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 為港股送出利好

證監會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 為港股送出利好

近期,中國證監會為港股送出一大利好。11月15日證監會宣佈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發佈了《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申請“全流通”業務指引》、H股“全流通”申請材料目錄及審核關注要點。符合條件的H股公司和擬申請H股首發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規申請“全流通”。本次改革被認為將有利於香港市場發展。

即日起可申請

不再對公司規模、行業設限

中國證監會於2017年末開始了H股“全流通”正式試點工作,中航科工、聯想控股、威高股份3家公司的相關股份轉換為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2018年順利完成H股“全流通”試點。

2019年,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11月15日,證監會宣佈全面推開“全流通”改革。“全流通”全面推開後,不再對公司規模、行業等設置限制條件,在滿足外資准入等管理規定的情形下,公司和股東可自主決策,依法依規申請實施“全流通”;另外,不設家數限制和完成時限,按照“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原則有序推進。

H股“全流通”適用於H股公司或擬申請H股首發上市的公司,包括境外上市前境內股東持有的內資股、境外上市後在境內增發的內資股、外資股東持有的未上市流通股份三種類型的股票。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H股“全流通”改革只涉及僅在香港市場上市的單H股公司,相關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H股後將全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目前,單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存量不大,僅相當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股份總市值的不足7%。試點經驗表明,試點公司和相關股東申請實施H股“全流通”,更加關注境內未上市股份獲得市場化的估值,擴大公司在香港上市股份的流通規模,認為這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投資H股公司,有利於公司長遠發展和股東利益。同時,改革可助力境內企業更好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獲得發展,也有利於香港資本市場發展。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全流通後對香港市場的益處可能更為明顯。全流通全面推開可增加H股相關公司的流動性,進而便於提高H股在國際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帶來增量配置資金;還有利於促進H股公司各類股東利益一致和公司治理完善,提升公司估值;另外,公司可避免為流通而搭建VIE架構的成本,香港聯交所對於內地公司的吸引力增加;還可便於境內未上市股份股東利用境內未上市股份融資。

恆指第三季度創四年最大跌幅

後市走向機構謹慎

在今年以來香港經濟出現衰退的同時,資本市場也表現較為低迷,一改往年風光。2017年恆生指數大漲36%,領跑全球股市;2018年開始急轉直下,恆生指數全年下跌13.61%,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今年三季度以來,港股經歷大幅調整,9月底恆生指數收報26092點,較6月底下跌8.6%,是自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的季度跌幅。

香港特區政府稱,本地社會事件、美國與中國內地貿易摩擦相關的不確定性,以及環球經濟增長偏軟,令投資氣氛顯著受到影響。

港股對企業的吸引力也有下降趨勢。根據港交所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香港聯交所IPO公司數據共108家(包括主板100家、GEM8家),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8家;IPO募資總額由去年同期的2431億港元降至1339億港元,減少超千億港元。

對於港股未來的展望,機構言出謹慎。中金公司研報表示,技術上,2020年恆生國企指數波動區間高端有望達到11700點左右,較目前相比有大約10%的上行空間,盈利增長的貢獻預計為5%左右,而市場估值的修復可能貢獻5%~6%。不過,考慮到當前香港的局勢、經濟下行壓力揮之不去、短期通脹高企則可能會使得政策支持力度相對滯後等因素,香港宏觀環境和政策組合可能導致市場階段性承壓,亦或出現波動。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