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樣!當年“一條黑龍濁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綠肺”復歸來

大變樣!當年“一條黑龍濁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綠肺”復歸來

大變樣!當年“一條黑龍濁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綠肺”復歸來

北流市會仙河公園在廣西的名氣很大

然而這個公園主景之一

會仙河卻曾是一條髒河

讓遊客在欣賞美景中也有深深的遺憾

而現在,這條河流的水體卻在一年多的時間迅速變清,形成的美麗的生態溼地水景讓人留連忘返。它是如何洗綠自己的,在其中有什麼成功的流域治理的經驗,近日記者深入實地探訪。

大变样!当年“一条黑龙浊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绿肺”复归来

通過河岸生態修復、河岸復綠,北流市會仙河公園給周邊群眾營造了一個“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觀帶。

會仙河是南流江上游支流之一,由該河形成的溼地,是候鳥南遷的聚集地,是北流城區的綠肺,具有溼地水文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特殊的生態價值。這條河流最大汙染源之一來自河畔旁邊的加工貿易產業園。該產業園佔地面積200畝,目前共有19家企業,主要生產皮革、鞋、電子、玩具等產品,產品遠銷歐美等國際市場,2018年,產業園產值約38億元,稅收4800萬元。然而該園區又有一個極大的環保缺陷,園區當時沒有配套好汙水處理設施,工業園區聚集著成千上萬的工人,他們每天的生活汙水只是經過簡單處理就直接排放了!而會仙河優美的生態環境也讓其周邊成為城區新區的重點發展地,而這些地方由於先天缺陷並沒有納入城市汙水處理廠覆蓋範圍,而會仙河又成為這些汙水的納容地!

大变样!当年“一条黑龙浊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绿肺”复归来

“城市不能欠下環境債求得發展,

否則北流提出的建設宜居城市也會成為一句空話!”

該市環保局局長梁春源如此說。

大变样!当年“一条黑龙浊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绿肺”复归来大变样!当年“一条黑龙浊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绿肺”复归来

南流江(北流段)會仙河支流水質提升工程地埋式汙水處理站一瞥。

2017年12月,一個叫南流江(北流段)會仙河支流水質提升工程開始建設,現在該工程已經投入使用1年多時間。該工程位於北流市會仙河公園北側、北流市加工貿易產業園的南側,是北流市委、市政府開展南流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的重大工程之一。該工程共分兩部分,一是建設日處理汙水1600平方米規模的地埋式汙水處理站;二是開展河道治理生態修復建設。

在梁春源再三提示下,記者才找到該工程配套的汙水處理站。這個工程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塊巨大的平坦綠地,其實這個綠地下面建設有一套“生物接觸氧化汙水處理”系統,通過收集管網+格柵井+初沉池+管道+初沉池+管道+集水池+汙水處理設備運行。“工業園區已經沒有土地建設露天汙水處理廠,我們必須根據實際進行規劃建設。”該汙水廠具有佔地面積小,操作全部自動化運行、日常維護費用低,出水穩定,排汙率高等特點,同時該工程還配套鋪設500米的雨水管和1800米的汙水管道。

記者從汙水處理站排水口看到,此時排入河流中的水已經比較清澈,已經看不到當年“一條黑龍入清流”景象。對於這些即將流入會仙河公園的水,北流建設的“河道治理生態修復工程”繼續給其洗澡。河道清淤1.5公里,建設攔河壩2個,進行水質生態修復13000平方米,綠化面積6500平方米。

水質監測顯示,這裡的汙水處理後達到一級A類排放標準,會仙河自我淨化功能得到較大增強。同時通過河岸生態修復、河岸復綠,給周邊群眾營造了一個“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觀帶。以會仙河為中心,這個集運動健身、生態休憩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溼地公園日益完善。園內遊步道四通八道,植物種類豐富,建築精美,儼然成了北流市的城市客廳。

(玉林日報記者鄒江/文 蔣金泰/圖)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大变样!当年“一条黑龙浊清流”,今日北流“城市绿肺”复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