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发动机加保护罩防撞鸟?没用的,当年米格29就是受害者

▼仔细观察正准备起飞的米格-29战斗机进气道,就可以看到两块非常明显的挡板,将整个进气道完全挡住。这种设计和题主所说的在发动机前设置保护罩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米格-29的保护罩没有直接装在发动机前,而是使用挡板挡住进气道,进而挡住异物进入发动机,打伤叶片。

飞机发动机加保护罩防撞鸟?没用的,当年米格29就是受害者

涡轮风扇发动机要工作是要呼吸的,要通过进气道吸气,压缩机压缩,燃烧室点燃航空煤油,然后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向后高速喷出才能产生动力。米格-29用挡板把进气道给挡住了岂不是等于人把鼻子捏住了,那它怎么吸气呢?鼻子捏住了还能用嘴巴啊!米高扬设计局的设计师给米格-29设计了一个“嘴巴”,用于在起飞时挡板挡住机腹进气道时吸气,供发动机工作。▼图中米格-29座舱后背部的方形格栅就是它的“嘴巴”,在起飞时打开,起飞后腹部进气道挡板打开,背部进气道关闭。

飞机发动机加保护罩防撞鸟?没用的,当年米格29就是受害者

为什么米格-29会有一套这么复杂的进气道呢?米格-29是前苏联当年未来前线战斗机计划的产物,设计要求是可以在非铺装跑道野战机场起降。而米格-29使用的T-10气动布局进气道设置在腹部,离地面比较近。在沙石地面滑跑时,会扬起大量沙石,就算起落架加固,并且设置挡板也不能避免起飞滑跑时产生的沙石进入进气道,所以设计师设计了这么一套用来挡沙石的进气道挡板。

飞机发动机加保护罩防撞鸟?没用的,当年米格29就是受害者

这套挡板有利也有弊,虽然成功挡住了沙石,但是也挡住了进气道,导致发动机进气量减少,油耗陡增。而且机械结构设置在边条翼内部,占去了内部油箱的一部分,导致可以携带的内油减少,最终导致米格-29作战半径较小,被人讽刺为“机场保卫者”。

其实,只有像米格-29这种有特殊要求的飞机需要加装进气道保护罩才有意义,对普通的飞机来说,不仅达不到保护的效果,还会影响进气道工作,影响飞机的性能。

飞机发动机加保护罩防撞鸟?没用的,当年米格29就是受害者

因为保护罩加上,进气量减少,发动机油耗增大。对民机来说油耗上升,运营成本上涨,对军机来说则会导致作战半径下降,影响战斗力。

而且,除了影响飞机性能以外,保护罩的保护能力非常有限,大部分时候根本挡不住飞鸟撞击。▼这是飞机雷达罩被鸟撞击之后的惨烈现场,冲击力非常可怕,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材料强度根本挡不住。如果发动机位置被撞成这样,保护罩凹陷,撞上发动机叶片的危害会更加恐怖!

飞机发动机加保护罩防撞鸟?没用的,当年米格29就是受害者

当然,不是所有的鸟都有这么大,大部分鸟的体积比较小。遇到小的鸟的时候,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是可以自己扛住的。▼这是现代航空发动机吸入异物测试,所有新型号发动机在量产之前都要经历这一步。在测试的时候,工作人员会让发动机吸入大量水,冰晶,甚至是向发动机发射飞鸟,以测试发动机的扛撞击性能。一般来说,只有通过了这项测试的发动机才能装在飞机上,所以体格较小的飞鸟根本奈何不了发动机,用不着保护罩保护。

飞机发动机加保护罩防撞鸟?没用的,当年米格29就是受害者

飞机撞鸟是整个航空界的难题,目前世界每年的航空事故中,接近1/5是因为飞鸟撞击,所有的航空工程师们都在为这事头疼。加装保护罩看起来简单有效,但实际上不仅保护作用不大,还会影响飞机性能,很明显是一条邪路。目前,避免飞机撞鸟的办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固飞机,使用强度更高的材料。但是目前人类材料科学水平有限,还造不出这么强的材料。另外一类是把鸟赶走,或者将机场设置在飞鸟少的位置,避免飞鸟撞击。现在的机场都有专门的驱鸟部门,专门负责将鸟赶走,大大降低了飞机在起降时飞鸟撞击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