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弱勢 但已是最後誘空階段 市場抱團炒作 背後邏輯清晰

大盤弱勢 但已是最後誘空階段 市場抱團炒作 背後邏輯清晰

一、從大盤看指數週期,大型頭肩底歷半年時間構造完畢,接下來進入誘空階段。

大局觀:

大盤一季度完成一波中期反彈,4月底見頂下跌,五六月份企穩反彈構築左肩,七八月份再次下跌構築底部頭部,九十月份再次企穩反彈,構築右肩,現在11月份右肩基本構築完畢,持續長達半年的頭肩底圖形構造完成,開始最後的震盪築底,接下來再調整就是最後的誘空。

週五指數一度要破前低2891,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大金融出來護盤了。估計是看到指數快創新低了,主力開始拉昇金融板塊護盤,維持弱勢震盪格局。

本週的下跌,特點是持續縮量,也意味著做空力量的最後衰竭,再加上技術圖形的構造完成,一旦外部環境政策面出現逆轉性回暖,不排除放量長陽突然出現,從而逆轉整個弱勢格局。

雖然近期指數很弱,甚至本週連跌五天,不斷新低,但科技白馬們以及消費白馬們每天不斷新高的走勢,和指數是截然相反的背離。

主要原因是外資的持續買入以及機構資金再大是持續走弱的情況下,跟隨性抱團,這種背離現象在指數出現放量逆轉之前估計難以改變。

二、從板塊看題材週期,機 構抱團炒白 馬,遊 資抱團炒妖 股。

板塊方面,兩個大方向,一個是硬核科技股繼續震盪走趨勢行情。一方面前期妖股,繼續抱團炒作。

關於科技白馬股,有一個大邏輯,三條主線。

一個大邏輯,就是外資和機構在主導市場風格,現在就是機構風格,偏愛科技龍頭、科技白馬,隨著A股對外資的持續開放,這個大邏輯,未來幾年仍然有效。

雖然週五科技股殺跌,但這只是短期的調整,並不改變中期趨勢。漫步者的減持下跌,短期獲利盤的兌現需求,再疊加週五常規上是一個兌現日,所以很正常。一旦市場企穩反彈,這一塊依舊是佈局的重點。

三條主線:

一是TWS為首的消費電子,今天TWS雖然跌停潮,但消費電子並沒有倒,智能手錶等智能穿戴產品,後續很有可能接棒炒作,5G驅動消費電子的一輪升級潮,還會繼續。

二是芯片產業鏈,中芯國際三季報超預期,加上集成電路大基金二期的預期,以及國內公司頻頻發佈的新芯片,華為麒麟本週就發佈了A1芯片,刺激了幾隻漲停。芯片半導體國產化替代的邏輯,將持續發酵。

三是5G產業鏈,除了上游的設備,還有下游的5G應用,比如AR/VR概念,週五的VPN,雲遊戲概念,就是5G的延伸。

整體來看,本週是大盤調整的一週,雖然題材股,尤其是以寶鼎科技,九鼎新材等為代表的前期妖股,再次被抱團炒作,表現比較強勢,但是整個市場的帶動作用並不大,那只是少數遊資的盛宴,對大多數市場資金來說,趨勢和指數是同步的,市場的盈虧效應和大盤的波動也是同頻的。

所以在大盤沒企穩之前,最好不要抄底。可以有前瞻性的選擇低位、低估科技品種持續跟蹤,因為大盤一旦企穩向好,市場很可能發動一批低位低估值的科技股,再次展開行情。明日低吸個股,依舊發佈在工號 孜明低吸戰法,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