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你认识唐山好人——刘志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你认识唐山好人——刘志强!

导读



2014年1月5日,南湖冰面上演了一幕冰窟救人的义举,那条由6名义士组成的“生命锁链”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锁链”的一环,刘志强却在事后迅速淡出了大众视野。

冰窟救人之后,刘志强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5年来,他生活平凡、低调、不为人知,却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一份充满暖意的人生。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你认识唐山好人——刘志强!

图为刘志强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章。(赵亮 摄)

善行暖凤城

42岁的刘志强身材高大、敦实,有着农家汉子朴实、耿直的特质。谈到曾经的过往,刘志强娓娓道来。

早前,刘志强在滦南老家经营果树,收入虽然不高,但一家人其乐融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务农的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2010年,为了给父母、妻子和两个女儿更好的生活,刘志强独自离开老家,到市区打工。在建筑工地,他做学徒、打杂,学习测量、放线,晚上住在彩钢工棚,每天有60元的收入。时过3年,刘志强学到了过硬的技术,在工地上独当一面,收入也逐渐多了起来。

一天,刘志强下班后到南湖健走锻炼,结识了健走队的队员们,并加入其中。每天闲暇时,美丽的南湖景区,总能看到刘志强健走的身影。“健走队的队员们人很好,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刘志强说。

2014年1月5日下午,刘志强等人在健走时突然发现有人掉进冰窟,立即赶上前去。他与其他几位游客在冰面上手牵手挽在一起,或蹲或站,结成一条“生命锁链”,合力将落水者救上岸。

一时间,冰窟救人的义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刘志强等6名救人者先后获评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路南区见义勇为群体、第七届滦南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义举摘得了荣誉,刘志强等6人却并没有停下善行的脚步。2014年冬天,他们来到滦南县一白血病患儿家中慰问,同时每人拿出了1000元善款。

此后,刘志强等6人又到唐山市综合福利院慰问孩子们。“当时身边的朋友们知道后,都说‘下次去了叫上我’。”刘志强说。如今,在刘志强等人的感召下,前往福利院慰问的队伍日渐庞大,仅健走队就有30多人参与其中。今年6月1日,他们的团队自发捐款共计7000元,经与院方沟通后,为孩子们送去了尿不湿、卫生纸等物品。

图为刘志强送走失老人回家。(资料片)

善念传四方

2015年,刘志强得知路南警方招收协警,便辞去了建筑公司的工作,复习相关知识,最终顺利通过了考核,成为南湖公安分局的一名协警。“我从小就有警察梦,如今梦圆了,还在南湖这么好的环境里工作。穿上这身衣服的那天,我就跑回家给我父母看,让他们也为我高兴高兴!”刘志强说。

在辅警队伍里,刘志强年龄最大,工作勤恳,赢得了同事们的敬重,成为辅警队伍的带头人。2016年,举世瞩目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南湖景区开幕,南湖公安分局新招一批辅警,刘志强也迎来了辅警生涯的第一次大考。母亲节那天,刘志强问刚刚走下岗位的辅警队员:“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年轻的辅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母亲节。”刘志强说:“母亲节咱送母亲什么礼物?”有的辅警说:“队长,还没开支呢,送啥礼物。”刘志强说:“咱们母亲不需要咱金钱上的报答。我给大家下一个任务,回家亲自给母亲洗一次脚,照两张照片发给我。”

当天,刘志强下班后回到滦南老家,为母亲洗了脚。同时,他的微信提示音频频响起,辅警队员们传来的一张张为母亲洗脚的照片充满温馨。一位辅警的母亲给刘志强打来电话,声音哽咽,“家里让孩子去做辅警,就是想历练他,避免在社会上误了人生,没想到孩子的变化那么大!”“那次小活动,我也很有感触。现在每次回家,我一直坚持给母亲洗脚,修剪指甲。这样出来到市里工作,心里特别踏实。”刘志强说。

除了“洗脚行动”,刘志强还号召辅警们开展“光盘行动”。“有的年轻人没有节约粮食的意识,到食堂拿5个包子,吃了3个扔两个,太可惜了。”为此,刘志强号召队员们吃多少拿多少,坚决杜绝浪费,食堂用餐之风也在短时间内出现极大改观。

此外,刘志强在自己的车里及巡逻车里长期放置着一把铁锹。“路上看到死掉的小动物或者沟沟坎坎的,就用锹收拾一下,也不费事,省得影响到其他人。”刘志强憨厚地笑着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你认识唐山好人——刘志强!

图为刘志强路过交通事故现场,帮忙抢救伤员。(资料片)

善举说不完

“2015年,在朋友们的帮衬下,我把妻子和女儿接到了身边,女儿顺利入学。租了4年房后,又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买了这套经济适用房。搬进来那天,我妻子和女儿抱在一起哭,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大伙儿对我这么好,我没啥可回报的,只能用自己的善言善行回报社会!”刘志强的眼圈微微泛红。

刘志强的新居简单、干净,客厅雪白的墙面上悬挂着三面鲜红的锦旗。

一面锦旗上“奋不顾身见真情,见义勇为显精神”金黄大字,记述了发生在刘志强身上的一则感人故事。2017年1月25日20时许,在丹凤路和明湖路交叉口,两位步行的老人与一辆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正在执勤的刘志强发现后,赶忙跑到现场,看到两位老人倒在地上,痛苦呻吟。刘志强急忙拨打120求助,并趴在地上呼唤老人,最终与老人的家属取得联系。“当时家属赶不过来,我让他们直接去医院,我带着老人到医院会合。”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后,刘志强配合医务人员将伤者送上车,并随救护车一同前往医院。伤者到达医院后,家属还未赶到,刘志强又忙前忙后帮助伤者就医、做检查。直到家属赶到医院,他才返回了工作岗位。

2017年7月9日17时许,唐胥路与仁泰道交叉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轿车与一辆电瓶车发生碰撞,电瓶车上的两位老人受伤。刘志强恰巧驾车经过事故现场,立即停车伸出援手。他发现一名老人头部受伤,地上满是鲜血,伤势较重,脸色苍白。为防止意外,刘志强一直抱着伤者,并拨打120求助。救护车赶到现场后,刘志强协助医务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

2018年10月1日,刘志强在南湖景区六号门区执勤时,发现一位老人突然站立不稳,浑身颤抖。刘志强立即与同事将老人扶到一旁坐下。询问中,老人只能说出其居住的小区。刘志强二话不说,立即驾车拉载老人赶到该小区。经小区物业人员辨认,刘志强终于联系到了老人的家属。此时,家属已经找寻老人多时,万分焦急。将老人送回家后,刘志强准备驾车离开,老人的女儿赶到车旁不住道谢,并拿出现金表达谢意。刘志强婉言谢绝:“没事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因为一本书,刘志强一家与地震截瘫患者杨玉芳夫妇相识,如今几乎成了亲人,逢年过节都要去探望两位老人。“我媳妇儿说,叔叔你们不用担心后半生,只要我们两口子在,任何时候打电话,我们都会过来!”刘志强动情地对杨玉芳夫妇说。

救助事故伤者、帮助弃婴、救助迷路老人……生活中,他似乎总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既然遇到了,咱就得伸手帮忙!”刘志强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

刘志强是一名辅警,妻子从事月嫂工作,两个女儿还在上学。“每次活动,我都会带着妻子女儿,把这份爱传递给她们,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刘志强一家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却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如果一个善举是一颗星,那么刘志强的夜空已是繁星闪耀。

“我这一生,对父母尽孝,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益的人。余下的时间,我能做多少好事儿就做多少好事儿。别的,不求了!”刘志强说。


- END -

来源 | 中国唐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