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说到这个日语,相信大家都知道是由中文演变而来,所以很多不会日语的朋友们都会说:“日语吗?很简单,我都能看得懂,只是不会说而已。”因为日语也运用大量的汉字这些汉字的意思跟中文也基本一致,但是应该有很多人不了解日语的具体的发展历程。那今天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日语的发展史。

  日语发展至今,大概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我们大概先给它分成八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学习汉字。那么第一个时期,咱们就要说到日本的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250年),在弥生时代的初期,日本人他们是有自己语言交流的,只不过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没有文字。到了弥生时代中后期,日本跟中国的来往变得频繁起来,他们发现了中国的汉字,他们觉得汉字很神奇,于是便开始了努力的学习汉语,包括汉字的书写方法和读音,所以当时日本的一些贵族,他们都是会说汉语的,并且能够用学来的汉字来记录一些他们自己的东西。但是后来,他们在运用汉语的时候发现很多困难,因为毕竟汉语语法跟日语是不一样,所以让他们有了新的想法,要把汉字做一次改变,是怎么改变的呢?就是把汉字的意思完全扔掉,只利用汉语的发音,拿一些跟日语发音比较接近的汉字,来填写日语。咱们举个例子,日语里面有个词“よろしく”(yo ro shi ku),他们拿了四个跟这个发音比较接近的汉字来填写,就写成了“夜露死苦”。但是后来,又发现这样也是行不通,因为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要写很多的汉字。再举个例子,日语里面的“むかし”(mu ka shi)这个词是“以前、从前”的意思,如果填字的话,那就要写成“雾歌师”这三个汉字,这样的书写方法很没有效率。然后,他们又对这个文字进行了改变,这次改变了就出现了日本的训读。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第二个时期:万叶假名。所谓训读,就是把中国的这个汉字训练成日语的读法。举个例子,日语里面有个单词“やま”(ya ma),这个词是“山”的意思,如果按照之前填字的方法,他们写为“也麻”,中国的汉字里面也有“山”这个字,咱们为什么不把这个“やま”就写成“山”字,然后咱们读成“やま”,这就是日本的训读。咱们再举个例子,日语单词里面还有一个“かわ”(ka wa),汉语意思是“河川”的意思,他们之前写为“加和”两个汉字。然后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把这个词写为“川”,读做“かわ”,这样是不是就简单很多。他们就用这种填字的方法和这种训读的方法就形成了日本著名的“万叶假名”。“万叶假名”的发明,让日语的文字基本完善了。日本也有很多用“万叶假名”记载下来的东西,最有名的一个是奈良时期的一个著作,叫《万叶集》,他那相当于中国的《诗经》,里面记载的全部都是诗歌。发展到这个“万叶假名”,大概花了五百年前后的时间。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第三个时期:平、片假名。之后,就进入日语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来到了平安时代(794年至1185年)。这个时候,人们大量运用“万叶假名”,开始把这些“万叶假名”写得比较草,看起来就像中国的草书一样,所以他们又称之为“草假名”。然后到了九世纪的时候,人们又把这个“草假名”进一步简化变形。就形成了现在还在使用的“平假名”,比如说日语平假名这个“あ”(a)。这个平假名是由汉字的“安”这个字简化变形而来的,还有一个“い”(i),这个是以汉字的以为的“以”变形而来。

  与此同时,还有部分人,借用汉字的一部分或者汉字的偏旁来作为讲这个假名,称之为“片假名”。比如说“片假名”里面的“サ”(sa),就是用“散”字的左上角这个部分来代替。还有一个“イ”这个假名是由伊人的“伊”的一个单人旁来作为假名。这样一来日本也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立的文字。不过在贵族的男人里面不太认可这样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因为写出来不好看。但是由于这个平假名简单而且柔美,所以受到宫中很多女性的青睐,当时也会有很多男人给女性写情书的时候,大多都用的是平假名,还有就是当时的佛教运用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这三种形式是为了提高佛教传教和学习的效率。这个时期的日语和现在的日语比较接近。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第四个时期:创造音读。这个时期就要说到日本的镰仓时代(1185年至1333年),这个时代的武士们开始创造新的日语,创造了什么样新的日语呢?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语里面有一个词“かえりごと”,是“回信、回话”的意思,它是由两个词组成,一个词是“かえり”(ka e ri),一个词是“ごと”(ko to),他们觉得这样写平假名不好看,说男人还是要写汉字比较酷。于是他们又找了两个汉字分别来代替这两个词,把“かえり”写作“返”这个字,把“ごと”写作“事”这个字,那这个“返事”怎么读呢,他们就又用到了比较接近中文的读法读成“hen ji”,所以说这个词,有两种读法。“かえりごと”和“返事”都是可以的,“返事”这种词语来也就成为了日语中的音读词语。在这个时候,他们创造大量类似这样的词语,有很多一直沿用至今,由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来,日本当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汉字都有着男人的象征。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第五个时期:方言。日语发展到第五个时期是日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要说到德川家康统一日本之后的这个江户时代(1603年至1868年),德川家康虽然统一了日本,但是他实行了一个幕府藩政的政策,因为他在设立翻的时候,在藩和藩之间设立的有关所,使人们之间自由的来往变得很少很少,这样的藩政政策的持续了长达260年之久,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每个藩有每个藩自己独特的语言,也就形成了日本的方言。因为这样持续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说每个藩的方言,他们几乎就是不相通的,完全不一样。当然了,在江户也有它自己的方言,而且江户有两种方言,一些上流社会和武士们说的叫山手话,平民老百姓说的话叫庶民话,山手话对日本的标准语言影响特别大。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第六个时期:标准日本语。第六个时期也就是明治维新时期,这个时期就特别有意思了。因为明治维新,参与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下等武士们,在江户时代的时候个个藩的上等的武士因为他们要参政,所以他们是用山手话作为通用语言,但是这些下等的武士们都不会这山手话,他们只会说当地方言,所以在他们后来开会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障碍,谁也听不懂谁说话,这个时候他们就提议要创造出标准的日本语。但是拿哪种语言来作为标准话呢?后来他们商量拿山手话作为基础,取部分的方言作为标准。虽然他们有了这个标准语,不过这个日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在那个时候这个标准语只是在书写方面统一化了,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语有很多的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口语和书面语怎么不一样呢?打个比方来说,就像咱们说白话,而书写的时候能要写成文言文。所以说虽然有了标准语,日本全国语言的统一还是比较困难。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第七个时期:言文一致。这个时期,他们就进行了一项言文一致大改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咱们说话要跟书写要保持一致。在这个改革中很多小说家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就用口语的形式写出了小说,受到了很大的欢迎。随后小学的教科书也进行了改革,把之前的书面形式全部改掉,改为平假名。其实日本在平安时期创作的平假名大概有二百多个,他们俩又进行了一些删减,最后缩成了五十音图,也就是现在日语中所使用的五十音图。不过在这个时候的初期,他们还是注重写汉字,首先考虑汉字,其次是片假名,最后考虑的是平假名。比如说日本最早的一些宪法和公文,他们都是用汉字和片假名来书写的,直到日本战败以后,平假名才慢慢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之后那些宪法,包括一些公文,就改为了汉字加上平假名来书写。虽然言文一致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想让全国人民说同样标准的日本语,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为还是受到之前江户时代方言的影响,他们的发音和一些语调还是不太一样。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日本文字是怎样从汉字演变过来的?

  第八个时期:口语标准化。第八个时期跟现在就比较接近了,是上一个时代昭和时代(1926年至1989年),日本的在这个时代慢慢发展,开始有了一些先进的东西,比如说广播,他们慢慢的把广播渗透到全国的小学,而且播放广播的时候,不光针对学生,针对教师也进行一些口语和语调的教学。与此同时,那日本在高速的发展时候,也接受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这个时候也出现了很多外来语,他们就把这些外来语用片假名来书写,这样一来就完全形成了现在使用的日语日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