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是怎樣導致經濟危機的?越詳細越好,謝謝?

凡夫俗子覓煙火


貨幣貶值,物價上漲不是經濟危機的原因,而通常是經濟出現問題前的一個現象。比如,某經濟體宏觀信貸奇高,企業家、和庭都欠了銀行很多錢,如果經濟一旦下行,甚至只要GDP速度小於宏觀債務利率,這時(利潤覆蓋不了債務利息)就非常容易發生系統性債務違約。但是政府可以調控,即通過輸入貨幣進行債務置換,並將利率降低,就可以讓債務危機緩解。這樣做的代價是通貨膨脹開始,物價上漲。

如果說系統性債務違約是急性病的話,那麼通貨膨脹就是慢性病。哪個危害更大,你看看病人的結果就知道了。


溪湖雜談


經濟危機的根源是信貸危機和貨幣危機。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只是一個表象而己,很多人就覺得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是貨幣超發。其實,根本原因不是貨幣超發。是社會總產品減少了,導致流通中的貨幣和社會總產品沒有達到一個均衡的水平,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切都是貨幣和信貸做怪,下面我舉個例子說明

第一,貨幣問題導致經濟危機

原始社會,物物交換下,不會產生經濟危機,生產出來的東西,大家互相交換把它消費了。比如,一個農民生產100斤大米,另一個農民養了5只雞,把其中2只換100斤大米,大家換到的東西,都拿來消費了,消費完之後又去生產,這樣沒有存在商品過剩或商品不足。因為隨時都可以知道手上有多少商品。

自從有了貨幣後就不一樣了,一個農民種出來的100斤大米拿去賣了,得到100元錢,這個買米的人是做斧頭生意的,他拿100把斧頭拿到街上去賣,得了200元錢,買米花了100元,還有100元錢,這個人把這100斤米拿回家吃完了, 他還有100元錢,他暫時不會生產斧頭了,覺得還有100元錢買米。這個農民賣100斤米得到100元錢,他手上有100元錢,他會覺得未來他不用種地了,有錢就可以買米吃。農民手上有錢,停止種地和做斧頭的人也停止做斧頭,結果市場上沒有斧頭賣了,也沒有米賣了。當這個賣斧頭的人想買米時,沒有米賣了,手上只有錢,種地的人,不種地後,想買米,也沒有米賣了,導致供不應求,最後導致物價上漲。

這就是貨幣導致的經濟危機的根源,也就是當社會上的商品被消耗完了,但是貨幣還是存在的,人們以為貨幣就是商品,可以買東西,實際上已經等量的產品對應這個貨幣了。

第二,是信貸導致經濟危機

信貸消費,大家都比較理解吧,就是有一部分沒有生產能力或暫時沒有生產的人,提前去消費別人生產出來的產品。我們還是舉上面的例子,有 農民A生產出100斤大米,另外 農民B沒有生產大米,但是銀行給他貸款100元,他貸款得到的錢,去買農民A的100斤大米,拿回家吃完了。結果農民A手上有100元錢,以為可以買回100斤大米,但是市場上是沒有大米賣的。因為農民B根本沒有種地,沒有生產出大米來。只是銀行通過信貸,任空造出一種貨幣,也就是憑空造出商品,讓一部分人提前去消費。這樣通過信貸,使社會上的總產品和社會中流通中的貨幣不劃等號。也就是產品都消耗完了,貨幣還在,貨幣對應的是一定量的產品,可是市場上沒有產品了。

所有的經濟危機都是過剩危機,也就是有些產品過剩,有些產品緊缺。因為緊缺的產品市場上沒有了,只有貨幣。其實我們人類生產出來產品賣掉了,給一些人消費了,手上有貨幣,以為有貨幣就會有產品,結果市場上沒有產品了,導致產品短缺,經濟危機就這樣來的了。信貸消費,加劇經濟危機的發生,形成一個週期,這個週期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引發強烈的經濟危機。生產跟不上消費,導致經濟危機,大家以為手上有好多錢就有產品,結果不是的。

當然,整個經濟運行很複雜,不會像農民賣大米那麼簡單,會涉及到各種產品。但是我們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農民賣大米能很好的說明,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信貸就是一種貨幣乘數,變相的發行貨幣,導致流通中的貨幣會增多,但是社會總產品不變,就會導致物價上漲。所以通貨膨脹並不是貨幣超發。

最近豬肉上漲到30多元一斤的,就是供不應求了,社會上的豬肉少,但是人們通過借貸,有錢。

以上就是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貨幣和信貸是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


雪之道理財


沒有多複雜,不需要多詳細。

很簡單,就兩個原因。

一個是超發貨幣。另一個是拿的太多了。

拿的太多我們都能瞭解。

參考委瑞內拉。一個生產者,生產產品。成本100,利潤20。結果上面國家各種伸手要拿走19。那麼生產經營者只剩下一口氣,到了破產的邊緣。這個是明搶。

另一個是超發貨幣。

本來市場上的貨幣和生產經營的生產出來的財富是對應的。假如都是50萬億。這個時候,鑄幣者說他們又多印了200萬億!而且這筆錢也要投放加入進來。

這筆錢進來以後,生產者手上的錢雖然多了。但是物質卻變得更少了,都轉移到了鑄幣者的手上。而鑄幣者是不從事任何的生產活動的。所以社會上的總體生產物質就變少了,生產者努力勞動卻得不到回報,甚至直接破產。社會的生產力就變得更弱!

而鑄幣者只要印紙,就可以不勞而獲。而他們下次再印的時候就需要印2500萬億的四倍,也就是4仡仡才能達到之前的掠奪效果。

這個是暗偷。沒有之前的那麼明顯,因為你手裡的工資增加了,貨幣增加了。但是其實你能買到的東西減少了。

當然越是掠奪,勞動者的投資回報率就越低,有資金和技術的生產者就會出逃,逃到投資回報率高的地方去生產。

這樣生產物質的減少,資金和技術的出逃。

所以在這三重的打擊下,社會生產崩潰,經濟完蛋。


繁花若雪風自搖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也是長期關注這個問題的人,也有自己比較深入的瞭解與思考,現在分享給題主朋友。

貨幣貶值意味著貨幣投放飛快增長,過多的貨幣投放市場,而市場的物質問題並沒有與投放的貨幣量相適應,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物價飛漲。

打一個淺顯的比方,一個國家所有的東西價格只值1萬億元,而原來這個國家投放市場的貨幣量也正好是1萬億元,這個物價水平正好是1:1,即一元錢對應相同1元錢的物質。而現在突然將貨幣投放量增加到10億元,那麼物價相應比原來上漲了10倍。即10元錢才能買到原來的1元錢的物質。

物價飛漲之後,企業生產原材料成本大漲,使得企業生活經營難以為繼,無法經營獲利,只得關門倒閉,這樣就會使得整個社會經濟陷入蕭條不景氣狀態;企業經營差無法償還銀行貸款,也造成銀行出現大量壞賬,最終導致銀行資金斷鏈,陷入金融危機;而飛漲的物價又讓老百姓沒有錢消費,使得需求受到較大的壓力,最終使得生產企業生產的商品也無法被市場認可,或得以順利銷售。

如此,這會導致經濟危機的暴發。



開偉觀察


我想到讀書時歷史課裡有這樣一段對話:

“媽媽,天氣這麼冷,你為什麼不生起火爐呢?”

媽媽嘆了口氣,說:“因為我們家裡沒有煤,你爸爸失業了,我們沒有錢買煤。”

“媽媽,爸爸為什麼會失業呢?”

“因為煤太多了。”

這是1929年~1933年的某一個冬天裡一家母子的對話。

貨幣惡性貶值,是對窮人的最殘酷洗劫!

而占人口比例最大的窮人,是購買力最強的,差不多全部收入都用來消費了,存不下幾毛錢,還揹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

窮人被惡意洗劫,沒有消費能力,富人(資本家)工廠裡的商品沒有市場,危機自然不可避免。

因此,貨幣政策和財富分配規則對經濟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容天之心


首先你要清楚,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沒有理由導致經濟危機,我們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貨幣一直在貶值,物價也是從來沒停止過上漲,也沒有出現過經濟危機吧。

只有過度的超發貨幣,帶來的物價上漲,貨幣貶值,才直接導致經濟危機,像津巴布韋,委內瑞拉一些國家,這種就很好理解,沒有政府的信譽做擔保,貨幣變成一堆沒有價值的紙了。


順彁


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對於資產的雙向擠壓,除非你沒外債,影響相對較小,下面就先簡單說一下

1、如果你有房貸,在經歷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的過程中,你的資產和收入都在消耗,慢性消耗,開支加大,加大了你斷供的可能性,而且一但開始舉債,那麼支出成本將大大加大,資產風險也同樣被放大,資金流很容易斷裂,這是自身的生活因素,收入下降的可能性也加大了

2、在這種環境下,大型企業很多偶讀舉債,在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背景下,企業需要承受的壓力將會更大,工人對於工資的訴求會加大,企業經營成本也會加大,以本國貨幣為首的對外投資購買力也會縮減,而且會很明顯,負擔加重抗風險能力減弱,破產風險加大,社會失業率加大,這些危機在社會上會形成一個當量現象,加劇崗位競爭,這也是無形中的壓力

3、企業舉債,銀行也會收緊銀跟,不輕易放貸,加速了在這種背景下的危機感,收入普遍下降,收入低就不敢消費,不消費貨幣流通速率就會降低,需求下降,又會形成一個循環,長此以往,對於債務而言將是承重的,開始蔓延,開始大面積化。目前就想到這些基本的,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短線小王子


你們都錯了,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貨幣的過度集中,導致“商品過剩”,企業減產停產,導致下崗失業,導致惡性循環,任何一個國家出現經濟危機,唯一的解決途徑就是印鈔票,讓貨幣貶值,增加貨幣流通量,做一些市政工程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面積,改善貨幣流通不暢,同時物價上漲,良性的通貨膨脹能解決經濟危機,惡性通貨膨脹是不可控,如蔣介石政府倒臺就是這樣的!


用戶8016602843486


貨幣貶值的表現就是物價的上漲,這兩種現象其實就是一種,我們統一叫做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嚴重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經濟危機。簡言之,貨幣貶值到一定程度,經濟危機就發生了。經濟危機是如何發生的,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

假如一個與世隔絕村莊裡,有100個人,每人有10元錢,村子每年能生產商品1000件,則一件商品一元錢,一人能買到10件商品,很公平。

有一年,生產技術提高了,村子能生產2000件商品,商品價格自然就會下降到原來的一半。但是,價格降低了,就會打擊人們生產創造的積極性,村長一看,不行,要讓人們更加有積極性去提高生產力才行,於是又向村裡多投放了3000元貨幣,這樣商品總數增加了一倍,但是貨幣總量增加了兩倍,原來1元一件的商品變成了2元一件,人們一看,生產技術提高了,賺的錢更多,自然會更加積極的去提高生產力。

但是,問題來了,多投放的3000元貨幣不會一次性平分到所有人手裡,那些和村長關係近的自然會優先得到貨幣,這樣他們就可以用貶值後的貨幣去購買貶值前的商品,意思就是雖然每人手裡會有40元貨幣,但是率先獲得貨幣的那一部分人可以以0.5元/件的價格購買到商品,也就是能購買到80件商品。而之後得到40元貨幣的人們商品的價格會因為商品的減少而逐步提高,最後可能漲到5元/件,10元/件、甚至更高。

如上面所述,貨幣適當的增發會保證價格穩定,刺激生產者的積極性,但是,也會造成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讓財富集中到少數人的手裡,雖然你的絕對收入在增加,但其實購買力反而下降了。無形中完成了財富的再分配,越來越多的財富集中到了少數人手裡,美聯儲每一輪放水加息就是在玩的這一套路。

結論:貨幣增發貶值的過程,就是財富再分配的過程,貨幣貶值的越厲害,說明財富越是集中到少炸數人手裡, 物價上漲了,社會的財富增加了,但是大多數人的購買力反而降低了,這種現象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因為商品相對購買力的相對過剩,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


淡淡禪風


什麼叫做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最早出現的意思是指生產過剩的危機,不過只是相對過剩而已。

經濟危機的表現

主要是指商品大量生產,銷售困難。但是工廠為了保證其利潤,選擇停工停產甚至倒閉,進而導致社會陷入危機中。

最初的危機只是生產過剩,物價下降。後來由於凱恩斯主義的盛行,政府開始干預市場採取通貨膨脹的手段,但是一旦貨幣政策出現問題就出現了生產滯漲和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情況。


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

這些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經濟政策錯誤,也有可能是原材料突然緊張或者戰爭危機,也有可能是自然災害或者經濟全球化的後果,金融政策錯誤等等。

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

金融危機表現得更為單純一些,主要就是指金融資產資格大幅下跌,或者金融機構大量倒閉。最常見的表現是股市、債市暴跌。

所以說,我們理解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不是金融危機,也不是經濟危機。不過是某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金融政策,貨幣政策失誤,導致市場貨幣供給過多,跟GDP增長不搭配導致的。

比如1994年我們的貨幣增長是34.53%,但GDP增長卻是36.41%,實際上並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可是1994年卻是很危險的一年,因為巨大的生產膨脹,導致了很多固定工資體系的人群相對收入大幅降低。也就出現了造原子彈的,掙錢不如賣茶葉蛋的情況。


因此,我們現在一般會通過有效的貨幣政策,保證貨幣供給比GDP增長率溫和增長2%左右。但是由於貨幣政策的傳導作用即乘數作用,具體的效果並不是發錢那麼簡單,要不也不需要經濟學家了。

所以,經濟並不是簡單的一兩點聯繫,而是一個系統的複雜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