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種植丹蔘?

用戶6646976568043


丹參是一種中藥,它的入藥部位,主要是根部。由於它的根部呈棕紅色,也被稱之為血參,大紅袍,赤參。它的藥用價值特別高,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通經止痛,鎮靜安神的作用。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心腹疼痛,失眠多夢,心悸,煩躁等病症。



那麼在農業種植中,我們應該怎麼樣種植丹參呢?要注意哪些問題,丹參才能獲得高產呢?下面我就具體跟大家分享一下丹參的種植技術,以及丹參種植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丹參具體種植技術

★丹參繁殖方式:

①種子繁殖:丹參可以進行種子繁殖,在大量栽種的時候,一般採用種子播種方式。但是丹參種子的發芽率很低,只有70%左右,所以很多種植戶都一般不採用種子進行繁殖。

②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選用丹參粗壯的側根進行栽種,由於採用側根栽種方式,丹參成活率非常高,在農業種植中一般都是使用分根繁殖方式進行丹參種植。

③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選用丹參的地上健壯的莖枝,剪成15cm左右長度,插在土壤中進行繁殖。丹參扦插繁殖方式的成活率一般都在90%以上,所以很多種植戶,也會採用扦插繁殖方式進行栽種。


★丹參種植時間:

①種子繁殖時間:丹參使用種子繁殖,一般是每年的3月或者6月進行種子播種,這樣有利於種子發芽。

② 分根繁殖時間:丹參分根繁殖,一般是在每年的2-3月份,或者是每年11月份收穫後立即栽植。在11月份栽植更容易獲得高產,很多種植戶優先選擇在11月份進行栽種。

③扦插繁殖時間:丹參扦插繁殖在南方一般是每年的4月中旬左右,在北方一般是每年的6月中旬左右。

由於丹參分根繁殖方式成活率非常高,操作比較簡單,產量比較高。並且在農業種植中,一般都是採用分根繁殖方式,下面我就以分根繁殖方式跟大家講解丹參的種植技術。


★側根挑選與處理:

①側根挑選:丹參分根繁殖,要選擇一年生的粗壯,顏色鮮豔,沒有病蟲害感染的側根進行栽種,這樣才能提高丹參的成活率及產量。根系比較老,或者比較細小的側根不要用來栽種,以免影響丹參出苗以及產量。

②側根處理:選擇好要進行栽種的丹參側根後,把側根剪成5cm左右長的根斷。然後可以使用草木灰對側根傷口進行包裹,這樣可以促進斷根傷口癒合,避免病菌感染。


★土地選擇與處理:

①土地選擇:丹參適合生長在土壤肥沃,溼潤,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中性沙質土地。我們在挑選丹參栽種土地時,儘量選擇光照條件充足,酸鹼度呈中性,排灌優良,土層深厚的土地進行種植。這樣有利於丹參生長,並獲得高產。

②土地深耕:丹參根系紮根很深,所以在進行土地翻耕時,要儘量深耕,一般翻耕深度50cm左右。翻耕後,在土地上撒一層石灰,然後曬田2-3天,進行土地消毒殺菌。石灰不要撒太多,防止土壤鹼化,影響丹參的生長。

③施加底肥:在土地翻耕後要進行施加底肥,底肥以腐熟的農家肥,複合肥,氮肥為主,施肥量大概每畝地2000kg左右。再把肥料均勻施撒在田地中,並再次對土壤進行翻耕,把肥料均勻翻入土壤中,然後整平土地。

④起壟開溝:底肥施加完畢,就要對土壤進行起壟開溝,壟寬1.2m左右,溝寬25-30cm左右,溝深度在20cm左右。這樣有利於土地排水,避免丹參在下雨天積水漚根。


★丹參栽種:

①土地澆水:土地起壟開溝後,根據土壤的乾燥程度,進行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這樣有利於丹參順利生根發芽。

②側根栽種:澆水完畢,把準備好的丹參側根,按照行距30cm左右,株距25cm左右,深度在5cm左右,每個穴一根,進行栽種。並且要把側根直立栽種,大頭在上,小頭在下,不可以倒栽,防止丹參側根出苗困難,降低出苗率。

③覆蓋地膜:側根栽種栽種完畢後,可以適當覆蓋地膜,或者稻草。這樣可以對土地進行保溫,保溼,並抑制雜草的生長,促進側根生長,提高丹參的出苗率。


★田間管理:

①土地澆水:丹參需水量比較大,可根據下面進行適當澆水,促進丹參生長,提高產量。

  1. 天氣炎熱澆水:在天氣炎熱乾旱時期,要及時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澆水時間最好選在早上或者傍晚,避免中午高溫時段澆水,以防對丹參苗造成損害。
  2. 下雨控水:在下雨天氣,可不用給丹參澆水,但是要時時查看田間有無積水。有積水要及時排除積水,避免丹參漚根,出現丹參爛根死苗的情況。
  3. 正常天氣澆水:在正常溫暖的天氣,可根據丹參土壤的乾燥程度,進行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不可澆水太多。
  4. 苗期澆水:在丹參出苗後,快速生長,耗水量比較大,這時候一定要多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根據天氣情況,如果天氣比較適宜一個星期澆水一次,如果天氣比較乾旱,要3-4天左右澆水一次,這樣才能促進丹參幼苗快速生長。
  5. 花期澆水:在丹參開花期間,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份,這時候要及時給丹參澆水,補充水份,促進丹參的生長。
  6. 根部膨大期澆水:在丹參開花期後,地上部分生長變緩慢,地下根系進入旺長階段,這時候要給丹參多澆水,促進丹參根部膨大,提高產量。

②土地追肥:丹參追肥很重要,直接關係到丹參的產量,一年可追肥三次。

  1. 苗期追肥:在丹參出苗後,莖幹長到15-20cm,要給丹參進行追肥,追肥主要以農家糞水配合複合肥,氮肥為主進行施加。每畝地施肥大概1500kg,這樣才有利於丹參幼苗的生長。
  2. 花期追肥:在幼苗丹參開花期間,會消耗大量的營養,這時候要給丹參施肥,補充營養。每畝地施肥大概2000kg,還是以農家糞水,配合複合肥,氮肥一起施加。這樣才能保證丹參的營養供應,促進地下根部的生長,提高丹參產量。
  3. 根部膨大期追肥:在丹參開花期過後,地上的莖葉處於緩慢生長階段,但這時候是丹參地下根部快速生長膨大期。這時候要給丹參追肥,大概每畝地追肥3000kg,以農家糞水,配合複合肥,少量微量元素一起施加,以促進丹參根部快速膨大,提高產量。

③田間除草:在丹參的整個生長髮育階段,田地裡會生長很多雜草,可根據雜草的數量,對田地進行適當除草,一般除草三次就可以。除草方式最好採用中耕除草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清除雜草,還可以對土地鬆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丹參根部生長。也可以使用氟樂靈,精喹禾靈等除草劑除草。

④花蕾摘除:在丹參開花期間,如果種子不需要留種,可以把丹參的花蕾摘除。這樣可以避免丹參開花,消耗大量的營養,影響丹參根部生長。


★病蟲害防治:

在丹參生長期,會有很多的病蟲害可能會感染丹參,我們要及時發現,並防治,才能促進丹參生長,提高丹參產量。下面我分享一些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①蚜蟲:蚜蟲主要是吸食丹參莖葉汁液,使得丹參幼苗營養不良,影響丹參生長。蚜蟲較多時,會導致丹參莖葉變黃,影響丹參光合作用,有機物積累減少,影響丹參的產量。

防治措施:可利用蚜蟲的趨黃特性,購買粘蟲黃板懸掛于丹參田間,消滅蚜蟲。在蚜蟲感染初期,及時使用樂果乳油,殺螟松等滅蟲劑對丹參進行噴灑防治。

②蠐螬:蠐螬主要是它的幼蟲對丹參構成危害,它的幼蟲在地下會啃食丹參的根系。造成丹參根部斷裂,損傷,影響丹參根系吸收水份及營養,直接導致丹參減產。

防治措施:在種植丹參田地間,安裝燈管陷阱,滅殺蠐螬成蟲,減少蠐螬幼蟲產生。或者使用敵百蟲,辛硫磷等藥物對丹參進行根部澆灌,滅殺田地中的蠐螬幼蟲。



③根腐病:根腐病會導致丹參的根系腐爛,影響根部吸收營養,嚴重時,可導致丹參整株幼苗乾枯死亡,嚴重影響丹參的產量。

防治措施:在下雨天氣,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避免丹參漚根,滋生病菌。選用無病蟲害感染的側根進行分根栽種,避免丹參連作,多施加農家肥,提高丹參抗逆性。在發病初期,可以用滅菌靈,敵可松,硫酸銅對丹參進行灌根防治。

④葉枯病:葉枯病主要危害丹參的葉片,導致丹參葉片出現褐色的斑點,隨著時間推移,病斑慢慢擴大,嚴重影響丹參葉片光合作用,減少有機物積累。嚴重時還會導致丹參整株乾枯,死亡,對丹參產量影響非常大。

防治措施:選用粗壯,無病蟲害感染的側根進行栽種,栽種前要對土地進行殺菌消毒。降低田間溼度,下雨天氣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多施加農家肥,提高丹參抗病能力。在發病初期,使用代森鋅,多菌靈等藥物對丹參進行噴灑防治。

⑤葉斑病:葉斑病主要危害丹參的葉片,前期丹參葉片會產生黃色斑點,慢慢的病斑擴大,形成灰褐色大斑塊。在潮溼天氣,病斑還會產生白色黴斑,導致丹參葉片枯萎,嚴重影響丹參的光合作用,進而導致產量下降。

防治措施:多施加農家肥,提高丹參抗病能力,下雨天氣及時清除田間積水,防止丹參漚根及病菌滋生,避免連作。在發病初期,及時使用多菌靈藥物進行噴灑防治。


注意這些問題,丹參才能高產

①注意繁殖方式:丹參繁殖方式有很多,但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才能讓丹參高產。避免選擇種子繁殖,因為種子繁殖出苗率低,生長期長,不利於高產。可選用分根繁殖或者扦插繁殖方式,這兩種方式丹參成活率高。個人推薦使用分根繁殖方式,這種繁殖方式開花時間晚,很容易獲得高產。

②注意栽種時間:丹參栽種,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才能有利於丹參生長,比如分根繁殖方式,在十一月份進行栽種,更有利於它生長,也更容易獲得高產。

③注意側根挑選及處理:在挑選側根時,要選擇無病蟲害感染,粗大健壯,一年生的側根進行栽種。這樣丹參側根更容易成活,病蟲害感染的幾率也降低,更容易獲得高產。

④注意土地選擇:種植丹參必須要選擇合適的土地進行栽種,要選擇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光照充足,酸鹼度呈中性的沙質土壤,進行種植。這樣才能更有利於丹參生長,產量也能得到提升。

⑤注意土地消毒:在土地翻耕後,要對土地進行殺菌消毒,可以進行撒石灰,暴曬等手段消滅土壤中的病菌及蟲害,降低後期丹參感染病蟲害的幾率。

⑥注意田間積水:丹參不耐澇,也不耐旱,在下雨天氣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避免丹參漚根。在乾旱少雨時期,要及時澆水。這樣才能保證丹參的正常生長,提高丹參的產量。

⑦注意摘除花蕾:在丹參開花期間,要及時摘除花蕾,避免花蕾白白消耗養分,這樣可以保留更多養分給丹參根部生長,提高丹參產量。

以上就是丹參的具體種植技術,以及要提高產量,需要注意的問題。我是“惠農天地”,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持。


惠農天地


用種子種植丹參,為保證效果一般先進行育苗。育苗在6月底或7月初,丹參種子收穫後進行,每667米施充分腐熟的廄肥或綠肥1000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深耕20釐米以上,耙細整平作畦,畦寬1.2米,畦間開寬30釐米、深20釐米的排水溝。育苗每667米用種 2.5~3.5千克,將種子與2~3倍的細土混勻,均勻播撒在苗床上,用掃帚或鐵鍁輕輕拍打,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用麥秸或麥糠蓋嚴至不露土後澆透墒水。每天檢查苗床,觀察苗床墒情和出芽情況,如天旱可在覆蓋物上噴灑清水以保持苗床溼潤。出苗後應及時用手拔除雜草,如苗過密,以苗距5釐米左右進行間苗。移栽定植時,每667米施充分腐熟的廄肥或綠肥1300~2000千克、磷酸二銨10~17千克作底肥,深翻30~35釐米,整細耙平作壟,壟寬80釐米、高20釐米,壟間留25釐米寬溝。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按株行距20~25釐米×20~25釐米定植,在壟面開穴,穴深以種苗根能伸直為宜,將種苗垂直立於穴中,培土、壓實至微露心芽,栽後視土壤墒情適量澆定根水,忌漫灌。

丹參除用種子種植外還可用蘆頭種植和種根種植。蘆頭種植:在採挖丹參時,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切下主根供藥用,將徑粗0.6釐米以下的細根連同根莖上的蘆頭作種栽,於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按行株距25釐米×20釐米挖穴或開溝,深度以細根能自然伸直為宜,將蘆頭栽入窩或溝內,覆土,覆蓋地膜。種根種植:秋季收穫丹參時,選擇色紅、無腐爛、發育充實、直徑0.7~1.0釐米粗的根條做種根,用溼沙貯藏至翌春,按行株距20釐米×25釐米挖穴或開溝,穴或溝深7~9釐米,每穴施糞肥或土雜肥0.25~0.50 千克,並與底土拌勻,將種根切成5~7釐米的小段,按原生長方向每穴直立栽入一段,蓋厚2~3釐米細土。


農村閒人搞野


怎麼種植丹參?

1,丹參是活血調經藥。

被《神農本草經》推崇為上品。

丹參生長在山坡,山溝,地梗等山野陽處。

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好,富含腐殖質的砂性土壤為佳。

2,立冬前後,將地深耕30釐米左右,使下層土壤風化,到次年春季再翻耕一次,打碎土塊耙平,作寬100一l20釐米,高15一20釐米的畦,平整土地時施足底肥。

3,有種子和分根兩種。

1),立春後將根挖出,選粗壯根枝,切成6一7釐米長的小段,按行距30一35釐米,株距20一30釐米土坑,每坑1根,根頭向上填土。

2),播種期在春夏之際或8月份,每個土坑裡播種下種子10粒左右,行,株距同上,蓋土厚1一1.5釐米。


老劉105751014


我們這裡要變無根區,村委全部把地承包種丹參。

種丹參,先育苗,後分栽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