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瀋陽招才引智活動圓滿結束

2019瀋陽招才引智活動圓滿結束

中國經濟新聞聯播南京11月19日電(記者王同文李學坤)南京,古稱金陵,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天下文樞”之稱。以“才領東北、築夢盛京”為主題的2019年瀋陽市招才引智系列活動的最後一站,正是“六朝古都”南京,點位則設置在全國最早開展博士學位教育的南京大學。

2019瀋陽招才引智活動圓滿結束

11月16日中午,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體育館,2019年瀋陽市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即將在這裡圓滿落幕。此時,從東北轉戰西北,又來到華東的瀋陽招聘團隊分發完瀋陽人才政策宣傳手冊,整理好各自收到的簡歷,收拾好行囊正準備登車。

“請問你們是瀋陽來的嗎?我現在應聘來得及嗎?”一個女孩拉著拉桿箱急匆匆地奔過來問道。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女孩子站定後理理頭髮說:“各位老師,我先介紹下我自己吧,我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生態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我想回瀋陽……”這名急匆匆趕來的女孩名叫劉忱,瀋陽人,研究生畢業後已在浙江成家立業,現在是浙江麗水的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她說自己一直關注這次瀋陽市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因為時間問題,她錯過了上一站上海站的招聘,這次是特地坐了一夜的火車來到南京,為的就是趕上這次招聘“回瀋陽”。

2019瀋陽招才引智活動圓滿結束

這個多次參加國家級、浙江省重點科技研究項目的女孩在瀋陽市市場監管事務服務中心食品藥品檢驗所等用人單位相談甚歡後表示:“我愛人是湖南人,他支持我回瀋陽,也願意跟我回去!”

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在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上海交大女博士初同嬌的到來讓瀋陽招聘團隊裡幾所高校的招聘老師喜笑顏開。畢業在即的初同嬌是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工學博士,主要從事高亮度激光厚板焊接中氣孔演化機制研究,老家在遼寧丹東,她跟幾位招聘老師明確表示,“我就是想回瀋陽。”

瀋陽對人才的吸引力並非僅侷限於東北籍人才。在上海交大,江蘇連雲港人、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顧文波明確表示出對去瀋陽發展的興趣。“我是在哈工大讀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我很喜歡東北,也很喜歡瀋陽!”11月13日,西安。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材料物理專業的河北邯鄲小夥子王佩玉對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情有獨鍾,面對用人單位的提問,他甚至一度擔心自己會因學習成績而影響錄用。

南有南京鳳凰臺上鳳凰遊,北有瀋陽引鳳築巢鳳凰樓。2019年瀋陽市招才引智系列活動歷時32天,跨5省8市,組織新松機器人、東北製藥、東軟集團、華晨寶馬、東北大學等200餘家規模企事業單位先後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12所國內“雙一流”高校進行現場招聘,招聘崗位不僅涵蓋了高端裝備製造、航空、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所需專業人才,同時也包括在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單位的急需人才。整個系列活動累計吸引求職者8000餘名,收到簡歷6600份,達成就業意向2000餘人。

2019瀋陽招才引智活動圓滿結束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了讓把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10月25日,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智聯招聘在北京簽署人才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繼瀋陽市委、市政府出臺“人才新政24條”“新9條”及其配套細則,實施“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引博工程”等一系列人才引進計劃後,瀋陽又一項聯合各界力量聚智引才的創新舉措。瀋陽招才引智自此插上了大數據“翅膀”,將通過借力互聯網“慧眼”精準地為瀋陽城市發展尋覓更多更適合的人才。

吸引人才並留住人才,讓“金鳳凰”飛到瀋陽,又築巢紮根在瀋陽,讓更多優秀的人才瞭解瀋陽、愛上瀋陽、匯聚瀋陽,瀋陽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