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老年代步車”三問,安全與便捷,哪個更重要?

「台州」“老年代步車”三問,安全與便捷,哪個更重要?

圖源於網絡

近日,臨海市開始嚴查“老年代步車”上路。交警部門表示,“老年代步車”是非標車輛,不具備上路資格,如有查獲,一律依法扣車。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老年代步車”安全性能低,駕駛人守法意識差,上路行駛,隱患重重;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擔憂:代步車給老人出行帶來便利,一下子不讓開了,“老爸怎麼幫我接娃?”

第一個問題就這麼來了:安全與便捷,哪個更重要?

價格低廉、出行方便、易於駕駛,加上還能和汽車一樣遮風擋雨,使得“老年代步車”頗受年長者歡迎。

然而,便捷的背後,付出的卻是安全的代價。車身極薄、時速超過國家標準、駕駛員沒有任何資質,這就是時下絕大部分“老年代步車”的現狀。

很多人都見識過“老年代步車”的種種“驚險”舉動:在機動車道上慢悠悠行駛、突然轉彎並且不打轉向燈、隨時隨地停車上下客……一方面,不少人沒有經過正規的駕駛培訓,嚴重缺乏安全駕駛的意識和常識,加上代步車沒有牌照和駕照審核,不會像機動車車主那樣被扣分或罰款,因而缺少有效的監督和懲戒。

“先天不足”也是老年代步車極大的安全隱患。由於缺少國家標準,代步車質量參差不齊,行駛速度不斷提升,防撞標準卻不堪一擊。這些現狀都讓人為代步車的安全問題捏了一把汗。

毋庸置疑,在安全和便捷不可兼得時,安全必定是第一位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方便和快捷又有什麼意義?更何況,代步車的危險駕駛,危害的不僅是駕駛者的安全,更有可能禍及他人。

問題二,“老年代步車”為何跑在了規則之外?

明明是公認的交通安全隱患,代步車為何還能“暢行”這麼多年?深究其因,是相關管理規則的滯後和空白。“老年代步車”該長什麼樣?該走什麼路?該掛什麼牌?目前還缺少明確的國家或地方標準,也造成了代步車的“灰色”尷尬。

而據相關部門統計,包括老年代步車在內的低速電動車,目前全國年產銷量已突破百萬輛,近五年來涉及低速電動車的交通事故更高達83萬起,造成1.8萬人死亡、18.6萬人受傷,引發的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年均分別增長23.3%和30.9%。數字觸目驚心,整治迫在眉睫。

去年11月,工信部、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了《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開展包括“老年代步車”在內的低速電動車清理整頓工作。北京等地也率先推動了相應的地方立法。這樣的法規政策早一天制定、早一天完善、早一天落地,才能早一天避免此類交通事故的繼續發生。

問題三,沒有了代步車,如何方便出行?

隨著整治力度的加大,“老年代步車”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而眾多車主的出行需求依然存在,有沒有同樣方便但更安全的出行方式,可以取代“老年代步車”的功能?

一份《老人出行習慣調查報告》顯示,50到70歲的中老年人更容易覺得面臨出行難問題。公交車換乘不便、出租車費用高等,都限制了中老年人的便捷出行。近兩成的老年人在遇到出行困難時,乾脆選擇不出門。

我國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長,各類養老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但專門針對老年人出行難的研究和改善尚處於起步階段。對此,有關專家就指出,國家應對老年人出行問題開展有效的基礎數據研究,針對老齡人口實施人性化、法制化的出行解決方案。如此有堵有疏,關切民生需求,才是交通安全整治的長久之策。

源自台州日報 劉蒸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