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七、八期儲蓄國債銷售火爆 全市12家銀行共售9571.38萬元

11月19日落下帷幕的2019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儲蓄國債(憑證式)銷售火爆,全市12家銀行共銷售國債9571.38萬元,標誌著今年最後一期國債銷售“完美收官”。

2019年第七期、第八期儲蓄國債(憑證式)於11月10日至19日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第七期和第八期國債計劃最大發行總額為350億元,其中:第七期210億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為4%;第八期為140億元,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為4.27%。我市工、農、中、建、交、郵儲、徽商、招商、光大、浦發、中信、興業12家國債承銷機構同步發售。發行首日,全市共銷售本期國債9571.38萬元, 較上兩期儲蓄國債(憑證式)首日銷量有大幅度提升,增長60.1%。發行首日均已售罄,開售後大部分銀行幾分鐘內就已售罄。其中三年期國債本期首日銷售4875.95萬元,佔全市首日銷量的50.9%;五年期國債本期首日銷售4695.43萬元,佔全市首日銷量的49.1%。三年期國債更受投資者青睞。

此次國債為何銷售火爆?市人行有關人士分析,一是儲蓄國債較同期限銀行定期存款,有一定的利率優勢。2019年第七期、第八期儲蓄國債(憑證式),三年期和五年期的票面年利率分別為4%和4.27%,利率與上期持平,與同期限的銀行定期存款相比,國債利率優勢明顯,且國債投資起點低、受眾廣,更能滿足中小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二是到期國債兌付資金轉化為購買力。發行首日,2014年11月發行的五年期國債和2016年11月發行的三年期國債均已到期,多數國債投資者將到期資金繼續購買國債。

另外,此次國債發行是今年“收官之舉”,錯過至少需要等待5個月以上,也吸引了部分投資者積極購買。

(記者 胡曉華 通訊員 戈項萍 金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