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黑記落棋西鹹

李黑記落棋西鹹

李黑記,61歲,陝西前首富。

早年間,有人問他,“你為啥叫個黑記麼?”

李黑記嘿嘿一笑,“額腳底下有一塊兒黑色胎記,所以爸媽起名李黑記。”

這位帶給人憨厚印象的陝西本土企業家,視野其實很前衛。早在1992年,他就去俄羅斯參觀“自動化工廠”,1999年又去美國受到啟發,啟動了東嶺集團的地產板塊。

他掌舵的“東嶺”,有一個走向世界開拓全球的企業夢。

2019年11月中旬,他做出了一項讓很多寶雞人驚愕的創舉:東嶺集團西北區域管理總部,落子西鹹新區!

李黑記要做什麼?

1

先來簡單說說李黑記的東嶺。在陝西本土企業中,它可以說是實打實的NO.1。很多西安人只是簡單聽過,直到去了寶雞,才知道東嶺的“分量”。

東嶺集團與李黑記一樣,出身於東嶺村,發跡於東嶺村,那麼其第一個反哺的對象自然也是東嶺村。2018年,東嶺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0萬元,戶均資產超過300萬元,發展指數位列“中國經濟10強村”排名第一。且東嶺村被評為“西部第一村”、“全國文明村”、“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幸福村”。

按照李黑記的話來說:“東嶺村民家裡有個百十萬很正常。”

2017年,東嶺集團營收達1300億,成功邁入千億企業俱樂部。

2019年,東嶺集團在“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排172名,更是“陝西民營企業第1名”。

東嶺能夠起來,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強人李黑記。

改革開放前,東嶺村是寶雞陳倉鎮聯盟村最窮的一個村民小組,人均土地不到3分,鄉親們主要靠種菜、賣菜過日子,餓肚子是常事兒。當時的民謠說:“村東村西水汪汪,村前河灘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糧,有女不嫁東嶺郎。”

正如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所寫,改革開放後全國各地如潮水般湧出了眾多白手起家的商業大佬。其中有賣掉手錶、自行車才湊夠1000塊創業的現“希望系列集團”老闆,劉永言四兄弟;有在藥店當學徒,最終成為一代“上海地王”的許榮茂;也有靠著120塊錢開照相館起家的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這裡面,陝西冷娃李黑記算一個。

1979年,才高中畢業的李黑記就加入了東嶺村裡開的黑白鐵皮加工廠。說是廠,其實也就是個小作坊,滿打滿算幾十號人而已。雖說工資也不高,但對於還很年輕的李黑記來說,總體也算不錯。

轉折發生在1988年。那一年,一場意外的乙炔爆炸事故發生在已改名為東嶺鉚焊的機械廠,並造成了一名工人的死亡,這樣的結果對於小小的加工廠而言無異於滅頂之災。別說是撫卹費,這種小作坊能夠按時發工資就很不錯了。

就在廠子倒閉關張的檔口,李黑記站了出來。

當時的東嶺村決定由李黑記承包這個即將解散的鉚焊廠,為期三年。條件就是無論盈虧,每年都得上交村裡5000元。30歲的李黑記,不僅借下了兄弟姐妹的錢去撫卹身亡工人的家屬,更高息借貸了10萬元給廠裡買了設備。

而這個又小又破的廠子,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東嶺集團的前身。

2

接下廠子的李黑記,就像是把自己丟進了燒磚的窯,精神和肉體都存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建材市場價格大跌、庫存堆積、不懂政策被罰款,每天徘徊在破產邊緣的小企業時時刻刻拉扯著中年創業的李黑記,也影響著他的心率。後來,李黑記以合作的形式租賃了一家瀕臨倒閉的鋼材經營企業,開始以合法渠道進入了被國有企業長期壟斷的鋼材銷售市場。

他和最初的同事們騎著自行車上門推銷,運送鋼材用肩扛,用車拉,其中苦楚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但命運終歸不負李黑記,他殺入鋼材市場後,就像是入了海的魚,多年的積累的經驗與眼光終於得以發揮,使得自己的小工廠迅速升級。

1994年,李黑記的廠子生產值破億。在那個“萬元戶”能被稱之為新聞的年代,生產值破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無疑是一件足以撼動三觀的事情。而這一年,李黑記的企業財富也積累到了驚人的6000萬元。

也是在這一年,李黑記當上了東嶺村的當家人。在選舉大會上,他說,“這個企業是大家的,是東嶺的父老鄉親的;我從來也沒有想過當官,我只想通過辦好企業把東嶺建設成陝西第一村,西部第一村;我生是東嶺人,死是東嶺鬼。我愛東嶺。鄉親們過窮日子,我覺得臉上無光。我要和大家一起把東嶺變成華西村,讓每一個人過上富裕日子!”

1995年,李黑記把6000萬元一次性無償地、無怨無悔地贈送給了東嶺村的父老鄉親。而隨後誕生的“東嶺集團”,則以“村企合一”的形式帶動著東嶺村走上了“西部第一村”的寶座。

3

去年,《寶雞日報》採訪了李黑記,記者問他企業能夠存活發展的秘訣是什麼?“勇於走出去,善於創新,敢於創新”,李黑記是這樣回答的。

從小作坊到大集團,李黑記踏著“創新”的點,一步步做大了東嶺集團。

隨著不斷地“走出去”,東嶺集團的業務範圍也隨之變得越發廣闊。不僅將國內原有的鋼鐵、煤炭、原料貿易市場延伸到了國外,在新開拓的金融領域,東嶺集團投資入股了長安銀行、蘭州商業銀行等。在地產領域,先後推出“東嶺新時代”、“東嶺國際城”等住宅產品,且投資了230億元開發建設“寶雞市新東嶺城市綜合體”。

多板塊融合的創新之路,暗含著“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經營聖經。東嶺集團的路子,很穩。

4

上週五,李黑記又出了趟門,幹了件大事兒。

11月15號,東嶺集團西北區域總部項目簽約儀式在西鹹新區舉行,作為集團“一把手”的李黑記也有出席。

這次東嶺集團的簽約,是繼寶能、陝建、綠地絲路中心等等知名行業大腕入駐西鹹之後的最新動作。

按照李黑記的為商之道,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每一步都是有的放矢,那麼他為什麼選擇了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呢?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能看出端倪。

2018年11月1日,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及金融機構入區簽約儀式舉行。總投資達180億元的多家總部經濟項目和金融機構落戶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

在要建設的天眾新材料總部項目介紹中,我們得知這一棟 200米超高層的建築中,將引入天眾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榮民集團金融板塊、東嶺集團等入駐辦公。

此消息一出,後續推進就很快了。

李黑記落棋西鹹

2019年5月,西鹹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輝一行曾赴寶雞東嶺集團調研,拜訪東嶺集團黨委第一書記、董事長李黑記。

這次拜訪,讓陳輝印象深刻,他感慨地說:“ 2017年9月1日,我曾陪同西安市高新區管委會領導到東嶺參觀考察,這次來讓我大開眼界,從東嶺村的發展到CCBD的全面建設,每到一處總能看到新變化……切實感受到了東嶺集團蓬勃發展的活力和強勁發展的勢頭!”

李黑記落棋西鹹

9月2日,西鹹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康軍,西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東再度趕赴東嶺集團考察調研。

2個月後,便有了此次的簽約。

可以看出,這樣的從接觸到項目落地,推進非常快,顯然是“一拍即合”的合作。

對西鹹新區來說,東嶺的入駐,區域內又多了一家500強企業;而對東嶺來說,西北區域總部落戶西鹹,顯現出視野的升級。藉助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利好,以此為依託,搭上“一帶一路”和國家向西開放的快車,都有助於東嶺進一步“走出去”,攻略全國乃至國際市場。

5

那東嶺集團的到來,對於西鹹意味著什麼呢?

今年6月,西鹹新區發佈《西鹹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其中明確提出:將於2020年底,使得總部經濟規模達到200億元,2025年突破1000億。

隨著“陝西民企第一”的東嶺集團的加入,這一目標距離達成又進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東嶺集團在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投資建設的不僅僅是西北區域總部,還包括相關的產業配套。譬如逐步引入全國鋼鐵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東嶺集團內貿西北總部、東嶺集團商業總部等產業板塊,建成後預計年營業收入將超百億元人民幣。

拎出項目中的關鍵詞,幾乎皆與“高精尖”科技掛鉤。可以看出,老牌實業的東嶺集團,正在積極嘗試在新經濟背景下的“轉身”。

凡是對東嶺集團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李黑記前不久才在集團內部說過,“東嶺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再看西鹹新區,其立區之本也是“創新”。

此時再看李黑記的成長史,無疑是一部踏著改革浪潮的創新史。而以創新作為根源動力的西鹹新區,自然也將創新溶在發展的血液中。

這一次,李黑記與西鹹新區默契地選擇了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