。同時規定休病假不得超過百日,否則停發俸祿。超過二百日者,除籍罷官。官府工匠也有休假。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六月興建昭應宮時,修宮使丁謂欲宮速成,請三伏不賜休假,宰臣王旦言當順時令,真宗以為然,乃詔“修昭應宮役夫三伏日執土作者,悉罷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詔“諸煎鹽井役夫,遇天慶等四節並給假”。南宋《慶元條法事類》載,凡役丁夫,元日、寒食、冬至、臘日各休假一日。編配囚徒或“流囚居作”者,每旬休假一日,元日、寒食、冬至休假三日。官學學生有“齋假”“告假”之制。因故暫外出不能回校者,允請“宿假”。長時間不在校學習者,允請不超過一年的“長假”。周密《癸辛雜識》還記:“太學,上已暇一日,武學,則三日。清明,太學三日,武學乃一日”。諸州縣學,亦“歲時給假,各有日限”。軍人也有相應休假。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秋七月辛酉:“詔京東西、河北路經水災州軍,勿得科調丁夫,其守捍堤防役兵,仍令長吏並加存恤、番休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丁亥:“詔鄜延路諸兵戍守日久者,令番休。”皆為定期換防休息之制。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五月樞密院所定《教閱法》規定:“遇旬休、節假、請衣糧草日及為雨雪沾溼,並許權住教。”南宋《嘉泰事類》“軍防格”亦載:“寒食,諸軍住教三日”;“中元節,諸軍住教一日”。皆為節假日停止訓練之制。另外,還有其他定期或不定期的休假。如王栐《燕翼詒謀錄》所載,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正月己丑,“詔京朝官釐務於外者,受詔後給假一月”,使“久勞於外”的官員能還鄉里“展掃墳墓,聚會親族,料理生產作業”。為表示對科舉選才的重視,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三月二十四日詔:“為放舉人畢,依宴後一日例放歇泊假一日,前後殿不座,永為定式。”南宋時則在御試唱名後,給有關主持考試的官員放歇泊假三天。至於皇帝“親行大禮及車駕巡幸,賜群臣休假,皆無定製”,但也成為休假之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部門的休假,還確立輪休制。如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神宗批示曰:“大理寺長、貳、丞、主簿家屬既不在治所,如遇休假,宜止各輪一員在寺,餘歸休沐,庶制可經久,人無憚倦。其著為令。”宋代休假之制開創因政事而設節之先河,節假體系趨於完備,成為我國古代假日製度文化的繁榮期,也奠定近世公共節日體系基本規模,成為當今假日之制的文化原型。休假之制既是皇朝政治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九月庚戌,“詔以稼穡屢登,機務多暇,自今群臣不妨職事,並聽遊宴,御史勿得糾察。上已、二社、端午、重陽並旬時休務一日。祁寒、盛暑、大雨雪議放朝。著於令”。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五月丙子,又“詔自今兩省五品、中書省四品、諸司三品有同列出使,並許郊餞,仍給休暇一日。餘官親屬僚友出行,任以休務日餞送。”休假並“許臣民宴樂”的規定,為人們節日交遊、聚會、宴娛營造寬鬆氛圍,助推文人詩酒之會與結社唱和成為一種時尚,催生絢麗多姿的節假文化,蔚為大觀。

宋代各種節假活動豐富多彩,像立春打春牛、上巳祓禊、清明掃墓、端午競渡、七夕乞巧、仲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進履、小年掃除、除夕守歲、新年祝福等,呈現時序性節日娛樂化、宗教性節日商業化特點,極大地促進了消費經濟發展,形成為繁榮昌盛的節日市場及假日經濟。正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所記都城開封節假氣象雲:“時節相次,各有欣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蕭鼓喧空,幾家夜宴。”豔麗富貴,欣欣向榮,一派節日繁華景象,引領都市消費時尚。休假之製為平日忙碌於公務的人們提供休暇時間,以遊觀賞玩,放鬆身心,探親訪友,尋芳討勝。正所謂“會待詔恩三日沐,湖山尋勝任舟輿”。《東京夢華錄》記都城清明休假、踏青遊春盛景:“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吳自牧《夢粱錄》記南宋臨安清明節盛況:“車馬往來繁盛,填塞都門”。構成一道絢麗多彩的節假風俗長廊和人文景觀。歲時節日文化氛圍的薰陶,激發文人學士的創作靈感,生髮形成具有濃郁生活氣息、意境深遠的節令詩、節序詞為主體內容的節序文學。《全宋詩》收錄端午帖子詞多達五百餘首,《全宋詞》收錄以節日為題的詞作超過千首。節序詩詞以“祈願、祝福、禳災、賞心、樂逸、良辰”等為主題思想,是展現宋代節日民俗風情的瑰麗畫卷。如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人們對於春天的到來寄予厚望。趙長卿《探春令·早春》下片:“幅兒勝兒都姑媂,戴得忔戲。願新春以後,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昭示出對美好生活的熱烈企盼與祝願。元宵節是當時最為隆重、極具風采的節日,號稱“新年第一佳時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也成為宋朝女性最為自由的風流燈月夜。在以民俗節日為題材的詞作中,數量最多的便是元宵詞,有的收錄近五百首歌詠元宵節的詞作。七夕節是所有節日中唯一以女性為主要活動群體的節日,即收錄一百多位作者二百多首七夕詩作品。至如中秋佳節,全民同慶。蘇軾一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更被譽為千古絕唱,獨步古今。宋代節序文學或借節日事象抒發鴻鵠之志,或借節假交遊相互慰勉。託物喻意,寄寓抒情,頗具文化韻味、審美意蘊和藝術魅力。盡顯時序風物之盛,休閒宴樂之情,展現出濃郁的市井生活氣息和鮮明時代特色。尤其是如元宵節“舞隊”和猜燈謎、二月十五花朝節、重陽賞菊等,皆創始確立於宋代,揭示宋代假日文化的博深精邃。








探索文化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端午節,本是南方沿海一帶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農村村農


我國古代也是有節假日的,像西漢時期一年又73天假期,元朝的假期只有13天,明朝的假期一年有50天。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漢時期就確立了休假制度,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所謂“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員每五日當中可以放假一日。這個休沐大概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星期六、星期天。

除了常規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至於官員的喪假和探親假,要根據遠近定天數,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一年總共能休假73天。

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各個朝代的假期!

秦朝的時候沒有節假日這一說法的,那個時候王公大臣們和皇帝的日子比較辛苦,每天都要按時上下朝。而且如果哪個大臣家裡遇到了類似於婚喪嫁娶這樣的特殊情況,就不得不向皇帝請假經過,皇帝的批准之後,才能夠回家處理家事。當然,官員也不是一輩子都要工作的,如果到了年紀大的時候,身體已經不能夠每天再奔波勞累了,這時候朝廷就會允許他們告老還鄉。

真正的休假制度是從漢朝開始的,漢朝的皇帝在休假這一方面比以前的要仁慈的多。這時候的假期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例假,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週末雙休。由於朝廷規定漢朝的大臣平時都必須住在衙門裡面的,因此漢朝律令規定,朝廷大臣每滿五天就可以休假一天,稱之為休沐,官員們可以趁著這一天回家沐浴和拜訪親朋好友,也就是說漢朝的人是五天一洗澡的。另一類就是節令假,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春節,清明,端午等法定節假日。不過漢朝的法定節假日是冬至、夏至和春節。漢朝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如果大臣的家裡比較有錢就可以通過錢來購買假期。當然,如果沒有錢就必須要老老實實的工作了。而且漢朝沒有病假這一說,如果哪個大臣請了病假,就必須要用錢或者休沐日來補上。而且如果是因為生病請了病假,一旦超過三個月,就要直接被罷官了。

南北朝時期的休假制度要比漢朝開明一些。這時候的大臣可以不用每天都必須在官衙裡面住著了,變成了輪流值班。唐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開明的時期,因此這個時候的休假制度更加人性化了。唐朝規定各級官員每十天就可以休息一天,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節令假。比如說春節放七天,結婚放九天,病假最長可以請一百多天,而且每三年還有一次35天的探親假。到了唐朝末期,官員還可以退休。唐朝律法還規定,只要是年紀超過70歲的,就可以申請退休了,一旦退休之後還發平時工資的一半作為退休金。

宋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節假日最多的一個朝代。光是法定節假日加在一起,每年就有68天。據宋朝史料記載,每年的官員休假、元旦、冬至,都各放七天;元宵節和中元節放三天;立春、清明放一天;此外大臣們每月還有三天的例假。另外宋朝還有一個專門的探親假,從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到第二年的正月二十,就像現在放春節一樣。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整個朝廷上下都不再辦公,大臣們每天也不用再上朝,都可以回家過年了。

相比較於宋朝大臣們的悠閒,明朝的官員就慘多了。明朝除了保留宋朝的每個月三天的例假和元旦、元宵、中元、冬至這四個法定節假日之外,就沒有別的假期了。總體算下來,一年也只能放五十幾天,比宋朝少了將近一半兒多。

清朝的休假制度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但是到了清朝末年,也就是鴉片戰爭以後,因為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這時候的休假制度就逐漸向西方假日製度靠攏,從每個月放三天到了每週末放假。我們今天的週末雙休,也就是根據這個演變而來的。

與現在相比,古代的官員還有一點是非常辛苦的,那就是他們每天必須天不亮就要起床,還沒有早餐可吃,往往一上朝就到了半上午,這時候才被允許去吃飯。吃完飯之後繼續上朝,一直到下午五六點鐘才下朝吃晚飯。每每到了上朝的時候一站就是一天,即使年紀再大也要忍著,雨雪天氣也從來都不間斷。而且不僅是大臣辛苦,就連皇帝也非常辛苦。據說康熙皇帝小的時候每天四點就要起床去上書房讀書,六點多就要上朝聽政,到了親政之後每天晚上批奏摺都要到深夜。最最拼命的還是雍正,雍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活活被累死的皇帝。

歡迎大家評論交流,一起探索及時知識!


流浪歲月912


1、上元

亦直稱“正月十五”,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

2、社日

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和立秋後第五個戊日,農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又稱“春社、秋社”。杜甫《遭田夫泥飲美嚴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

3、寒食

又稱“一百五”、“熟食節”、“禁菸節”,清明前三日,舊傳“去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荊楚歲時記》)事實上去冬至一百四到一百六都有。須禁火三日。食隔夜熟食。舊傳太原風俗為紀念介子推焚骸一事。

4、清明

寒食後三日為清明,古時寒食與清明是聯繫在一起的。寒食時禁火,至清明第一日的早晨取新火。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5、上巳

三月三日,此節原定為三月上旬一巳日,故稱上巳。但自曹魏以後定為每年的三月三日。舊俗於此日臨水以祓除不祥,稱“修禊”。 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也。原定為“巳日”,取“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之意。


懮國懮民


很多的。


看那片雲是我的天


路過,學習咱們中國古文化


趙趙54876917


不瞭解


阿龍58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