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真的有个“龙”的“生物学父亲”吗

刘邦真的有个“龙”的“生物学父亲”吗

阿元

关于刘邦的身世,看到一种特别高科技的说法:刘邦是人兽杂交的品种,属较早的转基因产品。

这种说法吧源头,来自司马迁。

按《史记》的记载,汉高祖刘邦是个野种,没有爸爸,起码有的不是人间的爹。

虽然在《史记》里说刘邦的老爸姓刘,名太公,但实际上这个爸爸身份是假的。关于刘邦的降生,《史记》里是这么说的: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刘邦的老妈也不是啥正经人,整天串门子。有一天串门串累了,就跑到一片沼泽地去玩,玩累了就躺在地上睡着了。睡着了就开始做梦,在梦里遇到一个神仙,老漂亮了。正当刘邦老妈在梦中对着神仙发情的时候,天空变的特别昏暗,又是打雷又是闪电四射的。正好刘邦的老爸刘大爷,看老婆出去这么长时间还不回去,担心给戴绿帽子啊,于是就出门去找。找到他老妈的时候,正好看到了这幅电闪雷鸣的景象。接下来,是刘邦老爸见证奇迹的时刻。一条龙飞到了刘大妈的身上,一痛忙活之后(强奸还是通奸说不清楚),刘大妈怀孕了,生下来的儿子就是刘邦。

这个故事叫司马迁讲的悬悬乎乎的,实际过程相当的简单,那就是刘邦是老妈被龙强奸,或者和龙通奸后生下来的,和他的老爸一点关系也没有。

刘邦是龙的儿子,这一记马屁可谓是相当的响亮。因为按着古代中国帝王是真龙天子的说法,刘邦天生就该当皇帝。

就因为司马迁刘邦整成是龙强奸刘大妈,然后生出来的,结果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司马迁是在揭汉高祖刘邦的老底。

原因是刘邦是他老妈搞破鞋偷汉子生出来的,但司马迁在《史记》里不敢这么说啊!怕汉武帝不仅割他的下边,还会砍了他的上边。咋办呢?只能是用这种隐讳的方式来表示,用刘邦是他老妈被龙强奸了之后生出来的,以此暗示刘邦乃是个野种。

这种想法过于天真。它成立的基础是建立在汉武帝,以及之后的所有西汉皇帝、大臣都是笨蛋,都是睁眼瞎,起码比现在的某些砖家、叫兽(大家懂的)笨上一千多倍,打死也看不出来司马迁的这种暗示,的基础之上的。事实是,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及大臣们,不可能都是笨蛋,司马迁更不可能因为暗示刘邦是个杂种,把《史记》这本伟大的历史著作推到被禁毁的地步。

要知道,司马迁和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史记》这部作品。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在遭受宫刑之后,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两重折磨而痛苦的活着,就是为了能完成这部作品。所以你可以推断司马迁在《史记》中拍刘邦的马屁,是为了让这部作品能流传于世,不至于让汉武帝把它一把火烧了;但你肯定不能说他为了拨刘邦是私生子这个犟眼子,而让这部作品不能诞生。

再有,商、周、秦这几个王朝的老祖宗,肯定没有得罪过司马迁,他们的后人也没有对司马迁施以宫刑,但司马迁通过讲故事,成功的把他们的老祖宗也变成私生子,变成没有爹的野种。

商王朝的老祖宗是帝喾的后代。

帝喾名叫高辛,早在十五岁时开始辅佐颛顼帝,三十岁接班。据说只要有风雨吹拂、日月照耀的地方,人们都服从他的教训,于是他被尊称为帝喾(念酷)。

这位很酷的帝喾也有不酷的事情,就是他的孩子都来路不明。据说他有四个老婆,其中掌门太太也就是大老婆,是踩了脚印怀了小孩子。

然后,他的二老婆又跑来给他讲故事:她和两个女伴去池塘洗澡,看见燕子从空中扔下了一只鸟蛋。二老婆心里琢磨,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了吗?于是张大嘴巴接着,鸟蛋咕咚一声,掉她肚子了,结果怀孕了。

果然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虽然咱们看不着,但可以猜测得到,帝喾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老婆带了绿帽子,肯定是勃然大怒。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帝喾居然再次放弃暴怒的权力和追究的兴趣,既没有离婚也没有把老婆都打死,而是置之不理。于是,二老婆的孩子也被帝喾养大,后来被人称为“子契”——也可以管他叫鸟蛋之子子契。这个子契也叫契,他就是商人的祖先,也应该属于圣人的行列。

而前边说的帝喾大老婆踩脚印生的,就是周王朝的老祖宗后稷。《周本纪》里是这么说的:“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意思是周王朝的始祖后稷的老妈叫姜原,也是个好奇宝宝。远古社会也没啥事可干,既无街可逛,也没有茶座可以聊天。姜原女士闲的实在无聊了,于是到野外瞎溜达,结果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如果是个现代女性,看到这么大的,非人类的脚印,估计会想到外星人,肯定会被吓的大声尖叫并逃之夭夭。但原始状态的人类相当的单纯,看到大脚印光顾高兴了,于是就把脚放里头比量了一下。这么一比量,坏事了。姜原女士感觉肚子里咕咚一下子,多了个东西。等过了十个月,居然生下了个小孩子。这孩子就是后稷。

和现在许多女孩子未婚生子或者偷情整出孩子之后,往往把孩子扔到厕所里差不多(当然还有直接掐死的。这也证明母爱并没有那么伟大,有时在生存压力以及舆论批判面前相当的脆弱),姜原女士对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也非常的讨厌,于是就把他扔到了一条小胡同里。但奇迹发生了,这个小孩子不但饿不死,连过路的牛啊、马什么的,都绕着走。姜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先是想把这倒霉孩子扔到树林里喂狼,结果打猎的人太多没有得逞;于是把这孩子又放到了水渠的冰上,我冻死你!

结果奇迹再次发生,飞来了一大群鸟,有直接趴在冰上给孩子当垫子的,有盖在孩子身上给他当被的。孩子不仅没有冻着,反而在鸟群的呵护下睡的呼呼的,比在他老妈怀里还自在。

姜原觉得这也太奇怪了,是不是老天爷不让我扔这个孩子啊!于是就把孩子抱了回来,给他起名叫弃。意思是想扔但扔不掉的混蛋孩子。

弃长大了之后,被尧封为农业部长(农官),负责当时全国的农业生产,被称为后稷。据说他是古代中国第一个开始种稷(小米)和麦的人,被尊为农耕生产的始祖。后稷以姬为姓,他的后代姬昌,就是周文王。

司马迁把这么多王朝的老祖宗都整成没爹的孩子,不是对他们的侮辱,而是要提高他们的身份。这种现象《公羊传》说的非常明白:“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还有许慎《说文解字》里,关于“姓”字的解释也说了:“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

把他们都说成是感天而生,是想告诉大家人家是奉天承运,按着老天爷的意思来到这个世界的,所以他们当帝王、当圣人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司马迁拍刘邦是“感天而生”,理所当然应该当皇帝这个马屁的时候,还是出了漏洞。他在拍前几个王朝,比如夏商周啥的创始人是“感天而生”的马屁的时候,拍的都是创始人的老祖宗,等拍到刘邦这儿的时候,却直接拍到刘邦的身上。这样的马屁虽然把刘邦拍成了感天而生,拍成了龙的儿子,但也拍出了一个误会。那就是刘邦实际上不是他老爸的儿子,而是他老妈偷情的产物,结果在刘邦的出身上抹上一个大大的黑点。

虽然刘邦是不是他老妈偷人的产物,只有他老妈知道。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他老妈也不知道,除非她能做DNA鉴定,还得是在当地大面积地做。

那么司马迁为啥拍马屁能拍出这么大一个误会呢?这不是因为不是司马迁拍马屁的功夫不到位,而是说明从刘邦往上数八辈老祖宗,实在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所以司马迁才不得不把这种“感天而生”的马屁实实惠惠地拍到了刘邦的身上,硬生生把刘邦拍成了野种。

虽然有人根据《左氏春秋传》的记载,说刘姓是从一个会养龙的人,叫尧的后代里,一个叫刘累的那里传下来的。但实际上,刘累和刘邦真的没有啥关系。

关于刘累的故事也是个神话传说:说夏代的孔甲被天帝所看重,赏给他四条龙。孔甲没有找着以养龙为生的氏族,那些龙都不吃饭,差一点儿就要饿死了。这时候有个唐尧的后人叫刘累的,会喂龙,于是夏后(不是孔甲的王后,而是夏王的意思。后在夏代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思。)非常高兴,赐给他御龙的姓氏。结果刘累,实际应该叫御龙累了,养龙的水平也不咋地儿,把一条龙给养死了。养死了他也没有向上报告,而是悄悄地把龙肉给腌了,送给夏后吃。龙肉好吃啊,不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吗?这夏后一吃龙肉,太好吃了,吃了还想吃,但刘累(应该是御龙累)不敢把那些龙都杀了,于是就给吓跑了。跑了之后也不敢姓御龙了,更不敢姓刘,最后姓的是范,这也是范这个姓的起源之一。

(《左氏春秋传》: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故事玄幻了一点,但说的非常明白,刘累不可能是刘邦的老祖宗。第一他已经被改姓了,姓御龙;第二他逃跑之后,御龙也不敢姓了,也是改姓范了。所以,刘累咋也算不上刘邦的老祖宗。

而且现在关于刘姓的来历,比较被人认可的说法之一,是“刘”字来自“斧钺”的解释。也就是说刘姓一族可能是砍柴的出身,或者是铁匠专门生产斧头的,反正他家族的起源和斧头有很大关系。

老刘家最早可能是砍柴的出身,或者是造斧头的铁匠,这种社会地位很符合刘邦父母家的情况。刘邦的父母,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能证明这一点的是他们连个名都没有,更不要说字了。以致于善于拍马屁的司马迁也只能是称他们为刘大爷(太公)刘大妈(刘媪),而拍不出别的花样来。

证明刘邦真的是他爹的亲儿子的另一个理由,就是他和老爸的感情真心不错。

刘邦当皇帝之后,每五天一次去看老爷子,到那早请示晚汇报的,而且一见着老爷子就磕头。他的大臣们不干了,说你是皇帝啊,你爸也是你的臣子,你咋能跟臣子磕头呢?这不合规距,你以后可不能再给你爹磕头了。但刘邦孝顺啊,对老爹是真好,非要磕不可。咋办呢?干脆封老爸为太上皇帝。这下大臣们没有啥说的了,你刘邦愿意磕头就磕吧,反正是你们家里的事,俺们也管不了。

(语见《史记太祖本纪》: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卻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

如果刘邦真的是个野种,还是被他爸刘大爷知道的野种,想来刘大爷对小时候的刘邦肯定好不了,弄不好是非打即骂的。而且如果连司马迁都知道刘邦是野种的话,刘邦自个儿肯定知道。以刘邦的孝顺劲,闹不好当了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亲爹。

而且按《史记》的记载,刘邦年轻的时候没少被老爸唠叨,说他不成器,不如二哥刘仲会种地。如果刘邦真的是野种,那么他老爸巴不得他成流氓呢,还会管他是否有出息吗?

(语见: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再有,刘邦对他的几个哥哥也都不错,把二哥还有个弟弟都封了王。而之所以没有封他大哥的孩子刘信(可能这时候他大哥已死)为王,是因为刘邦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啊,老想玩黑社会,经常带着他的狐朋狗友到大哥家蹭吃蹭喝。有一次他的大嫂实在是烦了,当然也可能是叫刘邦快给吃穷了,吃怕了。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拿个饭勺子开始敲锅沿,意思是没有饭吃了,你们赶快滚蛋吧!

就因为这事,刘邦恨他大嫂一辈子,连小侄刘信也一起恨。得了天下之后,就是不封刘信为王。刘大爷心疼大孙子啊,就为他求情。刘邦看在老爹的面子上,封刘信为“羹颉侯”。

这个颉,音戛,意思是饭铲子刮锅发出的声音。羹就是饭。羹颉就是饭没有了敲锅沿的意思,让刘信记住,不封你王得怨你老妈,谁让她当初不给我做饭呢?(事见《史记楚元王世家》)

从刘邦到底没有封他大侄子为王的事可以看得出来,刘邦是个相当小心眼的人。如果他是刘家的野种,那么他的兄弟肯定瞧不起他,他也肯定不会给他们啥好果子吃。别说封他们为王了,估计砍了他们都有可能。

所以,刘邦之所以有个“龙”的“生物学父亲”,不过是司马迁美化刘邦的一记马屁。

刘邦,确实不是杂种,更不是野种……

刘邦真的有个“龙”的“生物学父亲”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