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甘肃兰州:两大“水缸”养成记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

甘肃兰州:两大“水缸”养成记

央广网兰州11月12日消息(记者赵家慧)饮用水,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因此,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问题就成了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岸门桥的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总面积57.26平方公里,是兰州市主城区唯一饮用水水源地,这里提供了360多万兰州市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第一水源地的“植被卫士”

如今在河岸边,近岸的灌木丛和稍远处的乔木构成了两道植被防线,保护着兰州人民的“生命源泉”。然而多年以前,这里还是厂房密集,污水垃圾乱排乱放。说起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现场负责人许德春用“脏、乱、差”三个字作了形容。他告诉记者,2014年,这块水源地曾发生过严重的水体苯超标事件,一时间引起社会关注,保护自家的“大水缸”成了与每个兰州市民都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

「央广网」甘肃兰州:两大“水缸”养成记

西固区岸门桥第一水源地改造前后对比(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兰州市财政先后列支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6310万元,西固区政府全面吹响水源地违建整治冲锋号。先后搬迁、拆除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木材厂和非住宅等万余平方米建筑,流转土地、清运垃圾,实现了对一级水源地的封闭式管理。经过多年整治,兰州市岸门桥水源保护区仅保留居民生活排污口一个,共搬迁水源地周边木材经营户25户。

此外,当地还采用树种结合方式,沿一级保护区南岸修建了6.8万平方米的防护景观带及景观节点,河滩、湿地总面积为15.8万平方米,“过去河边的废弃荒滩,都治理成了涵养林区,臭味没有了,垃圾不见了,生活环境也好了。”村民何明说。

「央广网」甘肃兰州:两大“水缸”养成记

岸边的涵养林正在喷灌(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如今,黄河干流兰州段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四大水质考核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主要监测指标逐年下降。

第二水源地的“守护者”

刘家峡水库,黄河上游最大的水库,最近越发成为兰州市民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即将成为兰州市第二水源地。

第二水源地取水口位于东乡县境内,隔水与临夏州永靖县相连。目前,取水口已经打开正在进行管道清洗等工作,兰州人民喝上刘家峡的水已指日可待。

「央广网」甘肃兰州:两大“水缸”养成记

远眺刘家峡大坝(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临夏州永靖县龙汇山下,洮河在这里汇入黄河。这里曾经水土流失严重,每年约有8万余吨泥沙流入黄河,严重影响着水电站的正常发电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如今,站在龙汇山上远眺,目之所及,层林尽染。通过当地近年来持续的植树造林,原本裸露的黄土被植被覆盖,有效阻止了水土流失。

为全面改善龙汇山的生态环境,早在1999年开始,永靖县便采取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干部职工义务投工投劳等形式,全面开展了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驻守山头多年的永靖县龙汇山管理站副站长孔德龙,是这里当之无愧的“守护者”。

「央广网」甘肃兰州:两大“水缸”养成记

黄河与洮河在龙汇山脚交汇(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在西北,种树容易,养树难。”孔德龙说,龙汇山上安装水泵电机9台(套),辅设输水管道86公里,建成蓄水池6座,1万余亩面积上安装了6000多个喷灌直立杆,“每个喷灌直立杆的覆盖半径有30米,喷灌不到的地方就由我们工作人员手工作业。”

2000年4月,由团中央青基会与《读者》杂志社联合倡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项目在龙汇山启动实施,各界人士纷纷响应,先后建成了“解放军青年林”“三八林”“中日友好林”“减灾林”等一批特色纪念林。“刚开始栽树条件艰苦,没有工作站,只有移动帐篷。风大的时候感觉整个篷子都要被吹走,但好在是把这片林子养成了。”

自1999年永靖县开始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以来,龙汇山已累计完成造林1万亩,栽植侧柏、云杉、山杏、刺槐、火炬、花灌木等各类苗木234万株。如今,龙汇山上春有花开,秋有果,县城及库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保护了母亲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