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和中国中车在长沙成功举办中国工程科技论坛 聚焦运载装备前沿技术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李永华)11月13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中车联合主办的“第30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运载装备前沿技术发展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国工程院钟志华院士、丁荣军院士、刘友梅院士等14名院士在内的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我国装备制造前沿技术。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不断提升装备智能化、集成化和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是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途径。”其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个重点领域,被给予了很高的重视,也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战略必争之地。

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认为,中国高铁革命,导致了全球轨道交通的重新复苏,但是,要实现中国轨道交通引领全球,就要补足现在的短板,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保障能力。未来,能源、信息和材料领域与轨道交通的深度结合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巨大变化。“没有和材料、能源、信息领域的深度融合,轨道交通不可能有所发展”。贾利民说。

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目前已拥有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平台,其一级子公司中车株洲所更是我国运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在先进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领域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江华介绍,2018年,株洲所自主研发的永磁牵引系统,完成30万公里装车运营考核,标志着中国高铁的永磁时代即将到来。与此同时,株洲所以轨道交通主业为依托,实施“同心多元”战略,将核心技术延伸至新能源装备、海洋船舶、深海机器人和特种装备领域,结合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让高端运载装备更安全、更节能、更智能,助力中国运载装备制造走向全球。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在演讲中提出,地下工程装备是地下工程施工的关键,智能建造是发展方向,就是要实现地下工程建设的无人化施工、无人化建设。现在是朝着少人化在铁路、公路隧道建设里面,已经实现了少人化。不仅要智能,而且还要互联,所谓智能就是要像一个机器人,互联是每一个设备之间都要互联互通,设备与人都要互联互通。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易佳良、中国中车副总裁王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晓刚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