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有這樣一位理論奇人


(注:28年前,我在保定掛職任副市長,遇到一位對理論特別痴迷的中學老師,我們交談甚歡,有許多共同語言。後來,我寫了一篇通訊,發在經濟日報上。時間轉眼過去20多年,不知老吳身體可好,近況如何?)

河北保定,有這樣一位理論奇人

世界上能人、奇人很多,不過我們沒發現,或者發現了沒宣傳罷了。

河北保定,就有一位理論奇人。

此人姓吳,名宗熿,保定四中退休教師。

認識老吳,純屬偶然。

去年,報社派我到保定掛職鍛鍊,在市政府任職。每天傍晚,用過晚餐,黑古隆

冬一幢辦公樓裡,只有我的窗戶,還亮著孤燈,頗有些清寂。

“咚咚咚。”有人敲門。

“你是……”

“我叫吳宗熿。”來人矮而瘦,邊說邊伸出手,與我相握,“聽說你是經濟日

報的,特來請教。深夜打擾,抱歉抱歉。”

就這樣,我們認識了。

老吳說是請教,其實一接觸我就發現,不是他請教我,而是我請教他。

這位普普通通的中學教師,正在研究並自創一門全新的“生物哲學”!

“什麼叫生物哲學呢?”老吳自問自答,“生物哲學,就是研究生物與自然,人

與世界相互關係的科學。”

“人與世界?這問題不是早已有人作過研究嗎?”我有些不以為然。

“是的。但我認為,我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是全新的,獨特的,有獨創意義的。

我研究的這門科學,也可以叫做‘主客體關係學’。”

老吳侃侃而談。我的思維,順著他語言之手的牽引,漸漸進入到他精心構置的內

宇宙,一個管道縱橫、撲朔迷離的哲學世界。

認真地、仔細地深入進去,我發現,老吳不是異想天開,亦非打胡亂說。老吳自

有老吳的理論,老吳自有老吳的體系。

吳氏“生物哲學”,分為三大體系:一是美學,二是智能學,三是利害學。

老吳先從人們比較熟悉的美學入手,構建他的理論之廈。

80年代初,教書育人之餘,吳宗熿廢寢忘食,寫出了他的第一本理論專著《

新美學論綱》。

“中學老師還能寫美學專著?”“半路出家,還想獨創一門新美學?”人們哈哈

大笑,以為他是痴人說夢,瞎胡鬧,吃飽了撐的。

自然,沒人願意出版。

連看也不看。

無奈中,吳宗熿想到了高揚,剛調任河北的那位口碑甚佳的省委第一書記。

吳給高寫了一封信:“高揚同志,我知道您很忙很忙,本不該打擾您,不過……

”信的末尾,吳寫道:“我想兩千多年前和氏抱其璞哭於荊山之下的故事,今天不至

於再現吧!所以我不揣冒昧,向您呈上我的習作──《新美學論綱》,璞耶?石耶?

謹請賜教。”

高揚看了信,並擠出零碎時間,詳細閱讀了這本10餘萬字的書稿。

為慎重,這位自稱“對傳統美學幾乎一無所知”的省委書記,百忙之中,特地啃

了三本美學權威專著。通過分析比較,他“驚異於作者志願的宏大,研讀的辛勤,著

作徵引的精審和體例的謹嚴,”深受感動,親自作序推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將此書

出版。

“喏,就是這本。”老吳從提包裡抽出《新美學論綱》,遞到我面前。

該書出版日期:1985年8月。

初戰告捷,吳宗熿再攻《智能學論綱》。

這是他的第二戰役。

硝煙瀰漫,荊棘遍野;前進,匐匍;跌倒,爬起來……

1988年7月,《智能學論綱》得以出版。

此時,高揚已不在河北任上。出版者是北京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吳宗熿一發而不可收,他沉迷於資料與書籍的海洋,苦苦思索,死死糾纏,又

寫出了《利害學論綱》初稿。

他鋪下了“吳氏理論”的第三塊、也是最後一塊基石。

他已精疲力竭,彷彿一頭老牛,擠幹了最後一滴帶血絲的奶汁。

然而,他還得邁過最後一道也是最難邁的一道門檻──找出版社出版。

老吳將書稿取出,放在我的桌上。

夜已深,老人拱手告辭。

翻開書稿,我細細讀下去。

不能說《利害學論綱》就頁頁充滿哲理,章章無懈可擊。

但是,論著的若干篇什,確實論證嚴密,自成體系,讀來頗有新意。

且讓我們看看書稿第二章第二節──“人的四種基本屬性。”

吳氏認為,人性,由四種基本屬性構成。

一是物質性。完整的人體,由若干系統構成;而每個系統,又由若干器官構成;

器官,則由組織和細胞構成……人要生存發展,就要使自身的物質構成符合客觀規律

。這種物質構成的“最佳比例”,成了生物活動的原始驅動力。

二是競爭性。每一個體為了保持自身物質構成的“最佳比例”,總是要趨利避害

。這種趨利避害的競爭性,本質是利“我”而不是利“他”的。假設每個個體都不利

我,都不為自身所需而攝取物質並躲避危害,這樣的個體就不能存活,整個生物也不

能存活。

三是合作性。合作,即合群,是人類和其它高等動物第三屬性。合作,並未改變

生物的第一本質屬性──物質性。因為,倘不是為了更好地攝取外界物質,動物就不

會合群,人類也不會合作。同時,合作又是把個體的生存單位,擴展為群體的生存單

位;把個體的“我”,擴大到群體的“我”,把個體的競爭力,擴展為群體的競爭力

。所以,合作也絲毫未改變生物的第二本質屬性──競爭性。

四是意識性。這是人類有別於一般動物的獨特屬性,亦即人的理性。正因為人有

意識性,才會通過理性調節,使生物式的物質性、競爭性和合作性,昇華為有理智的

生存、競爭和合作,使生物式的以血緣為紐帶聯結起來的群體,昇華為人的以經濟為

紐帶聯結起來的社會……

吳氏理論,似乎只是超乎現實的“純理論”,但結合現實,照樣能自圓其說,解

惑釋疑。

譬如,吳氏認為,由於人是由原始生命進化而來的,所以,人的四種基本屬性,

愈靠前的,愈根深蒂固,愈靠後的,愈膚淺淡漠。具體點說,反映物質性的物慾、利

欲、性愛等等觀念,似乎無須教育,與生俱來;單純反映競爭性的個人主義、利己主

義、本位主義、狹隘民族主義等,也容易被人自然接受;而反映合作性的集體主義、

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等,則要經過後天環境,逐步教育,逐漸形成;至於從理性上把

握自己,正確處理物質、競爭、合作之間的關係,使之和諧,就更加不容易,而理性

即意識性的增強,乃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標誌……

為吳宗熿的書稿所吸引,更為他對理論的執著與痴迷所感動,我盡力為他聯繫

出版事宜。

然而,人所共知的原因,沒有出版社願意無償出版這樣的專著。尤其在各單位紛

紛“下海”的年代。

轉眼,離開保定已近半年。

一天,正在上班,傳達室打電話說,有位同志找我,姓吳,是個老頭,保定來的

“快請快請,快請他進來!”

果然是他!

吳宗熿更顯老了,瘦了。然而,精神很好。

“送你一件禮物。”抑制不住滿臉笑意,他從提包中慢慢地取出一本淡黃封面的

書,置於桌上。

“《利害學論綱》?”

“嗯。”

老吳不再講話,眯縫著眼,無聲地笑,看著我。

我知道,此時此刻,老吳的心情,是沒有人能相比的。

有追求的人是幸福的。

結果如何,並不重要。

追求,就是目的。

是這樣的嗎,老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