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和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關係?

比特幣和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關係?

作為近年來全球金融界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比特幣究竟是未來貨幣發展的必然趨勢,還是瘋狂炒作的又一顆“鬱金香”?至今仍無定論。但是有一個點是無法否認的,那就是“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應用”。

但是,和一直備受追捧的區塊鏈不同,比特幣總是伴隨著諸如鬱金香泡沫、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這些詞語一同出現,彷彿“泡沫”就是比特幣“最親切的朋友”。

而如今,當“區塊鏈”已經成為了全民詞彙,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審視一下比特幣和區塊鏈的關係。比特幣,僅僅就只是區塊鏈的一個應用嗎?

我曾看到過這樣的解釋,說“區塊鏈是麵粉,比特幣是麵包。如同麵粉與麵包的關係,麵包是麵粉做的,而麵粉除了可以做麵包之外,還可以做很多其他東西“。

可是要知道,在比特幣之前,甚至根本就沒有區塊鏈這門技術。事實上,區塊鏈是伴隨著比特幣一同產生的。

在比特幣形成過程中,區塊(block)是一個一個的存儲單元,記錄了一定時間內各個區塊節點全部的交流信息。各個區塊之間通過隨機散列(也稱哈希算法) 實現鏈接(chain),後一個區塊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一個區塊與一個區塊相繼續,形成的結果就叫區塊鏈。

而從比特幣中將“分佈式數字貨幣技術”抽象提取出來,即形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的“區塊鏈”技術。

並且,就連“區塊鏈”這個詞都是比特幣白皮書英文原版裡的“chain of blocks”,後來這個詞被直接寫成了“blockchain”,也就成為如今全球區塊鏈技術層面的專有名詞。

所以,無論是“麵粉和麵包”,還是“雞生蛋蛋生雞”,都完全不足以解釋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關係。

實際上,比特幣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人類要發明一種叫“區塊鏈”的技術。比特幣產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人類一直都有強烈的“造幣”的動機。

從最早的人類文明開始,人類就一直在自然界中尋找可以作為“貨幣”的東西,從貝殼到石頭,從青銅到金銀……很多東西都曾經被拿來製造或者充當“貨幣”,但是一直都不過癮,後來又搞紙幣,再到後來是電子貨幣。人類對於“貨幣”的需求和動機似乎永遠都沒有終點。

就像人類為了製造威力更強的武器,所以造出了原子彈。後來有了原子彈,我們又利用它的技術來進行發電。可是回過頭去看,在某個歷史進程中,人類要製造武器的動機,要比發電的動機更強。

歸根結底,人類一直都有改造世界的動機,為了改造世界,我們層出不窮地研究新技術,而每一種新技術的誕生,又會強化我們改造世界的動機。

所以,區塊鏈技術雖然包含了計算機技術、密碼學、經濟學、博弈論、網絡通信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最早就是被用來“造幣”,造出來以後,又有人提出了區塊鏈技術這個概念,後來又分析出區塊鏈還有其他方面的應用場景。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所使用的這些技術也都並不是比特幣原創的,更不是比特幣首先使用。像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這些算法早在幾十年前就被數學家所設計出來,且早已應用於各種加密認證場景。P2P的BT協議、emule協議也早就廣泛的用於互聯網分享文件。

但是比特幣卻將這些原本看上去平平無奇,並無新意的技術組合起來,最終化腐朽為神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地在P2P網絡上生成了一份不可逆、不可篡改的數據庫。而這,才是比特幣意義非凡的地方。

因為在技術的發展史上,“首次成功”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就像IP協議,它並不是最早的網絡層協議,也不是最完善的,但它是首次成功地實現全球互聯互通的網絡層通信技術,也就是互聯網的“事實上的標準”。全世界任何國家、組織、個人,不需要經過任何協商、法律規定,都不約而同地使用IP協議接入互聯網。

而比特幣數據庫和比特幣協議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也很有可能會形成事實上的協議標準。而協議一旦被建立,想要更改是非常難的。

偶然性背後總是隱藏著必然性。區塊鏈的基礎技術,包括密碼學研究上的突破,互聯網的全面鋪開,給大規模部署一種點對點的貨幣提供了技術實現的路線。結果一測試,果然很給力,於是就造出了比特幣。但是技術本身也起到了對原來就客觀存在的動機的一種強化作用,而動機得到實現又會進一步強化技術的研發。

比特幣到今天,依然還只是一個兩千億美元市值的小實驗品,它能解決什麼問題,改進什麼問題,現在只能說屬於萌芽期。亦如幾百年前的資本主義萌芽,幾個無業遊民幹了點活,拿了點工資,小小的僱傭關係解決了一點勞動關係的不足的問題,但是長久來說,則引起了勞動力的大躍進,帶動了整個社會文明的大躍進。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個應用”這樣的說法,或許並沒有錯誤。但是從更長遠的目光來看,比特幣乃至於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將會如何延伸,又會如何交錯,至少目前還很難斷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