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瞄准全区53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722个贫困人口,聚焦优势产业,围绕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以及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精心打造一批产业扶贫示范点,推广产业扶贫典型做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统筹一切资源、聚合一切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聚拢,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村、贫困户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创新扶贫模式。以“区属国有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N(基地、项目)”发展模式,以区属国有公司——沾益区农林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发起成立区级合作社,将全区范围内深度贫困户和兜底户739户2337人整体打包,采用“国有企业(平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扶贫模式,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贫困户贷款,在全区范围内规划建设50栋年出栏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曲靖市沾益扶贫养殖示范项目”,项目分三期实施,投资6000万元的一期项目15栋花山新排基地2019年3月底建成投产。平台兜底模式运行中,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按照入股本金 10%的收益作为贫困户保底收益;贫困户入股农林投的贷款按经营收益分红;贫困群众到平台公司务工获得劳动报酬,形成“保底收益+分红+工资”三项稳定收入,有效攻克脱贫攻坚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小额贷款、享受的扶持资金等参与产业发展,按合作协议进行分红,推动产业发展走市场化路子。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精准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能人大户+N(基地、项目)”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村集体、贫困户、非贫困群众等各方资源进行整合,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开展合作,建立股份合作经营机制,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人的扶贫联合体模式例如炎方乡依托希美康银杏产业发展,采取采取“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的组织模式,由公司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成立康恩贝云南希美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沾益银杏产业扶贫联合体,把贫困户整体打包,建立“支部联建、资源联用、产业联兴、成果联享”的“四联”机制,通过土地流转、企业用工、资金入股等方式开展合作,实现“土地流转拿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发展产业得现金”的“四金”模式。2018 年已流转土地 984 户 4.826 万亩,支付土地流转费用2413万元,户均年增收 11027.7 元;企业长期用工服务 586 户724 人,人均工资收入 3620 元;68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资金分红 20.4 万元,户均年收益 3000 元。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能人带动型的小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组织贫困户在能人大户的带领下发展特色产业。例如在大坡乡引进茹氏蜂蜜园成立红联养蜂合作社大坡分社,整合项目资金220万元建成集蜜蜂养殖、蜂具加工、蜂蜜生产为一体的养殖基地,吸收7个村委会200户贫困户入社,合作社免费提供蜂群、蜂箱、蜂具,并以市场价格回购蜂蜜,实现户均增收5000余元。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自主发展型增收扶贫模式。沾益区女红坊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妇女小组+刺绣扶贫车间+绣娘”的运作模式,在沾益区大坡乡、菱角乡、白水镇、德泽乡建立妇女刺绣小组4个,“珠源绣韵”刺绣工厂30余个,注册了“花乡绣韵”和“珠源绣韵”两个商标,具有本地传统寓意的30个图案申请了国家图案版权保护,重点打造围巾、披肩、毛边鞋、抱枕、床旗、桌旗、挂件、饰品5大类40余个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至今合作社有社员40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绣娘76人、残疾绣娘12人、少数民族绣娘68人),刺绣产品依托沾益电子商务,实行“网店+实体店+景点”的销售模式,实现年产值15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为贫困家庭的居家妇女开辟一条增收新通道。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沾益区五型模式为产业扶贫提速

  产业扶贫示范模式。11个乡(镇、街道)打造3个“三联三争”示范点,各示范点村级分公司结合实际探索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模式,村级分公司实施项目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如菱角乡菱角村分公司与博浩公司合作种植千亩万寿菊项目,博浩公司承担市场风险,统一种植加强管理,村级分公司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的组织服务,可实现村分公司年收益28万元、带动贫困户39户增收;炎方乡青山、母官、五拐、磨脚、法洒、刘麦地等村分公司与康麻公司合作种植工业大麻项目,村公司种植2000亩,康麻公司保底9元收购,同时每收购1公斤支付村公司1元服务费,可实现村分公司每亩1300元收益、带动贫困364户增收;把产业扶贫示范点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田园综合体建设、产业扶贫、科技示范园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要求,加快打造产业扶贫示范村,建成了一批产业兴旺示范村、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寨,43个贫困村中,龙华街道清水沟社区、菱角乡菱角村委会和大坡乡耕德村委会等3个贫困村被沾益区授予第一批“产业兴旺”星称号;龙华街道清水沟、炎方乡母官、播乐乡沙高、大坡乡耕德、威格、菱角乡菱角等6个贫困村被沾益区授予第二批“产业兴旺”红旗村。

  通讯员:赵定芝 郭绍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