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娘採摘野枸杞,被稱為冬天裡的“小桔燈”,小時候不敢碰

初冬,北方的農村逐漸走向寒冷,老人們率先穿上了厚厚的棉衣,田野裡到處都是乾枯的焦褐色,在村頭的一片牡丹地裡,一位農村大娘正站在齊腰深的已經乾枯了的牡丹植株間,專心致志地採摘一種紅果子。

農村大娘採摘野枸杞,被稱為冬天裡的“小桔燈”,小時候不敢碰

火紅火紅的小果子,像一盞盞晶瑩剔透小桔燈,在冬日暖陽的照射下,特別惹人喜愛,地頭還有位大叔,直接將這些紅色小果子摘了,放在嘴裡咀嚼起來。

作為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於這種紅果子並不陌生,我們當地人稱它為野枸杞,在一些地頭河邊經常能見到,特別是一些墳頭旁更是常見。

農村大娘採摘野枸杞,被稱為冬天裡的“小桔燈”,小時候不敢碰

小時候對這種果子是不敢碰的,加上大人們還給它取了個聽起來很恐怖的名字,叫“死人耳墜子”,所以,即使不在墳頭旁見到,每當看到這種紅果子時,都是遠遠走開,包括大人們,那時也很少有人願意碰。

對此,採摘野枸杞的大娘笑道:“呵呵,那時候農村人沒事做,專門編一些故事嚇唬小孩子,加上野枸杞果子成熟的季節,正是萬木皆枯的時候,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田野裡到處都是枯草,唯有它通紅通紅的,和周邊的景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就顯得很特別。

農村大娘採摘野枸杞,被稱為冬天裡的“小桔燈”,小時候不敢碰

那時候很多人不知道這種東西能不能吃,有沒有毒性和副作用,總怕孩子經不起誘惑給誤食了,所以就編寫故事嚇唬小孩子。

野枸杞和枸杞大體上功效都差不多的,只是這種野生的枸杞,並不好吃,個頭小,果肉少,籽粒還特別多,但採摘回家曬乾泡茶喝,和人工種植的功效都是差不多的,清肝明目降血脂等,效果還都不錯。

農村大娘採摘野枸杞,被稱為冬天裡的“小桔燈”,小時候不敢碰

這些野生的枸杞,如果不採了,成熟後就落到地面上,來年一些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又可以繁生出更多的野枸杞苗出來,一是浪費,二是為雜草蔓延提供了基礎,反正這段時間農村沒啥農活,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摘了回去曬乾。”

聽了大娘的話,筆者忍不住摘了一粒個頭大些的,顏色更為鮮豔一些的,扔進嘴裡嚼了嚼,並沒有人工種植的那種香甜味兒,反倒有種苦澀的味兒,甚至可以用難以下嚥來形容,事實上也沒有下嚥,而且籽粒特別多,這種味道和它紅豔的外表,一點也不相符。

農村大娘採摘野枸杞,被稱為冬天裡的“小桔燈”,小時候不敢碰

一旁的大叔看了呵呵笑著說:“不是所有野生的東西都好吃,如果味道鮮美,你以為這些野枸杞到現在還有那麼多嗎?早就被人給摘光了。

不過,這種野枸杞雖然果肉不好吃,但泡茶喝還是可以的,而且春天所萌發的嫩葉嫩梢,卻是可以吃的,現如今有很多人工種植的,專門採嫩葉嫩梢當作蔬菜賣,聽說價格還不便宜呢!

農村大娘採摘野枸杞,被稱為冬天裡的“小桔燈”,小時候不敢碰

咱農村不是沒有好東西,而是咱們缺少發現,就像這種野枸杞,以前沒有人碰,現在卻成好東西了。而且農村這種野生的,沒用農藥和化肥,雖然品質差一些,但是純天然的呀,不過,現在交通發達了,一些路邊的野枸杞,也受揚塵和汽車尾氣的汙染,這樣的能不要就儘量不要。”

在農村,總有些經常見到的植物,卻是熟悉到有些陌生,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不妨抽時間到農村走走,讓腳步慢下來,仔細觀察瞭解農村的一草一木,你就會發現這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