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赋能》到《利润裂变》:中国管理模式的原点到底是什么?

从《赋能》到《利润裂变》:中国管理模式的原点到底是什么?

​近10年,很多企业家变得越来越焦虑,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和更迭越来越快,新的商业模式被市场验证成功的时间越来越短;另一方面,移动互联技术让信息的不对称性在雇主和员工之间逐渐消除,“从雇佣到合伙”的意识被空前唤醒,尤其90后、00后们,总是希望自己“主宰”命运。因此,被奉为圭臬的泰勒制、福特制等西方管理科学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不灵了。

而《利润裂变》是国泰道合创始人兼CEO、中国企业敏捷经营研究院院长陈毅贤与直真科技董事长袁隽博士联合编写的一本阿米巴实践方法论专著,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利润裂变》聚焦于解决以上的问题,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让管理机制既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保持企业的持续盈利和持续创新能力。

陈毅贤重新定义了新的企业经营模型——道合敏捷经营系统,其由三个元素构成:“人”、“数”、“场”,即“员工”、“业务”、“平台”。平台为员工开展业务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员工运营平台并促进业务的增长,业务为平台和员工带来利润,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与获得相应回报的同时,为平台的持续运营提供“血液”。

“道合由来不易谋,岂无和氏识荆璆?”,古往今来,识别并保留志同道合之人并非易事,但我们可以用系统架构的方法去解决!取“道合”二字有如下之意:第一,感知并遵循企业自身运行的规律,尊重人性,敬天爱人,致良知,乃企业经营之道;第二,企业阿米巴作战单元的“分”只是表象,“合”才是本质。

陈毅贤认为:“员工、业务、平台不可偏废其一,只有三者协同促进、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激活组织的强大力量。”

《利润裂变》作者袁隽博士也是根据自身企业实践,实践出真知。直真科技在变革前,外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行业增速下降,企业面临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及价格战的双重挑战。为了应对挑战,直真科技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并开始了组织变革的求索之路。从2015年的经营变革启动,到今天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直真科技不仅成功扭转了下滑趋势,反而逆势而上,连续5年合伙人数量逐年增加,实现了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健康的理想目标。

袁隽博士颇有感慨地说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面临业财融合的挑战,组织敏捷转型极大地简化了业财融合,运营数字化、划小单元经营核算,带来业经财的自然、自动地融合。”

针对畅销书《赋能》来说,陈毅贤认为《赋能》和《利润裂变》对生产关系的理解很相似,但《赋能》来源于西方、来源于战争,更多的是给读者以思想启示,而《利润裂变》则更多的基于东方视角,提供了方法论和实践分享,能够给予企业家更好的实践指导,二者各有特色。

以凝聚东方管理智慧的新阿米巴经营体系、中西方管理智慧的合伙人制及以适应新经济的数字运营方法三者为一体的道合敏捷经营系统,最底层的支撑是“作为人,何为正确”的经营哲学,这和中国明朝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致良知”一脉相承。

“良知即经营的资本、企业即修行的道场”,企业职场,就是“世上磨”的最重要道场,若从企业家到员工时时致良知,事事致良知,一种新的商业文明环境和习惯就会出现,职场人也会在或繁杂或乏味的职业中找到事业的要义,让人获得庄严感、意义感和知足感,身处职场的现代人士在物心两方面的幸福感也会得到提升。

自然,来自东方管理智慧的“致良知”、“敬天爱人”成为了中国管理模式的“原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