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告诫太子:我把他贬官到外地,只要他稍微犹豫,你立刻杀了他

皇帝告诫太子:我把他贬官到外地,只要他稍微犹豫,你立刻杀了他

文|武品文史

皇帝告诫太子:我把他贬官到外地,只要他稍微犹豫,你立刻杀了他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树立典范,和纪念功臣,便设立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1:1画像。然而到了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他越发的担心起这些功臣会不会效忠李唐,其中让李世民最担心的一位就属徐懋功。为了稳固大唐江山,他在临终前给徐懋功设下一个计,只要徐懋功稍有差池就会身首异处。为何李世民会对徐懋功如此防备?徐懋功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皇帝告诫太子:我把他贬官到外地,只要他稍微犹豫,你立刻杀了他

英国公徐懋功是唐朝初期的著名将领,虽然可以和卫国公李靖并称,但是这个人的性格有些优柔寡断。

他在归顺大唐之后一直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和超强的军事才能,为李世民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在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之后,徐懋功就摇摆不定,不知道应该选择谁,因此徐懋功就保持了中立,采用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尽管李世民曾多次拉拢徐懋功,但是都被徐懋功拒绝,这就让李世民非常的恼火。

皇帝告诫太子:我把他贬官到外地,只要他稍微犹豫,你立刻杀了他

徐懋功自以为是聪明人,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这种保持中立的策略,虽然和墙头草的行为有些差别,但却可以看出,他没有程咬金、秦琼这些人的忠义之心。所以在李世民即位之后,一直和徐懋功保持着表面上的君臣关系,也不曾对徐懋功有绝对的信任,如果不是徐懋功连续获得大破突厥、剿灭高句丽的赫赫战功,李世民也许早就把徐懋功诛杀。

皇帝告诫太子:我把他贬官到外地,只要他稍微犹豫,你立刻杀了他

然而李世民也非常清楚,徐懋功事事小心处事圆滑,从来都没有露出半点异样,而且不可否认的说,徐懋功确实是一位难得治世良臣,到了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他更不愿意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落下一个妄杀功臣的话柄,所以李世民给李治留下了:“汝为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的遗言。希望通过这次考核,来验证徐懋功到底能不能用。

而徐懋功在能成为凌霄阁功臣肯定有真本事,他知道这是李世民信不过自己所设下的圈套,于是在徐懋功接到任命通知以后,就连忙赶赴地方就任。

皇帝告诫太子:我把他贬官到外地,只要他稍微犹豫,你立刻杀了他

李世民死后,李治看到徐懋功如此谦卑有礼,认为父亲看错了人,于是李治就拜徐懋功为宰相并加以重任。徐懋功也是年老体弱,加上这次的事件之后更加谨小慎微,最后与公元669年去世,享年78岁。

不过徐懋功在晚年给李治出过一个主意,也正是这个主意断送了大唐江山。原来李治打算立武则天为皇后,奈何群臣反对让李治颇为头疼。这时徐懋功却对李治说了一句话:“家事何必问外人?”,李治因此把武则天扶上了位,亲手断送了李唐江山,不知道这是徐懋功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也可以发表一下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