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策劃:石斌

執行:方慶 趙超 鄧歡

湖北,位於祖國中部、長江中游,雄踞“湖北通則中部通,中部通則全國通”的“天元”區位,是東西互動、南北對接必經之地和中國經濟板塊重心“北上西進”的交匯點,省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從“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70年來,湖北努力建設“祖國立交橋”,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建立。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湖北交通五個發展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北交通曆經了五個大的發展階段:一是1949年至1977年的恢復發展階段;二是1978年至1992年的振興發展階段;三是1993年至2002年的換擋提速階段;四是2003年至2012年的快速崛起階段;五是2013年至今的綠色高質量發展階段,湖北交通運輸從初期的“瓶頸制約”到“超前發展”,一路高歌猛進。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1949年,湖北全省解放時,全省公路等級低、結構不合理,航道淤積、閘壩礙航,能勉強通車的公路不足1000公里,運輸工具只有1100餘輛破舊汽車和100餘艘小輪船,交通不便、運輸緊張、乘車難、運貨難是普遍現象,交通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這期間主要是恢復戰爭期間被破壞的公路、長江重要港口、鐵路和航空線路。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1978年,改革的號角吹響,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湖北交通運輸事業掀開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以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為核心,努力構建安全可靠、便捷暢通、經濟高效和綠色低碳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交通運輸行業開啟了“交通強國”建設的新徵程。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跨越

民生交通更加便民惠民,智能交通讓出行更方便快捷,綠色交通讓路景融為一體,平安交通讓生活充滿陽光。截至2018年底,湖北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29.55萬公里,綜合交通網密度達15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總里程27.5萬公里,位居全國第3位,其中二級及以上公路35639公里,位居全國第五位。

國省幹線336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68公里,位居全國第八位。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農村公路24.1萬公里,居全國第三位、中部第一位,全省98%的建制鄉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100%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水路航道里程8667公里,其中長江航道1038公里(佔長江干線航道三分之一多),漢江航道867公里,三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達1992公里,位居長江沿線第一位;全省港口38個,其中主要港口4個、重要港口14個、一般港口20個。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鐵路營業里程4414公里,其中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1130公里。武漢市已建成軌道交通9條線路、318公里,位居全國第五位。

湖北民用機場6個、通用機場5個,民航旅客吞吐量達3109萬人次。

全省公路總里程、農村公路總里程、高等級航道總里程進入全國前三名。

湖北交通運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和荊楚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敲門磚。

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得到大提升

2018年,湖北公路水路客運量、貨運量分別達10.12億人、20.69億噸,旅客週轉量、貨物週轉量分別突破1573.77億人公里、6951.99億噸公里,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交通運力結構調整優化,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比重加大,中高檔客車佔比增加。船舶標準化、大型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公交服務水平提升,國家公交都市和省級公交示範城市創建穩步推進,全省市縣公交實現全覆蓋。貨運物流組織方式進一步優化。多式聯運加快發展,武漢、黃石兩個項目先後列入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江海直達、武漢至日韓、武漢至東盟四國等航線常態運營,中歐(武漢)班列發展壯大。交通物流服務網絡不斷完善。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交通服務民生水平實現大轉變

交通扶貧不斷深入,經過多年的努力,湖北建成了四大片區總長3813公里的扶貧攻堅特色路,惠及29個貧困縣、800萬貧困人口。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2015年,湖北率先在全國實現村村通客車。“四好農村路”建設穩步推進,共創建了18個“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5個縣市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示範效應不斷彰顯,以美麗公路經濟帶建設促進鄉村振興的效果逐漸顯現,農村客運、物流、郵政不斷融合發展。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防汛抗旱支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為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提供有力的車船運力、道路設施等交通運輸保障。

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加強,公路安全生命防護“455”工程取得明顯成效。率先在全國完成22506 輛城市公交車生命防護(工程)裝置安裝;全省所有渡口設備設施安全工程全部完成達標改造,平均船齡下降到5年以內。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治超力度持續加大。聯網聯控系統全面應用,水上安全“六化”模式持續推廣,“一主三江十六湖”重點水域平安穩定。全領域、多層級的應急救援體系不斷健全。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交通運輸轉型升級取得大突破

湖北交通曆經70年,創造了一系列歷史之最。

70年來,交通運輸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條條公路翻山越嶺,一道道長虹飛架兩岸,一輛輛客貨車迎來送往,一艘艘巨輪千帆競發,生動展示湖北交通的巨大變化,也創造了一系列湖北之最、中國之最、世界之最。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的“橋”。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是古往今來,長江“天塹”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複線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0多年後的今天,湖北已建和在建長江大橋36座,創歷史之最,平均每隔29公里就有一座長江大橋。全省橋樑建設呈現出“橋型種類齊全、單跨跨徑大、技術難點多、科技含量高”的顯著特點,創新多項世界領先技術。

湖北宜昌西陵長江大橋1996年建成時,是中國最大跨度的懸索橋,被稱為“神州第一跨”;天興洲長江大橋2004年開建時,超越丹麥海峽大橋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建設過程中更是創造了跨度、荷載、速度、寬度4項世界第一;滬渝高速四渡河特大橋2009年建成時為世界第一高橋;荊嶽長江大橋2010年建成時為世界最大跨高低塔斜拉橋;二七長江大橋2011年建成時為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橋和最大跨度的疊合梁斜拉橋;鸚鵡洲橋2014年建成時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四跨懸索橋……

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 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同時,建成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條人工運河——江漢運河,長江—漢江—江漢運河810公里高等級航道圈全面建成。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從電力機車再到和諧號、復興號,動車組開進湖北,華中地區最大航站樓綜合體在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開通運營。全省所有縣市通國道、建制鄉鎮通國省道、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武漢地鐵已開通9條線路,通達天河機場、三大火車站等主要客運樞紐;湖北首條BRT公交線路在宜昌運行;國內最長湖底隧道——東湖隧道建成。這些歷史性的成就,已經載入史冊,是見證湖北交通發展的一座座豐碑。

2019年10月9日,湖北入選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湖北正奮力譜寫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

(本文圖片由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宣傳中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