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畝產2000斤,1斤賣2元多,遠超玉米和小麥,為何農民愁眉不展?

在農村生活的農民,最根本的職能是種植。一家子農民留在農村,不需要種植卻生活得不錯的比例很少,大部分農民還是依靠腳底下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

只在家種地,又活在經濟時代的農民,不單單要果腹,也要創造經濟價值,否則不說生活,生存都難以繼續。如今11月,種植金絲菊的農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豐收季。

1畝產2000斤,1斤賣2元多,遠超玉米和小麥,為何農民愁眉不展?

金絲菊,這種宣稱種植畝產2000斤,產出幹菊花200到300斤,一斤優質幹菊花能賣到500元,低品質也能賣到300元,平均一畝地經濟效益過萬元的經濟作物,讓第一次種植的花農劉大哥虧得一塌糊塗。

金絲菊,是一種專用於製作菊花茶的菊花品種,有著清肝、去熱、散風和明目等作用,在國內外都是十分受歡迎的花茶品種之一。種植金絲菊就成了週期短、產量高和收益好的農民增收作物,不少農民紛紛種植,劉大哥就是其中之一。

1畝產2000斤,1斤賣2元多,遠超玉米和小麥,為何農民愁眉不展?

劉大哥告訴筆者,種植金絲菊一畝地需要種植2100株左右,單單金絲菊苗的投入成本就2000多元。今年他種植的苗,不懂是苗的問題,還是自己的新手技術不足,一畝地的苗死了一半,補上苗又投入了1000多元。

除了菊花苗需要成本,種植菊花的第二個投入就是菊花種植的專用肥,一畝地從種植到完成採摘,投入的成本在600元左右。而種植和肥料的人工成本都沒算。

1畝產2000斤,1斤賣2元多,遠超玉米和小麥,為何農民愁眉不展?

今年,金絲菊的收成還不錯,畝產量2000斤左右沒有問題,而金絲菊鮮花的地頭收購,分為大花和小花兩個標準,大花一斤3元,小花1.5元,均價2元多,一畝地收入不到5000元。

劉大哥說,很多人覺得如果種植玉米和小麥,產量和單價都遠比不上金絲菊,很多周邊的人都覺得收成不錯。但實際上只有自己知道,今年是要虧了。

1畝產2000斤,1斤賣2元多,遠超玉米和小麥,為何農民愁眉不展?

金絲菊的投入成本遠超玉米小麥等作物,單單金絲菊苗的投入就一畝3000多元,算上肥料在4000元。而如今,種植和管理都是自己,但是採摘自己根本忙不過來要請人才能及時採摘。劉大哥說,看到地裡的菊花就愁眉不展,採摘虧本,不採摘更是虧本。

讀者朋友們,農民種植很大的問題是問題只看表面就跟風種植,你們周邊有人種植金絲菊嗎?今年種植金絲菊的朋友賺到錢了沒?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