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寶媽小李曾經來信說,她最近開始給孩子零花錢了,但是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學校,提示孩子主動去幫忙做家務,她就採用多勞多得的方式給孩子零花錢,比如考試進步五個名次就20塊錢,幫媽媽洗個碗就有5塊錢,收拾自己房間就有10塊錢……在回老家的時候,孩子主動要求要幫奶奶洗碗,正想誇孩子懂事了,孩子卻跟奶奶說:"奶奶你會給我多少錢?"

這句話讓小李很羞愧,意識到孩子已經養成了沒有獎勵不做事的壞毛病了,只有給了孩子零花錢孩子才會積極去做。這時候有家長問道:難道我們給孩子零花錢的錯誤的做法嗎?有位家長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認為小孩子還小。

在過年的時候也會給壓歲錢讓孩子拿著過了除夕夜就馬上收回,家長說孩子孩子亂花錢,但是最近女兒開始強調對錢的主權了,原因周邊大多數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零花錢,別人有我也要零花錢。

很多家長在進行財商教育的時候,陷入很多誤區,比如給孩子樹立"不能不勞而獲"的觀念,幹活才有錢,或者完全不給孩子零花錢…… 很多家長自認為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其實在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財商觀念。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財商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課

財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Financial Quotient),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財商包括兩方面的能力:

一是創造財富及認識財富倍增規律的能力(即價值觀);

二是駕馭財富及應用財富的能力。

財商是在現代生活社會必不可少的能力。那麼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對於孩子來說財商到底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們從小都知道智商決定一個人的智力,情商決定一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但是財商對於孩子究竟有什麼用呢?家長通過培養孩子的財商思維,可以鍛鍊孩子的數字思維。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現在有很多新聞說孩子將家長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全部打賞給主播,一個原因的因為孩子對金錢的重要性還沒有具體的意識,第二是由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財商的思維沒有很好的培養,導致孩子幾乎沒有任何的金錢的觀念。

財商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課,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是諸多益處的,對孩子以後的賺錢思維有一定的幫助,如果孩子完全沒有理財的知識,長大一定會給孩子帶來危害。通過科學正確的財商教育,可以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貨幣的產生和運用規律,培養孩子科學花錢的思維,提高孩子的綜合的能力。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家長在培養孩子財商的存在的誤區

一提起錢,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應該那麼快接觸"銅臭味",同時更加不喜歡 孩子成為一個貪財之人。我們大多數家長的思維就算"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努力工作使自己富裕,懶惰使自己貧窮。然而著名作家羅恩·利伯告訴我們:

現代信息如此發達,孩子並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帶,他們在生活中逐漸知道了錢的重要性。

家長在培養孩子財商最大的問題就是,把所獲得的零花錢和個人勞動成果綁在一起,對家裡任何的事情明碼標價,家長認為這樣不但會調動孩子對幹家務活和努力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不讓自己那麼操勞,減輕自己的負擔。

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當我們做家務的時候是由誰來付我們工資?家務是家庭裡每位成員都有義務去完成的事情,完成家務是我們家庭成員的一個責任,而沒有存在利害關係的。反而我們這樣採用金錢獎勵的方式會給孩子培養一切以拿到錢出發,變得十分勢力。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當給孩子一筆錢了,我們會希望孩子正確的使用,就需要一套理財系統去存錢。這時我們需要把孩子的零花錢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個罐子內,這三個罐子分別是消費罐子、捐獻罐子和儲存罐子。

這樣很好的讓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科學的財商思維,我們可以為自己的慾望消費,也可以用一些錢來幫助別人,有些錢應該儲存起來為日後所想要的東西買單。

【消費罐子】

第一個罐子是消費罐子。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想要什麼,你就從裡面拿錢出來,只能使用這個罐子裡面的錢去買你喜歡的東西。我們家長應該允許孩子隨身攜帶,當孩子想要一些玩具的時候,這時就應該告訴孩子,你如果想要就用你自己的錢去買,但是你買了這個玩具就不能再別的東西了哦。

其實這是一個實驗,測試孩子對自己的慾望的忍耐程度。你會 看到孩子因為一個小玩具而忍著不買零食,或者寧願餓肚子也要買那個玩具。

在一些列觀察下來,你會發現孩子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你作為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理財的時候,孩子並沒有是你想象中的亂花錢,而且越來越學會消費,他們會從最大利益為目的出發去買一些便宜而且容易滿足的東西。

當我們家長讓他們去自我管理零花錢的時候,他們才能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面對市場的各種選擇,才會鍛煉出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捐款罐子】

對於第一個罐子而言,第二個罐子對於孩子來講可能很難理解。不是要讓自己孩子學會花錢嗎,為什麼要談捐款?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從小讓孩子理解捐款,理解他們處於困境之中,通過向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人們分享愛心,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如此困難的人,喚醒孩子的同情心。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覺得麻煩的是,自己家小孩不願意與其他小夥伴分享,表現出非常自私的一面。

在開始的時候,家長在遇到商場收銀臺的捐款箱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講解這個捐款箱是什麼東西,通過大家的一點一點的分享,最後送給有需要的人們,可以家長自己做示範帶頭捐獻,然後再鼓勵也一起,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的的奉獻精神,還能改變一下孩子的性格。

【儲蓄罐子】

儲蓄罐子就是讓孩子學會存錢,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會存錢,孩子的錢應該交給爸爸媽媽保存。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學會存錢為未來做打算也是學會"理財"的開始,即使孩子年齡還小,對於未來的事情還不確定,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短時間的存錢目標。

我們可以儘可能鼓勵孩子存下錢,避免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行為。比如可以在孩子存夠100元的時候獎勵5塊錢,存夠200獎勵10元。最重要讓孩子存下的不是錢,而是培養孩子孩子對未來的規劃觀念。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