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網紅“農村四哥”感謝今日頭條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15日訊(周超文 記者 嶽東 攝影報道)

如果在山野鄉間有茂林修竹處,築木屋幾間、開數壟田地、養雞犬無數,是否就是你想要的田園牧歌的生活?今日,這樣的“桃花源”已遠離大多數人的生活,但是瀘州納溪區大旺竹海的“農村四哥”王榮棋,卻和家人過著這樣的簡樸生活。他把生活的點點滴滴拍成視頻,並在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平臺的推送下,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不僅成為坐擁380萬粉絲的“網紅”。通過視頻,也讓更多人認識了他山清水秀的家鄉和散發出泥土味的鄉土生活。

11月14日上午,記者前往王榮棋家中時,王榮棋正在收拾行李,當天下午就要乘飛機前往北京,應邀參加由今日頭條舉辦的“生機大會”。說起自己這兩年來身份的轉變,王榮棋發自肺腑地說:“是‘今日頭條’改變了我的命運!”

瀘州網紅“農村四哥”感謝今日頭條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手中捧著獎盃 感謝“今日頭條”平臺

返鄉創業變身“農村四哥”

在開通頭條號“農村四哥”之前,王榮棋和無數個出身山村的80後一樣,在南方沿海城市的工廠流水線上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時代變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2016年底,抱著和家人團聚的想法,王榮棋返鄉創業,成為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上的三農創作者,並給自己取名為“農村四哥”。

“永遠忘不了2017年10月4日,那天我首次拍攝的割豬草餵豬的一個短視頻,上傳至今日頭條平臺後,沒想到在短短一個小時不到,就引來了300多人圍觀。”王榮棋說起第一次拍短視頻並以“農村四哥”上傳今日頭條平臺,記憶猶新,臉上更是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王榮棋之所以取名“農村四哥”,緣於他經常在今日頭條上看到三農內容,發現很多頭條號的名字都有“農村”兩個字。於是,他就根據自己在家族同輩裡排行老四,堂弟堂妹都叫他“四哥”,他就乾脆將自己的頭條號取名為“農村四哥”。

這以後,王榮棋就以“農村四哥”開始拍攝短視頻並向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推送,而他的辦公室就在家裡二樓,拍攝、剪輯、發佈,都是他一個人負責。他的工具也極簡單,就是一臺電腦、一臺1000塊錢的DV和幾個支架。而就靠著這簡單的工具,如今每天平均都要拍上2—3條短視頻。兩年來,這些短視頻累積播放量超過5億次。播放量最高的一條,是關於村裡人吃豬肉美食的,目前已有800多萬人觀看。

瀘州網紅“農村四哥”感謝今日頭條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用DV記錄鄉音鄉情

用DV記錄鄉音鄉情

剛開始做“農村四哥”的時候,不但村裡人,就連他的母親也認為是不務正業。

“整天拍拍拍,打擾我們幹農活,還不掙錢。”我媽這麼跟我抱怨,我跟她說,我回來住一年,一年之後要是沒什麼效果就再回去務工,這也有如給母親立下了“軍令狀”。

剛開始拍攝三農短視頻時,王榮棋也嘗試著選擇拍攝鄉村景色、美食,但這些並沒有給他的生活帶來實質性的改變。王榮棋只有初中文化,普通話不標準,策劃能力也不行。為了尋求新突破,不走別人老路,他就決定從他自己最熟悉的身邊人、身邊事開始拍——把鏡頭對準奶奶、父母、妻子和女兒,紀錄他們的日常生活。“家人每天都在幹農活,拍他們零成本,說不定城裡人也覺得稀奇呢。”

2017年10月24日,一條標題叫《農村媽媽做了一道家鄉特色菜,爸爸冒雨背90歲奶奶過來品嚐!》的視頻火了。在今日頭條上,累計播放量接近50萬次。而也因為這個意外爆款的視頻,讓他找到著了努力的方向,“就是媽媽做了一桌菜,爸爸把奶奶也接了過來,趕上下雨,爸爸背起奶奶的瞬間,剛好被我拍下來。”王榮棋激動地說。

從此以後,他的視頻內容慢慢向“普通家庭生活”的主題靠近。鏡頭下,身材瘦小的父親勤勞、顧家,總是在忙完地裡的農活後,回到家又開始圍著鍋臺做飯;年幼的女兒,會把雞蛋留給年老的祖奶奶;不善言辭的母親,有時候會毫不留情“吼”兒子,卻和異鄉來的兒媳感情深厚……一個個小視頻,雖然畫面粗糙、角度也未經考量,沒有降噪和調色,但這種“農村人家的日常”,卻打動了越來越多的網友:“你們一家的和睦讓人感動。”“我老媽以前也這樣吼我”“我也是這樣長大的……”

一位粉絲曾給王榮棋留言說,看了你“四哥”的視頻,有種“回家”的感覺。我小時候生在農村,長大後才到城市裡上學、就業。我很懷念小時候家裡爺爺奶奶給他做飯的情景,喜歡那種生活方式,看著你們一家在山水相間的農村和和睦睦的,讓我也十分地嚮往。

瀘州網紅“農村四哥”感謝今日頭條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希望自己創作出更多精彩內容回報粉絲

專注鄉村服務三農

現在,頭條號已成為了“農村四哥”王榮棋的主業,他也通過一個個三農短視頻創作,獲取了每月上萬甚至五、六萬元的不錯收入,命運得到了根本改變。

“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首先得歸功於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這兩個平臺。我的新媒體知識,是在西瓜視頻組織的培訓課堂上學習的,我也通過頭條被更多人看見,而鄉村那些平淡細節裡暗藏的美,是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短視頻源泉。”王榮棋不無感激地說,他的粉絲中,有很多都是從農村走出去的。雖然他們現在在城裡紮根,但魂牽夢縈處,還是兒時的家鄉。對於互聯網一代的年輕人來說,大部分沒有經歷過鄉村生活,在他們看來,這些視頻新奇,又特別有魅力。因此,兩年來,他的鏡頭除了關注農村的柴火燒飯後,更多是關注鄉村之美,“跟城市比起來,農村是少了好多便捷,但是農村也在建設,以後在農村也能發展得很好。”

雖然王榮棋的出發點是通過內容創作掙錢,卻掩不住鏡頭下他對鄉村的感情,對國家三農事業,尤其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王榮棋說,他就是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鄉村的美,支持家鄉的發展建設,帶領鄉親脫貧奔康。

王榮棋透露,目前他除了可以通過視頻的點擊率從網站獲取收入外,網友對他視頻中亮過相的農村臘肉、竹筍乾等農產品和土特產都很感興趣,並幫助村裡銷售筍乾等農特產品。從去年10月至今,王榮棋就通過短視頻幫鄉親們賣了100多萬元的筍乾,解決了銷路問題。“下一步,我打算從最容易的筍乾開始做起,爭取能開一個小型加工廠,加工更多土特產,力所能及為父老鄉親做一點點貢獻。”

靠著服務三農,兩年來,王榮棋先後獲得了農民日報社和今日頭條等聯合組織評選的首個移動互聯網三農人物獎項“金稻穗·冬樂鄉風文明傳承人物獎”等榮譽。

把鄉村生活的細節拍成視頻傳播,打開農村與城市交流的窗口,讓王榮棋收穫了不少“粉絲”,這些“粉絲”既有人們對鄉村淳樸生活的嚮往,也多多少少滿足著人們的某種獵奇心理。但時間久了,王榮棋也開始感覺到自己的創作面臨著瓶頸期。“粉絲們會不會看膩了,接下來該拍什麼?希望這次前往‘生機大會’,會得到更多靈感與鼓勵。”

目前,王榮棋不僅更新了設備,還不斷外出培訓、強化主題策劃等方面的學習,希望自己能拍出更精彩的內容回報粉絲,讓自己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