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開通五週年 互聯互通為兩地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原標題:滬港通開通五週年互聯互通為兩地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滬港兩地證券市場成功實現互聯互通。過去五年,隨著兩地投資者對互聯互通機制的瞭解加深,滬港通成交量穩步增長,跨境持倉總額屢創新高,為兩地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

互聯互通帶來新氣象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自開通以來,滬港通和深港通不斷贏得市場青睞,它們以最小的制度成本,帶來了最大的市場成效,為世界開創了全新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模式。滬深港通不但幫助中國投資者進行多元化的海外資產配置,也方便了國際投資者透過可靠、高效、便利的渠道投資內地市場。

“滬港通為A股帶來長線資金。”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侯春曉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滬港通推出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北上資金規模明顯超過南下資金。”

“滬港通取代QFII,成為外資進入A股的重要渠道。”另有券商人士告訴《上海金融報》記者,“相比QFII與RQFII,滬深港通的額度限制少、結算機制便利、資金劃轉靈活,交易成本更低。”

侯春曉進一步表示,滬港通開通以來,機構投資者發展壯大,投資者結構優化。隨著境外資金大規模流入以及內地長線資金逐漸壯大,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投資者更加關注低估值、高分紅、業績穩定、基本面良好的行業及其龍頭股。滬深股通資金偏愛大盤股,消費、金融等行業配置比例高,且前十大重倉股均為各行業龍頭藍籌股。

“近年來,滬深股通重倉配置的金融和消費業估值提升,但總體而言仍相對合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企穩、結構優化,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藍籌股業績有望穩健增長,為價值投資者帶來持續的回報。”侯春曉指出。

未來做大做強可期

展望未來,李小加預計,滬港通的覆蓋範圍仍會不斷擴大,外資參與A股的程度進一步提升,產品應該是愈來愈豐富,外資參與的廣度和深度都會愈來愈大。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滬深股通持股規模已達8828.38億元,持股佔比自2014年的0.16%提升至目前的1.45%。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淨流入量已達2411億元。與此同時,北上渠道的成交額也逐年抬升,今年以來,北上成交額已達8.47萬億元,成交佔比更是自2014年的0.23%升至目前的7.58%。

“A股目前已成為外資競相流入的市場,且無論市場漲跌,外資均堅決搶籌,體現了外資對A股優質股票的看好以及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信心。”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A股在MSCI中的納入因子已經提高到20%,在標普道瓊斯指數、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中的納入因子也不斷提升,這有望吸引更多外資配置A股,市場配置需求非常強勁。

聯訊證券策略分析師殷越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11月4日-11月8日,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135.53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62.80億元,深股通淨流入72.73億元。

聯訊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康崇利在接受《上海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成功嘗試,後續滬港通在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將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上海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將更加鞏固。同時,滬港通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市場將支撐滬港通能夠進一步做大做強。

【延伸閱讀】

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債券市場

——訪債券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俊禮

“債券通”近幾月不斷刷新上線以來的成交量紀錄,投資者數量快速增加。債券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俊禮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債券通”交易數據屢創新高,體現出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債市。

“債券通”在2017年成功推出,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債券通”直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這項通過香港建立債券基礎設施聯通內地和境外債券投資者的機制安排,已成為境外機構投資內地債市的重要渠道。

據債券通有限公司公佈的數據,2019年10月“債券通”交易達3479億元人民幣,平均每日成交193億元,其中10月21日成交303億元,再次刷新上線以來的月度、日均和單日成交量紀錄。

截至10月底,“債券通”累計彙集來自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的1377家境外機構投資者。其中來自美國的賬戶數量最多,佔34%。各類基金產品佔比達到85%,全球100家頂級資產管理公司中已有62家完成債券通入市。

“無論交易量還是投資者都增幅顯著,說明‘債券通’運行機制得到市場認可,這是一條真正國際化的渠道,使全球的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能夠便捷有效地投資中國市場。”馬俊禮說,“債券通”促成了彭博巴克萊和摩根大通等國際債券指數納入中國內地債券,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競爭力。

他介紹,“債券通”相當於一座橋樑和一個翻譯機構,向國際投資者介紹中國債市的價值,中國債市不需要改變交易規則,國際投資者也能按照他們在境外原有的交易習慣和賬戶安排實現內地債券買賣。

據統計,截至2018年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8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投資者持債規模近1.8萬億元人民幣。這一體量使中國穩居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二大債券市場。馬俊禮預計,未來“債券通”交易量和客戶數量還會繼續增加。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大、產品多,債券通有限公司將加大力度向境外投資者推介中國債券產品。

“國際上很多投資者喜歡高收益的信用債券,但目前境外投資者對中國龐大的信用債市場瞭解不多,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他說。

馬俊禮預計,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2025年國際投資者在中國債市的持債規模或達到10%-15%,其中,信用債產品或佔5%。根據目前外資在中國債市的佔比,外資還有很大市場空間。

對於債券通有限公司下一步的計劃,馬俊禮表示,目前首先進一步做好“債券通”的“北向通”各種交易,期待未來國際投資者通過“債券通”參與內地的回購協議、利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交易,此外幫助國際投資者瞭解中國信用債市場的定價和評級。

他透露,“債券通”的“南向通”目前還沒有時間表,但目前很多內地企業有境外發行外債的需求。香港是一個連接海外市場的優先選擇,隨著內地發行人加速在香港發行美元債等外債,將有效提升香港債市的活躍度,為內地投資者未來南下投資債券打好基礎。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