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高收入」了嗎

​你「被高收入」了嗎

你「被高收入」了嗎

11月19日,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9胡潤財富報告》(Hurun Wealth Report 2019),報告中的「富裕家庭」為600萬人民幣資產家庭,「高淨值家庭」為千萬人民幣資產家庭,「超高淨值家庭」為億元人民幣資產家庭,「國際超高淨值家庭」為3000萬美金資產家庭。

截至2018年8月,中國大陸中產家庭數量已達3320萬戶,其中新中產1000萬戶以上。北京是擁有最多中產家庭的城市,其次是上海。

看這個數據,我馬上想到四個字:被高收入。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最近接受了券商中國記者的採訪,分享了該公司對於中國中長期發展研判的最新成果。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有望依託城市化2.0的深入,步入高收入國家之列。

看這樣的說法,我也馬上想到四個字:被高收入。

11月12日,據媒體報道,在《財經》年會2020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稱,中國的國民儲蓄率為45%,依舊是全球最高。周小川表示,中國十年前的國民儲蓄率大概達到了50%,雖然現在降低了一點,但仍舊有45%左右的國民儲蓄率,居全球最高。

看這樣的儲蓄率,我也馬上想到四個字:被高收入。

你「被高收入」了嗎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在問,中國何時能進入高收入國家?潛臺詞是,我們已經這麼富裕了。真的那麼富裕嗎?我們要問問現實,現實有多少「被高收入」者。

什麼叫被高收入?東邊一家一千萬,西邊九家窮光蛋,平均算一算,家家有百萬。——這就是被高收入。本是收入懸殊,但有錢沒錢的一平均,窮人變成中產,中產就變成富豪了。

這種財富不均的現象,其實經濟學上早有解釋,那就是: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你「被高收入」了嗎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

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於是,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

中國“被高收入”

中國在過去40年中,經濟維持高增長,使得中國經濟(GDP)在全球的份額,從不足5%,提升到接近16%,而人口在全球的佔比,則從25%左右下降到了18.3%,因此,中國人均國民收入也得到了快速提升,按世界銀行對收入分類的標準,中國早已成為中高收入國家。

那麼,中國何時會從中高收入國家進一步升格為高收入國家呢?有樂觀的學者推測,2023年中國將晉升為高收入國家。

看到李迅雷的一篇文章,中國已“被高收入”了。原話說,中國高收入背後的原因是我們“被平均”了。

文章說,當我們中不少人在憧憬中國將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時候,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人均GDP水平還低於全球GDP的平均水平。如2018年全球的平均GDP為1.13萬美元,我國為0.96萬美元,2018年在全球人均GNI排名第66位。

為何全球平均GDP與高收入經濟體的標準那麼接近呢?背後的原因是我們「被平均」了。如按世界銀行最新標準,2018年歸入高收入經濟體的人口占比只有全球的15.59%,但收入佔比卻高達62.56%。高收入經濟體的人均國民收入大約為4.3萬美元,中位數為3萬美元,超過3萬美元才算發達經濟體。

那麼,月收入多少才算高收入?

按照正常情況是按當地平均工資收入的3倍。當然,還有人認為高工資標準不應訂得過高,應該更加親民,達到個稅的3倍即算是高收入。但實際上,國內絕大多數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在3-5000之間。80%的中國人月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00元。

用數據說話。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月均2164元。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月均2352元。

你「被高收入」了嗎

為了避免3320萬戶中產家庭把平均數給拉高了,我們可以把全國國民人均收入分為5組,每組占人口的20%。按照2017年數據來算,其中,最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4934元,平均每月5411元。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月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411,你就超過了全國80%的人。

躋身一線城市的我們可能會覺得月薪過萬已經是低配了,但其實中國還有很多窮人,全國農村尚有7017萬貧困人口,年收入低於2855元,月均收入低於200多塊,約佔農村居民的7.2%。

你「被高收入」了嗎

中國儲蓄率45%全球最高!我們到底是窮是富?

中國人不是錢多的花不完,而是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全家人的醫療費用,都得自己解決。

從宏觀上來看,正是我們現在的社會制度不健全,社會財富分配不均,這才導致了普通家庭享受不到足夠的社會保障。又因為享受不了足夠的社會保障,我國為了居民為了抵抗未來教育、醫療、失業等風險,省吃省穿的進行高儲蓄。

此前,據《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顯示,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結構單一,依然集中於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佔比接近九成,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等預防性需求是家庭儲蓄的重要因素。

被高收入了,怎麼辦?涼拌。

估計,首富之子王思聰也會認同。

我們當然希望國家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上升通道,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與減稅並重,但更重要的是,自求多福。

我所知道的最好的辦法,是投資自己,學習力也是競爭力。

曾經有人研究過,美國177位千萬富翁的日常習慣,發現了13個富有的習慣,這13個富有的習慣,第1位就是愛讀書,經常閱讀。88%的富人每天會至少閱讀30分鐘內容,以自學和自我提升類的閱讀為主,大多數人都不會為了娛樂去讀書,富人閱讀是為了獲取知識。

天助自助之人, 你與夢想之間只差一個行動。在謀求財富的路上,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

老馬價值觀升級版,資深媒體人馬尚田創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