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封建社會的皇帝,擁有佳麗三千,是後宮所有女人惦記的對象。為了獲寵,為了上位,宮中從未停止上演各種好戲。

那些後宮中的女人,用盡心思,不擇手段,無非是想得到皇帝的愛情,併成為帝王永遠寵愛的人。

但是,歷史是多麼令人失望。

無數的悲劇使我們看到,企圖得到帝王的愛情,這種想法本身,是多麼可笑。因為皇帝對一個女子,很難有真正的愛情,更少有長久和永恆的愛情。

皇帝的愛情,在很多時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於是,即便如才女班婕妤,雖曾一度得幸,最後還是在孤獨和悽慘中老去。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班姬辭輦

一、班家有女,才貌雙全初長成

班婕妤的前半生,應該感謝命運。因為她有好出身,好才華和好容貌。一個女子能將這三者集於一身,定然是上天的寵兒。

她誕於扶風安陵班家,是楚國令伊子文的後代。 她的父親班況,曾任越騎校尉,是驍勇善戰的武將,在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中,曾立下赫赫戰功。

但她們班家可不只會打打殺殺,很多高大上的學問,他們也是精通的。比如歷史,比如文學。尤其是歷史這門學科,他們已經不是一般的喜好,而是將它當做一項家族的事業來做。

在他們班家,人人讀歷史,並且有不少人書寫歷史。他們願以史為鏡,悟出國家乃至個人的興衰成敗之理。

到班固這一輩上,他們家族對歷史的研究與熱愛,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班固繼父志仿《史記》而作的《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被列於“二十四史”之一。

但班固生前未將《漢書》寫完,其未完部分由小妹班昭續作而成。班家的後輩子孫是這樣的卓爾不群,他們的前輩班婕妤也沒有丟班家人的臉。

她是西漢著名的才女,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並且極善音律。

她生得姿容清雅,性情更是溫婉賢淑。

班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班固

二、天生麗質,一朝選在君王側

有才華和美貌傍身,班婕妤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公元前32年,因出眾的才德,班婕妤被選進宮,做了一名低級的妃嬪——少使。

和每一個妙齡女子一樣,進宮以後,班婕妤也曾懷揣著一顆怦怦亂跳的心,日夜渴望見到皇帝。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

——杜牧·《阿房宮賦》

很快,她真的遇到了劉驁。

那天,她正在花園裡獨自漫步,猛一抬頭,一個威儀無比的人,被一幫臣子簇擁而過。

在她抬頭的那一刻,他們四目相對。那個人的目光,在她的身上,足足停留了幾十秒,隨即而去。

偶因一回顧,便成心上人。

幾天之後,班婕妤就接到了劉驁臨幸的通知。

他對她是真的喜歡。他沒想到,她和別的女子不一樣,她不僅貌美如花,而且腹有詩書,蘭心蕙質。她還會琴絃,懂音律。他要的所有情趣,她似乎都能給他。

他像發現了稀罕之物,自此黏著她,再也不肯離開了。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她為他寫詩,為他填詞,為他作曲,為他歌唱。那是班婕妤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那時,不管班婕妤做什麼,劉驁都是喜歡的,都是愛的。那雙桀驁不馴的眼睛,竟然盛滿了溫存。很快地,她從“少使”升級為“婕妤”。“班婕妤”從此代替了原來的名字。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班婕妤

三、堅守婦德,贏得讚譽和尊敬

班婕妤不是普通的宮女,她讀了那麼多的書,因此她深明事理。她當然希望能和劉驁永遠相愛,但她更明白,靠美貌吸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李白·《妾薄命》

那麼,怎樣才能留住天子的心?這是擺在班婕妤面前最嚴峻的一個課題。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班婕妤決定走堅守婦德,以德服人的路子。自此,她成了《紅樓夢》中的大家閨秀薛寶釵,將塑造一個事業成功的丈夫,視作自己後半生最重要的追求。

漸漸地,她和劉驁之間的繾綣纏綿少了,而對劉驁朝政方面的提醒多了。她這樣做,並不是想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她只想讓他的夫君,變得越來越好。她認為,這是她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於她的這種變化,劉驁沒說什麼,他也明白老婆是為他好。

除了不放鬆對劉驁的要求,班婕妤自己也很低調。有一次,劉驁造了一輛華麗的輦車,興致勃勃地邀愛妃同坐,一起去兜風。沒想到,班婕妤拒絕了。她說:“賢聖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bì)女。”

劉驁雖然有些掃興,但有這樣的賢妃,他的心裡,還是很欣慰的。

婆婆王太后,知悉班婕妤拒坐華輦之事,鄭重其事地表揚了她:“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受此嘉許,班婕妤只想在以後的日子裡表現得更好。見班婕妤如此深明大義,不慕虛榮,劉驁對她更加地喜愛與敬重了。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佚名(清)漢成帝

四、趙氏進宮,驚醒鴛鴦蝴蝶夢

享受著世界上最甜蜜的愛情,班婕妤在心中默默祈禱: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那時,她並不知道,生活除了幸福,還有其它的樣子。她忘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幾年之後,趙氏姐妹的進宮,猶如一記重拳,狠狠地打在了班婕妤的心上。

她的鴛鴦蝴蝶夢,驚醒無聲。

趙飛燕體態輕盈,舞姿翩翩;趙合德體態豐腴,風流萬端。她倆以無比的妖嬈和嫵媚,立刻勾走了劉驁的心。

她們倆還聯手,對班婕妤進行種種誣陷,迫使她退出爭奪皇帝寵愛的鬥爭,並使許皇后被廢。

最終,趙飛燕登上皇后寶座。班婕妤的悲劇命運,正式開始。


對這一天的到來,班婕妤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她曾經以為,她的矜持,她的才華,她所懂得的歷史、文學乃至美妙的音律,是她贏得愛情的最大砝碼。

但最終,這些東西沒有給她有力的魔法加持,使她在人生的第一次宮鬥中輕鬆勝出。

直到她一無所有,她才明白,她是多麼幼稚。同時,她才相信了,作為男人,心中最渴慕的女人,永遠不是才女,而是儀態萬方,風情萬種的美女。

讀了那麼多年的歷史,研究了那麼多年的文學,對於人性,對於男人的好色易變,她怪自己怎麼就沒有弄清楚呢?

趙氏姐妹進宮以後,給單純善良的班婕妤,才上了一堂深刻的、關於人生、關於愛情的國家級優質課。

她們倆的確是人間尤物,任誰見了,都會被她們的美貌所蠱惑。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女人見了都會被打動。劉驁怎能抵得住這種誘惑?!

於是,當才華與美色狹路相逢,丟盔棄甲的,只能是才華。班婕妤成了一件穿舊了的衣服,又像一把團扇,被劉驁丟棄,暗自生塵。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團扇詩》就是她此時的心聲: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團扇詩》

《上邪》曾是班婕妤最喜歡的一首詩。可是現在,對於班婕妤,愛情只是她的一廂情願,即使她情比金堅,劉驁也早已離她而去。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趙飛燕

五、及時抽身,遠離打擊與紛爭


對劉驁的冷漠和疏遠,班婕妤從容接受。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但許皇后並不甘心,她對劉驁迷戀趙氏姐妹怒不可遏。她發誓要報復,要剷除那兩個嬌娃淫婦。她用了當時最流行也是最弱爆的一招——在寢宮設置神壇,早晚禮拜誦經,詛咒趙氏姐妹早日死去。

趙氏姐妹很快就知道了許皇后的所作所為,她們在劉驁面前梨花帶雨,悲悲慼慼地傾訴了許皇后整治她倆的卑劣行徑。

劉驁當然不允許她最心愛的女人,被別人哪怕是皇后詛咒。許皇后被廢,永遠地打入了冷宮。

班婕妤也被趙氏姐妹誣告,說她是許皇后的同夥。劉驁不相信他曾經的愛妃,會如此瘋狂,他向班婕妤求證。

班婕妤聲色淡定地說:

“我聽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些都非人力所能改變。我常做好事,尚且沒有得到上天的垂憐,更不要說做壞事了。”

“如果鬼神有靈,怎能相信惡毒的詛咒?若鬼神不靈,詛咒又有何益處?所以,我非但不會這樣做,而且也不屑這樣做!”

她的鎮定、她的辯才救了她。劉驁感其大氣,淡泊,對她賞賜百金。

她逃脫了生命中的第一次生死考驗,也紮紮實實地體驗了一把宮斗的冷酷與無情。

她決心抽身而退,因為她明白,這裡不是她的天下,她也沒有什麼再留戀的了。

花容月貌猶在,她卻悽然離去,來到長信宮,與她的婆婆終日相伴。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六、為夫守墓,你的痴情感世人

劉驁極盡荒淫,數年之後,在趙合德的懷中死去。

多少年的孤獨歲月,班婕妤以為她早已忘了他,以為她恨他、怨他,此生再不願想他。

但他的死,卻使她重新燃起了對他的愛。她甚至感到欣慰,因為現在再沒有人跟她競爭,她可以獨自擁有那已奔赴黃泉的夫君。

嗟餘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她向婆母稟報,她願用餘生去為劉驁守陵。婆母聞聽此言,淚眼婆娑,她答應了。

人們都說她是一代才女,但恩情中道絕,才女又如何?!她能寫最感人的詩文,她有一顆最冰清玉潔的心,但她人生的最後時光,卻是守著愛人的陵墓,悽悽慘慘地度過。

世間萬物皆可棄,唯有青燈伴古佛。

多少個寂寥的長夜,班婕妤一直在問自己:我愛劉驁嗎?

回答是肯定的。不管劉驁是怎樣的一個人,不管他曾經如何地對待她,他是她唯一的夫君,是曾經給過她溫暖的回憶的人。正是那些幸福的過往,伴著她度過了最荒寒的人生。

班婕妤又在自問:劉驁愛我嗎?

她的答案是:他曾經愛過,只是後來不愛了。對於他後來的不愛,班婕妤從未耿耿於懷。因為那些尋常男子,尚且薄情寡義,況一國之君乎?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她原諒了劉驁,也放過了自己。她沒有好好擁有他活著的人生,惟願在他死後,日夜與他相伴。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在這個世界上,班婕妤註定是孤獨的。也許只有蘇軾最懂她,因為他曾經寫下: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賀新郎·夏景》)

那就是她。

班婕妤: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七、帝王之愛,就是一個偽命題

班婕妤的人生因為愛情的失去,最終成了一個悲劇。但這樣的悲劇,在封建社會的皇宮之中,比比皆是,司空見慣。

她們的錯,不在於她們渴望愛情,而是錯在她們來到了宮中。


皇宮歷來滋生的是昏聵和腐敗,它只與荒淫有關,而與愛情無關。歷史上僥倖得到天子長久寵幸的女人,不是沒有。如明憲宗的寵妃萬貞兒,如唐明皇的貴妃楊玉環等等。


但總體說來,這樣幸運的女子,實在屈指可數,鳳毛麟角放眼望去,幾千年的深宮之中,皆是一片痛苦和哀怨之聲: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行宮》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謝賜珍珠》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上陽白髮人》

無數的聘婷少女,在最好的年華,來到宮中,本指望從此一朝富貴,成為人上之人,沒想到,“宮門一入深似海”。

她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只能沉寂,只能等待紅顏空老,而很難有翻身的機會了。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張祜《宮詞》

可是她們也是人,她們鮮活的血肉之軀,也渴望愛與被愛。

但皇帝的愛,對他們來說,就像五百萬的大獎,得中的幾率實在是低之又低。皇帝的愛,又像天上的星星,雖然明亮璀璨,但有幾個人能夠摘得著?!

雨露由來一點恩,爭能遍佈及千門?

三千宮女胭脂面,幾個春來無淚痕?

白居易《後宮詞》

於是,深宮之中,無數的才女和絕色,聰明有之,才華有之,賢良更有之,最終還是落得個被拋棄被遺忘的結局。

這不是她們的錯,她們原本就是玩物,所以成為微不足道、輕如鴻毛的受害者,無足怪之。她們的寂寞清冷令人同情,她們的孤獨老去令人心疼。

但是,只要萬惡的封建社會還在,只要這種至高無上的皇權還在,千千萬萬宮女的眼淚就在,種種不忍卒聽的悲劇就在。班婕妤,不過是歷史浪花中的一朵,不過是無數悲劇中的一個。

不知,在親身經歷過之後,她最終是否明白:作為帝王的女人,永遠不要夢想,長久地擁有皇帝的心。因為大多數皇帝沒有心。

所以,皇帝的薄情,再正常不過。

很多時候,皇帝的愛情,就是一個偽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