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在穗召開 廣州郵輪經濟發展迎來新起點

11月15日,第十四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暨國際郵輪博覽會(CCS14)在廣州盛大開幕。該屆郵輪大會以“海絲郵輪·從廣州啟航”為主題,交通運輸部原部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原主任委員李盛霖,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原鐵道部副部長鬍亞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裴岷山等領導以及其他國內外郵輪業界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記者等600多位來賓出席開幕式。

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在穗召開 廣州郵輪經濟發展迎來新起點

廣州市副市長林道平出席大會並致辭。他表示,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核心引擎城市,將“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當前,廣州還在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奮力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這些疊加的戰略將會是廣州郵輪產業發展的全新機遇。廣州千年商都的積澱,改革前沿的優勢和經濟社會的穩定持續發展是發展郵輪產業的紮實基礎。南沙郵輪母港開港,是廣州發展郵輪產業的新起點。廣州將致力於搭建郵輪業界各方加強溝通、共商合作、共謀發展的堅實平臺,向世界展示廣州發展郵輪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廣州南沙郵輪母港的全新形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鬍亞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裴岷山、國際郵輪協會全球主席亞當•古德斯丁、雲頂郵輪集團總裁朱福明先後做主題發言。嘉賓們表示,儘管中國郵輪新興經濟發展只有短短十三年,全國已有20個城市已建成或規劃建設郵輪碼頭;為郵輪服務的旅行社由十幾家發展到800多家;開展郵輪教育的高等院校從一兩家發展到130多家,國際國內業界人士對中國郵輪市場充滿信心。

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在穗召開 廣州郵輪經濟發展迎來新起點

郵輪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涉及面廣,經濟帶動性強的特點,被喻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隨著消費需求升級和生活水平提高,廣州郵輪旅遊需求和規模逐步擴大。自2016年以來,廣州國際郵輪業務規模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三位。2018年,全市共完成郵輪運營94艘次,進出港旅客48.12萬人次;今年1至10月,廣州國際郵輪累計運行74艘次,進出港旅客37.59萬人次。以星夢郵輪為代表的國際郵輪運營公司在廣州港南沙郵輪碼頭開通了出發往香港、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航線9條,目的地共有12個,廣州南沙郵輪碼頭也成為中國內地前往東南亞航線最多的郵輪港口之一。

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在穗召開 廣州郵輪經濟發展迎來新起點

據悉,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暨國際郵輪博覽會自2006年創辦以來,會議規模逐年擴大,層次不斷提高,目前已發展成為郵輪管理部門、國內外郵輪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大會的國際性、權威性、專業性獲得全球郵輪界的充分認可。該屆郵輪產業大會期間,將同時舉辦政策論壇、總裁論壇、郵輪修造論壇、政府與郵輪企業圓桌會等活動。廣州作為該屆大會的主辦城市,國際郵輪業務自2016年1月啟動以來,運營出入境郵輪320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121.07萬人次,業務規模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三位,進入郵輪發展第一梯隊。

備受關注的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將於11月17日正式開通運營。新郵輪母港的投入使用,必將推動廣州郵輪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也將助力亞洲郵輪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