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无西与诸葛亮躬耕隆中

今日的襄阳城,南边和西边是岘山诸峰和万山,北边和东边是汉江。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造成她的兴起,比江北的邓城(邓国的都城)、樊城都晚。邓国、樊城都形成于周,是古老的封国。襄阳城的西南和南是同样古老的卢戎等国。几百年后,楚国才在现襄阳城的位置设置北津戊(一个防守据点)。到汉初才设县。此时县域范围为:西到万山,南到现欧庙,北和东都以汉江为界。地域不大,人口数万。所以在民间留下了襄阳无西的说法。邓国是汉水中游的强国。现卧龙镇(原泥嘴)是汉江右岸的一小块平原,其西和南都是山峦起伏,东则隔着万山。与邓城相距不到十里,仅隔汉江,为邓国所取是很自然的事。隆中山位于平原的边缘,自然为邓国的疆域。之后的邓县继承了其管辖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南阳郡管辖范围庞大。襄阳万山以西的现隆中地区、卧龙镇和谷城全县(当时为山都等县)都是其辖区之一部分。因此当时的人们都是南阳人,这样才有了诸葛亮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类似情况,还有刘秀的故里现枣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