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枝多年热心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儿童,真乃艺术家楷模

2001年,李金枝演过一段豫剧折子戏《绣红旗》,当时很多人建议她将其改编成豫剧《江姐》,从小就喜欢江姐的李金枝动心了。但是舞台上已经有了多种形式的《江姐》,特别是歌剧版更是深入人心,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超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她虽心动却没有行动。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金枝有了焦虑感。终于2005年李金枝成立了“金枝戏曲艺术发展中心”,首先就把豫剧《江姐》列上了议事日程。

李金枝多年热心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儿童,真乃艺术家楷模

2005年,李金枝专程赶到北京拜访了歌剧《江姐》的编剧阎肃老师。她又找到著名编剧陈涌泉,请他以歌剧《江姐》为蓝本改编成豫剧。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之际,2006年6月24日和26日,李金枝在省人民会堂向郑州人民倾情上演了现代豫剧《江姐》。李金枝成功地塑造了江姐形象,并把这一人物形象把握得非常到位,很多观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李金枝因此成为了豫剧第一位“江姐”,与全国很多剧种塑造的江姐形象相比,毫不逊色且自有特色。

李金枝多年热心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儿童,真乃艺术家楷模

常香玉大师去世后,省豫剧一团计划排演豫剧《常香玉》来纪念她,并邀请李金枝饰演青年和中年时期的常香玉。她是常香玉大师的弟子,能够扮演老师,她感到非常荣幸,但也有很大的顾虑,因为常香玉是大家都熟悉和热爱的人民艺术家,不是谁都能演的,观众对这个角色会相当挑剔,自己压力会很大。随着排练的深入她渐渐地她融入了角色,每多排练一次,就多一份对老师的理解。她决意不再刻意地模仿常老师,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揣摩、领会、把握和演绎常老师。年轻时少女的声音,新中国成立后少妇的声音,中年时成熟的声音,她都加以区别并进行了细腻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李金枝多年热心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儿童,真乃艺术家楷模

又经过两年的打磨,2007年该剧目参加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并角逐文华大奖。该剧以精彩的演出荣获了文华大奖,她还和尚长荣、于魁智、冯远征等著名演员一起获得“观众最喜爱演员奖”。

李金枝多年热心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儿童,真乃艺术家楷模

近年来,李金枝的戏曲艺术日臻成熟,她在当今豫剧舞台上充分展示了闺门旦的艺术魅力,是此行当中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并在全国和全世界最高的艺术舞台上进行了展示。为了传承戏曲艺术,截至目前她已经收了12个徒弟,其中还有一个男旦,她希望豫剧艺术能够发扬光大。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这些年,凡有赈灾、义演,李金枝都主动参与、积极捐款。目前,她和爱人已资助了四个贫困儿童,他们将负责孩子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生活费和学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