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市值超300萬億,房子佔57%家庭資產,2020年要錢還是房?

房產市值超300萬億,房子佔57%家庭資產,2020年要錢還是房?

自從有“購房者和房企是同一層次”的論調開始,大部分人都是不認同的,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兩者的命運越來越像,購房者被住房奴役,而現在開發商也面臨著走投無路的地步,特別是過去高價拿地的企業,更是要直面資金受挫、住房限價、年底業績等多方壓力,房子越來越難賣,要確保現金流安全不得不降價促銷。買房也是如此,為了成家立業,不買一套房怎麼交代自己的人生?即使最終還要傾盡家庭6個錢包。房地產作為特殊行業,資金問題無論對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是最現實的問題,因為在過去和現在,兩方都是善用槓桿的群體。

什麼事都怕一個度,亂用槓桿只會導致風險積聚,試想一下,這些年樓市增長有多快?1998-2009年,住宅開發投資總額從2081.6億元增加到44319.5億元,足足漲了20倍。從上一階段到2018年,新增建設9374萬套住房,比上個10年要多36%。早在去年,大佬“碧恆萬”的業績規模就全部超過5500億元,買房子的人裝鼓了房市企業的荷包,也直接將我國房產市值推到峰值。近日,任澤平公佈報告,指出2018年住房市值已達321萬億元的事實,可見,地產的膨脹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預期,2大買房信號持續發酵,2020年要錢還是房?

房產市值超300萬億,房子佔57%家庭資產,2020年要錢還是房?

樓市“負循環”開啟,房企庫存升高、促銷賣房渠道增多

時間已經是11月中旬,年關將至,房企爭相打折促銷賣房,截止至9月底,131家上市房企的存貨總計超過6.3萬億,去年同期額5.35萬億元增長18%。萬科、綠地、保利和招商蛇口4大房企存貨佔比就達到2.3萬億元,佔比接近四成,存貨分別同比上漲21%、11%、13%和20%。值得注意的是,存貨指標包括了住房庫存、土地儲備、開工建設項目等指標,一般比實際的待售面積或金額要高。

也就是說,存活指標還包括了土地儲備的週轉特性,更重要的是,這131家上市房企無法反映出市場的全貌。據易居研究院公佈的三季度報告,受監測的20家房企存貨去化週期為13.6個月,環比增長4.6%,同比增長8.7%,整體延續去化週期上行的趨勢。20家房企主要分為3種類型,包括5家1500億元以上的超大房企,11家500億至1500億元的大型房企,以及4家500億元以下的中型房企。

房產市值超300萬億,房子佔57%家庭資產,2020年要錢還是房?

房說君認為,從目前樓市的走向來看,“前高後低”的特徵無疑是加劇購房者的悲觀預期,10月份29個重點城市在住房供應和成交雙雙回落,照這樣的趨勢來看,樓市風光不再,在經歷了年初的小陽春熱度之後,樓市的“負面循環”才剛剛開始,一方面房市銷售鏈條呈現悲觀心態,另一方面,要賣的房子多了,價格上漲的預期自然被破除,越來越多人加入看空市場的行列,不僅如此,在央行的三季度調查報告就有超一半的人不再看漲房價。畢竟買了怕跌,不買怕漲,面對不冷不熱的樓市,最終影響的還是銷售端的人氣。

家庭住房資產資產57%,遠高於發達國家,2020年該要房子還是現金?

任澤平報告認為,2018年我國家庭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達到57%,高於英國的49%、日本的37%、美國的24%、德國的22%。相反,在較高房產財富比例的另一面,則是較低比例的金融資產配置,在2018年,居民金融資產配置佔比為40.4%,遠低於美日英。房說君認為,這還不是誇張的,在年初西南財大的報告就指出,去年住房資產佔比達到77.7%,然而糾結於57%還是77.7%,似乎沒有多大意義,對購房者來說完全達到一個不健康的狀態,更重要的是,這麼高的住房資產佔比,2020年該要房子還是現金?

房產市值超300萬億,房子佔57%家庭資產,2020年要錢還是房?

在房說君看來,終究其因,還是國人的收入被吃穿住行的比重佔去很大部分,對比西方國家,居民收入水平高,社會福利較為完善,自然他們的收入用於吃住穿行的佔比比較低。另一方面就是我國房價太高,除去各大繁華都市外,放在任何地方都算非常高的水平。

所以,我們都需要明確一個前提,就是賣出的那些房子都不會憑空消失,這都會成為樓市未來潛在的供給,按照目前市場現狀,繼續提升的空間非常有限,無論是居民槓桿,或是生育率都不支持進一步拔高。尤其對財力有限的家庭而言,生育、教育、醫療三件事,任何一面都不敢有“輕舉妄動”,如果強行借貸買房,甚至是為了已經過時的住房投資,就輕易會把自己的家庭暴露到房市的風險當中。畢竟現金能夠即時解困,而現階段房子要變現,則只能看時機了。

房產市值超300萬億,房子佔57%家庭資產,2020年要錢還是房?

房說君有話說,房價的高低多少隻是一個數字,這個數字是跌宕起伏的,但卻由此給人一種財富的幻覺,要麼直衝上天,要麼直落地下,最多是紙上財富的波動罷了。這就跟持有一堆玉器古玩,字畫筆墨,甚至是一些普洱黑茶一樣,你說它們值多少?確切點說,那只是一個估價,並不是實打實的現金。

事實上,這波樓市行情中,大賺和大虧的終究是少數人,當房住不炒被反覆提及,並作為樓市長效機制的一部分時,房產投資投機的門檻將會越來越高,之所以說現金為王,與開發商和購房者目前的處境有很大關係。於房企而言,蓋房子不能像以前工廠流水線一樣複製下去,每家企業都在強調回款,所有人都明白了手中有糧心不慌的道理。同樣的,購房者也是如此,現在的策略最好就是手持現金,可以預見的是,待市場調整經過了完整的輪動之後,更多的房子會顯露出該有的“性價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