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界畫"第一丨(清)袁江

清代

名詞解析

界畫(jiè huà:即"界劃"。):中國繪畫很特色的一個門類。在作畫時使用界尺引線,故名界畫。

起源很早,晉代已有。顧愷之有"臺榭一足器耳,難成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的話。到了隋代,界畫已經畫得相當好。《歷代名畫記》中評展之虔的界畫說:"觸物留情,備皆妙絕,尤垂生閣";評董伯仁的界畫,贊他"樓生人物,曠絕古今"。李思訓的《九成宮紈扇圖》、《宮苑圖》等,也是很高成就的,到晚唐出了尹繼昭,五代有衛賢、趙德義、趙忠義等人,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鵬、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現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潤墓道西壁的《闕樓圖》是中國最早一幅大型界畫,宋代的著名界畫有《黃鶴樓》、《滕王閣圖》等。

清代

畫家王軍河 還原袁江袁耀作品集

袁江是我國繪畫史上有影響畫家,專工山水樓閣界畫。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樓閣工整山水當以袁江最有名。當時還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齊名。

清代

袁江,清代著名畫家,字文濤,江蘇江都(今揚州)人。

善界畫,長於山水樓閣,精湛絢麗,能粗能細。初學仇十洲,中年繼而臨摹古人畫,在傳統基礎上創出自己的新路。生活在康熙年間。他後半生受當時在揚州的山西鹽商之聘,同他的侄子袁耀(傳聞版本不一,有版本認為袁耀為袁江之子)到山西運河作畫,作品流傳在北方較多。

清代

清 袁江 山水 秋涉圖 63X135cm

其山水主要學宋代閻次平;畫石多鬼面皴;樓閣主要學郭忠恕,工整嚴密。後期多畫古代宮苑圖,如《梁園飛雪圖》、該圖以枚乘、江淹的梁園、兔園賦為依據,極盡宮苑之壯麗 。

另畫《東園勝概圖》卷,此圖用長卷形式,界畫精亞,建築物比例適當,樹石形態若真,山影波光,層次深遠。《東園勝概圖》為其代表作。還有《漢宮秋月圖》等。

清代

清 袁江 別苑觀覽圖卷 絹本 52.1×295cm 大都會

清代

清 袁江 九成宮圖屏 49x135cm

袁江主要活動於民間。是職業畫家,長時間在揚州和江浙一帶活動。他擅畫山水樓閣,早年師法仇英,中年對古代作品尤其是宋代的山水畫作過細心地摹繪。繪畫技藝大增。其畫傳流功力深厚,尤其繼承青綠山水傳統,所作青綠山水,渾樸有致。中年"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技遂大進"。他將雄偉壯闊的山色與富麗堂皇的樓閣,很好地融為一體,既精細入微,又氣勢磅礴,有力地提高了"界畫"的表現能力,被推為清代"界畫"第一

清代

清 袁江 梁園飛雪圖 絹本 202.8x118.5cm 北京故宮

清代

清 袁江 蓬萊仙境圖12屏全卷 50x139cm

清代

清 袁江 竹苞松茂圖十二屏 絹本

清代

清 袁江 阿房宮 絹本 194.5x60.5cmx12

如他的大幅精品代表作《驪山避暑圖》,現藏北京文物事業管理局。畫幅以唐明皇(玄宗)在驪山避暑遊樂為題材。描繪出樓臺殿閣,古樹環繞,散綴于山石巨嶺之間,山下湖水一片。整個畫面構圖繁複,場面宏大,局部精細入微,最引人注目是建在深山中的宮殿。設色極為濃重,鮮豔奇目。

袁江的作品從畫風上分有精筆和細筆兩路。大部分是工整細緻一路的,有少量的是用筆粗放一些。袁江除工山水樓閣界畫外,還兼作花卉,並也流傳下來一些作品。袁耀的風格與袁江基本相同。

清代

山水人物冊頁

清代

袁江-冊頁峨嵋飛雪(中國美術館)

清代

袁江-冊頁寒江泊舟(中國美術館)

清代

袁江-冊頁花落雨來(中國美術館)

清代

袁江-冊頁江雪樓臺(中國美術館)

清代

袁江-冊頁塞北彤雲(中國美術館)

清代

袁江-冊頁雪霽行旅(中國美術館)

清代
清代

投稿、合作、建議 請私信!歡迎提供優質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