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紀檢監察 亮劍“夾生”現象

監察體制改革後,紀委監委主責主業發生很大變化,面臨紀強法弱、紀弱法強等能力“夾生”問題。為此,湛江市紀委監委進行了深調研,系統梳理出在塑“形”鑄“神”中出現的思想、能力、業務、作風“夾生”現象;通過創新實施“1+4”融合式黨建模式,實現了機關黨建與中心工作“兩張皮”到“一盤棋”的轉變,辦案數多年居全省前列,群眾反腐滿意度持續提高。

位於遂溪縣港門鎮貨湖村的一條扶貧路,修好不久就出現了問題。有村民反映,施工單位修路偷工減料,村幹部還可能涉嫌受賄。縣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後,因證據掌握不充分一時難以推進。針對這一能力“夾生”現象,湛江市紀委監委發揮黨建載體支撐壓實責任,在進行調查取證後不久,該村黨支部書記等人受賄被查實,該案最終留置4人,其中處級幹部2人。

查處同樣一件案子,解決實效卻不同,這是融合式黨建引領能力提升的生動註腳。在對大量的案例進行分析和調研後,湛江市紀委監委發現,除了常見的能力“夾生”外,還存在以下問題:思想“夾生”,紀檢幹部和轉隸幹部思想感情融合不到位;業務“夾生”,紀檢監察質效不高、工作標準不嚴;作風“夾生”,有幹部得過且過、不正不硬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

破解4種常見“夾生”現象的關鍵何在?湛江市紀委監委創新實施了“1+4”融合式黨建模式。以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紀律監察鐵軍為核心,推動思想引領式、能力交互式、業務嵌入式、作風內涵式4種融合模式,並很快見到了實效。

今年初,霞山區建設街道百儒村經濟聯合社社長涉嫌職務犯罪以及涉惡犯罪被留置調查。當以為本案塵埃落定即將結案移送起訴時,針對業務“夾生”查不深不透,無法深挖其背後與公職人員來往和利益輸送問題,湛江市紀委監委統籌霞山區、廉江市紀委監委等聯合辦案,全面研判,精準出擊,拔出蘿蔔帶出泥,5名公職人員因受賄、瀆職及充當保護傘問題先後被立案審查調查。

這一案件以點帶面,以個人職務犯罪為線索深挖背後問題,離不開湛江市紀委監委進行業務嵌入式融合。這一做法有效解決業務“夾生”問題,提升了辦案成效,今年上半年湛江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000多宗,全省排名前列。

南方日報記者 顧大煒

見習記者 李梓賢 通訊員 鄭康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