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才是最好的家教

如果我想要飛,我會有辦法飛的。——《陽光小美女》

信任,才是最好的家教

1

之前拜訪一位業內前輩,跟前輩的孩子囡囡聊了一會兒,給我不小的觸動:原來,不是每個小孩都無理取鬧討人嫌。
很快,我不再擺出一副大人哄小孩的姿態,變得認真起來。

明明,那只是一個上三年級的八歲小姑娘。

“你這件衣服真好看。”可能是被我的善意感染,話題從這裡開始跑偏。

“你知道衣服會說話嗎?不同的性格、種族、場合會挑選不同的衣服,反過來衣服又會影響別人怎麼對待你。”接著,她開始講在國際學校裡,不同國家的同學的著裝偏好,以及她覺得有意思的觀點。

我簡直聽呆了好嗎?

在多數孩子還為一個洋娃娃,變形金剛較真的時候,她已經開始閱讀各國簡史;在多數孩子還處在一言不合就撒潑的年紀,她已經能夠代父母諮詢,並帶他們過安檢;在多數孩子還在為興趣班焦頭爛額的時候,她已經主動提出通過勞動交換增長見識的機會。

這樣的孩子——思維獨立、知識儲備豐富,到底是怎麼教出來的啊?!

抱著這樣的好奇,接下來兩天我認真觀察,發現:她的父母並沒有做什麼,而且也不允許別人做什麼。

原來,信任才是最後的家教。

他們信任孩子的理解力,信任孩子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信任孩子的內生成長性,信任孩子比我們想象的更善良,聰慧。

2

飯桌上,有人心疼,“囡囡太瘦了,這樣不健康,還是得多吃點肉。”

她解釋道,“我體檢過很健康。而且每個人體質不同,自己按時吃飯、搭配合理沒有任何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很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

在囡囡離開後,她的媽媽得體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謝謝您的關心。但是在我們家,不涉及原則性問題,都要信任孩子的判斷,可以溝通引導,但絕對不會jugde。

他們的態度很明確,遇到問題自己找答案;同時,拒絕別人的妄斷。

他們要做的事也很明確,提供一個足夠好的環境,有書有愛有耐心的家長。他們既不干涉孩子喜歡什麼,也不要求孩子達到什麼標準,而是通過閱讀、旅行增長她的見識,通過性情、審美的潤養,自我意識的培養,以及對好奇心的呵護,建立獨立、健全的人格。

是啊,被平等對待,必然能平等對待自己:獨立,必然人格完整。

3

相反,中國很多家長習慣捧殺或者罵殺,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別人家的孩子。

捧殺,則易嬌縱,無法分離;

罵殺,則易自卑,性格扭曲。

就在不久前,朋友S還不無委屈地控訴,“就在去年,我媽媽跟我說,其實你一點也不好看,我跟她吵了一架還哭了”。S是一個典型的江南美女,卻一直缺乏自信,在感情中也因為控制慾太強頗受坎坷。

“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一句看似無心的評價,TA可能會記一輩子。”

沒有誰喜歡被人指手畫腳,就像一件待價而沽的商品,不被喜愛,不被尊重。即使是嬰兒,也是敏銳而有尊嚴的。

我們或許都聽過類似的話,“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都可以怎麼怎麼樣了”;“我要是跟你這樣不聽話,你爺爺早就給我一頓竹筍炒肉了”;“我20出頭就能養家了,你怎麼一點都不像我。”

諸如此類,因為不信任,或代勞,或呵斥,或剝奪自主權,或釀成自卑感。

剛認識S時,對她的印象就是“乖巧、溫順”,然而,長時間的相處,讓我看見她的另一面:缺乏主見,做事畏畏縮縮,沒有辦法承擔責任和壓力,有時會比較偏激……後來,我才知道,是她的家庭養成了她這樣的性格。

S媽媽對S抓得很嚴。交什麼樣的朋友,上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進公司之後和誰相處、怎樣相處,甚至交什麼樣的對象,都要經過S媽媽的篩選和首肯。

可以說,S的整個人生都在S媽媽的操控之下。如果S不聽話,就會受到S媽媽的埋怨;如果S不聽話,事情的結果又不好,S媽媽就會說,“我早跟你說過了,現在知道錯了吧……”

這種居高臨下的指摘,多源於父母把孩子看做“私人物品”,自然不會給予其應有的尊重和信任。那麼,最後只會是養出一個沒有主見、無法獨立揹負自己人生的孩子。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在長期的捧殺或者罵殺下,孩子變得叛逆墮落不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

4

要知道,孩子在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之前,長輩的判斷對TA影響極大。若TA並不接受這個判斷,又沒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斷時,痛苦就會因此生髮。

小時候,鄰居總喜歡逗我,“你媽媽要給你生小弟弟了”;“你爸爸抱了弟弟在你家屋裡,不要你了”……父母不僅沒否認,反而跟著開玩笑,“你要乖啊,不然就把弟弟抱回家了……”

在少女時期,我一直處於被遺棄的惶恐和不如男孩的自卑中,卻又不懂如何排遣,這也造成我沉默、冷淡的性格,併為此付出過巨大的代價。

不管是充斥童年的“別人家的孩子”,還是“我的孩子是最好”的盲目吹捧,都會給孩子造成認知偏差,從而在長大後花費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心力做自我調整,甚至拿自己做對抗內心軟弱念頭的籌碼,這中間的跟頭、痛苦不足以外人道。

真正的信任,是信任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不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較,平等地對話。

5

和菜頭提過這樣一幅場景:“一個80小胖子用一雙小肉手死死護著自己的畫,拒絕身後的大人伸手指導,按照他們的心意修改。他要按照他的審美,他的趣味,以及100%自己的想法去完成這張畫稿。當他決定站起來,承擔自己的喜歡所帶來的所有壓力時,世界突然同意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珍寶,大人要做的是用愛和耐心來仔細蘊養,而不是拿著刻刀把TA變得面目全非。

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少judge別人,尤其是對孩子。

因為,只有獨立的人格,才能脫離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繼承好的界面;才懂如何面對人生好和不好的伴生;才能有強大的內心。

當我們訓斥孩子“你怎麼這麼不乖?”時,不如試著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把TA當做獨立、平等的個體去對待,問一問“你是怎麼想的?”,對話也就發生了。

其中,尊重孩子提問的權利尤其重要。

“媽媽,我從哪裡來的?”

——“抱來的。”

“爸爸,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因為它就是藍的。”

“媽媽,地球和太陽哪個更大?”

——“你長大就知道了。”

如果面對孩子的追問,

——“不許再問了。走,帶你買糖吃。”


我們都受過敷衍的苦,何必成為那個令孩子失望的父母呢?如果從小就未被平等對待過,總是籠罩在權威的影響下,如何能構建對世界的獨立認知?

不要認為這些問題不重要,不要認為它太過孩子氣兒,不要因此敷衍、不屑甚至斥責。比起答案,對於孩子來說,更緊要的是,如何思考、認知,以及感受到尊重。

丁書奇有句話,“沒有誰是天生的父母,而人人天生都是孩子,好父母需要一顆謹慎戰兢的心”。


所以,比起如何教育孩子,真正的命題應該改為: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和父母?可能更為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