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誤解央行的數字貨幣

最近這段時間,央行即將發行數字貨幣的消息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區塊鏈圈子裡的各路媒體和項目方更是藉著這股東風開始瘋狂帶節奏,為區塊鏈正名,為自己的項目搖旗吶喊。他們把央行的數字貨幣當作官方的區塊鏈項目,既然帶頭大哥發幣了,那麼下面的一眾小弟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跟著湊熱鬧了。不過先別高興太早,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形態,是否採用了區塊鏈技術。

切莫誤解央行的數字貨幣

01

央行的數字貨幣未必是區塊鏈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央行的數字貨幣與區塊鏈的主要特徵並不相符,央行也未必會基於區塊鏈技術來開發數字貨幣。

切莫誤解央行的數字貨幣


首先,央行數字貨幣並不是基於去中心化網絡的,它採用的是“央行-商業銀行/其他機構”的雙層模式,央行不直接對終端用戶發行數字貨幣,而是通過商業銀行來代發,商業銀行通過繳存足額準備金來獲得相應金額的數字貨幣,然後又兌換給終端用戶。這種模式實際上是中心化的,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模式完全不同。央行作為具有鑄幣權的主權貨幣發行機構,必須掌控貨幣的發行環節,這與比特數字貨幣的挖礦發行機制也是完全不同的,也不可同日而語。為了避免金融脫媒,央行是不會饒過商業銀行直接發幣的;直接發幣會傷害商業銀行的正常存貸款業務,導致市場利率走高,對經濟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央行的地位和市場的實際需求使得央行的數字貨幣體系必然是中心化的。 其次,央行的數字貨幣是流通現金的數字化。在一國的貨幣市場結構中,M0代表了市場流通的現金,M1是M0加銀行活期存款,M2則是M1加定期存款和非支票性存款。由於移動支付工具的興起和移動端轉賬匯款業務的便利性,M1和M2的資金大都實現了數字化。我們進行銀行匯款只需要操作一下手機,買東西也只需要手機掃碼支付,交易金額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雙方賬戶上數字的變動。M0作為現金目前還沒有數字化,人們有時候還會用到現金。隨著人們對隱私保護越來越關注,人們漸漸發現,移動支付工具的安全性遠不如現金;現金是天然的匿名支付手段,貨幣不記名,轉移不可追蹤;而移動支付工具全部要求實名認證,每筆交易都可追蹤溯源,交易數據全部被支付工具記錄。央行的數字貨幣支持可控的匿名交易,而且無需聯網即可支付,可謂現金支付的良好替代工具;這些特點移動支付工具都不具備,區塊鏈雖然能夠做到匿名性,但做不到無網絡支付,無法完全替代現金。 再者,央行數字貨幣在技術應用上並不一定採取區塊鏈技術。中國央行進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始於2014年,央行內部對於採取何種技術手段來滿足需求持一直開放的態度,區塊鏈技術只是選項之一;央行在數字貨幣的開發上已經委託多方進行研發,誰的技術更優誰將入選。說白了就是,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那麼區塊鏈技術能否入圍呢?目前相關技術細節尚未披露,還未可知。根據央行的要求,數字貨幣必須具有高併發處理能力(高TPS),每秒處理的交易量要達到30萬筆;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還達不到如此高的技術要求,市面上號稱TPS百萬千萬的公鏈,實際上都是誇大宣傳,根本達不到。目前要達到這樣的數據處理能力,需要龐大的服務器集群和先進的數據庫系統。單憑這一點,目前的區塊鏈技術很可能難以被應用在數字貨幣的支付環節,但是在整個架構的其他環節是否採用區塊鏈技術還有待確認。

02

央行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態度


這段時間國家高層力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給予很高的重視和期望,配套的政策也在接二連三的出臺。行業對於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都希望能趕上這個大趨勢。雖然央行也在這個時候放出風來,要發行數字貨幣,但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未必是央行數字貨幣的核心技術。那麼央行對於區塊鏈技術到底持什麼看法呢?我們可以通過央行公開發布的內部工作論文來窺知一二。 央行的研究部門每年都會發表一些論文,這些論文可以反映央行內部對貨幣政策、市場環境和金融研究的一些探討。2018年底,央行發佈了一篇關於區塊鏈的工作論文《區塊鏈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是目前央行內部唯一一篇關於區塊鏈技術的論文。

切莫誤解央行的數字貨幣

論文內容不長但是涵蓋了區塊鏈行業的各個方面,探討了區塊鏈的現狀和存在諸多問題。我認為這篇論文對區塊鏈技術的描述是非常客觀理性的,不誇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深入剖析區塊鏈技術的不足。這裡我來給大家梳理一下論文的幾個重點。 1、區塊鏈內的去信任環境不能簡單推到鏈外。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的特點,但這一特性被侷限在區塊鏈之內,區塊鏈技術的預言機功能可以讓鏈外的信息寫入區塊鏈,並保證在鏈上不可篡改;但是區塊鏈無法保證信息源的真實性,鏈外信息的在寫入前是否真實有效,區塊鏈是無能為力的。預言機在採集信息時很難做到去中心化,即便能去中心化,在統計數據時也無法避免信息的偏誤,這樣一來中心化的機構來增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區塊鏈的去信任化是不能簡單向鏈外推廣的,業內鼓吹的全面去信任化,去中介化實際上很難實現。 2、智能合約無法處理不完全契約。智能合約能夠執行的是預先設定好的有限的合約狀態,但在現實世界,人們在合作過程中經常出現無法預料的情況,面對這種狀況,人們通常會採取更為靈活的措施處理合同,只要雙方達成共識就能變通。但是智能合約只會根據預設狀態來執行約定的合同,非常機械,這對於交易市場裡標準化的合約交易非常有效,但處理起商業世界裡的各種複雜情況就會顯得非常笨拙了。 3、token機制本身存在內在的不穩定性。token具有雙重屬性,一是項目平臺的入場券,買了token才能參與項目,二是礦工記賬所獲得的激勵。每個屬性在經濟學上都可能存在相應的均衡,token就成為了調和這些均衡的角色,這意味著token的價格本質上是不穩定的。根據數據統計,大量的token在二級市場都存在價格操縱的問題,往往是token上市之初的投資回報率最高。很多項目的token上了交易所後,研發團隊持續投入的動力會不斷減弱,項目的關注度也大幅下降。 4、物理性能的侷限性是比特幣系統運行的保障。討論區塊鏈技術離不開不可能三角問題,即去中心化程度、效率和擴展三者性無法兼得。對於比特幣來說效率低是經常被詬病的,但這又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礦工為了爭奪記賬權,不斷提高算力,用戶為了快速完成交易需要支付更高的礦工費;如果網絡效率非常高,物理性能毫無制約,礦工費勢必大幅降低,礦工的利益將變得微薄,算力寡頭的掌控力將更強,甚至形成壟斷;有限的硬件物理性能可以保障礦工的利益,讓更多礦工有動力參與挖礦,避免寡頭對算力的絕對壟斷。如今已經出現了算力寡頭,但還沒有出現絕對壟斷的情況,頭部礦場爭奪依然非常激烈。所以有限的物理性能可以平衡礦工之間的利益關係,避免算力的過度中心化。這意味著在POW共識機制下,高效與去中心化程度是難以兼得的。 這裡簡單總結了央行工作論文裡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四點,其他還包括token的作為計價單位的問題,區塊鏈技術性能的問題,分佈式自治組織的問題等等,這裡不一一列舉了,建議關心區塊鏈發展的朋友可以讀一讀全文。從這份報告的視角來看區塊鏈,你會發現現階段區塊鏈技術並不成熟,很多概念被混淆,很多應用被誇大。央行對於區塊鏈技術保持了客觀和理性,甚至帶有一些的批判色彩。

切莫誤解央行的數字貨幣


把央行的數字貨幣與區塊鏈相提並論是一種誤解。央行的數字貨幣在機制上與區塊鏈非常不同,在技術上未必採用區塊鏈技術;央行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持有開放和審慎客觀的態度,不會一味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是革命性的技術,但我們也要看到不足和侷限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區塊鏈技術,探索更有價值的應用場景,通過創新推動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