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在人工智能发展领域 中美齐头并进遥遥领先

杜兰:在人工智能发展领域 中美齐头并进遥遥领先

由中国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2019年11月13日-17日在中国深圳举行。科大讯飞(33.070,0.04,0.12%)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兰出席“活力湾区与科技创新论坛”并演讲。

杜兰表示,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间,美国是占了6家,中国是占了4家。在人工智能的领域,不论是中国开设的公司数还是发表的论文数,中国和美国都是属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所以今天大家非常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因为中国和美国都处于一个领先在齐头并进的状态。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深圳和各位伙伴们一起来探讨人工智能的一些最新进展。就在一年前我和巴曙松教授在深圳相遇,我们前后演讲,当时他非常谦虚,他说杜总和我们阿里巴巴代表新经济的产业形态完胜,让我们传统经济的人好像看到了一些希望。一年过去,我也想看看我们新的技术究竟给大家带来怎么样新的变化以及有什么样新的进展。

今天在屏幕上大家会看到我从世界通信展上带来新的机器人(13.540,-0.14,-1.02%),她是世界第一个虚拟多语主播。

(播放视频)

大家注意到屏幕上因为我刚才没有说完,我的工作人员帮我放了这个。这个视频是我去我们录音棚,我自己想试一下效果到底怎么样,所以我录了两个小时的视频,他可以根据我的形象合成这样的虚拟主播。而且大家注意他不管说什么语言,人工智能的技术在后台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驱动合成,今天他会说16种外语,而且他是不知疲倦,不会出错。所以这样新的技术诞生,让我们很多的生活形态还有我们一些产业的形态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我也想看一看年底的时候参加各种各样论坛,发现大家其实都非常关注这个世界科技产业的一个格局,到底大家竞争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而且非常多的人非常关心中美这次竞争,还有我们一些摩擦°我们中国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做了一个总结,我们可以看一下大的图表。我们认为在世界竞争格局中分为四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美国占据一个垄断地位,大家经常用到一硬一软,芯片和操作系统,美国占据了我们所有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多场景,芯片的操作系统是全球垄断的地位。

第二个方面其实是我们处于一个多国竞争,中国跟随的状态。在其它、石油、航运、飞机、手机等等,我们中国是属于跟随发展的状态。

第三个方面是多国竞争,中国是处于领先的位置。中国这些年来发展,我们在很多领域从后发状态走向比较有优势的状态,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些领域积累出来的信心,也让我们中国人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强大。那么这些领域包括哪些呢?像我们的通信、高铁、港口机械、民用、无人机、数字安防等等,这些领域中国出于全球领先的位置。

第四个是双头格局,中美领先。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间,美国是占了6家,中国是占了4家。在人工智能的领域,不论是我们开设的公司数还是我们发表的论文数,中国和美国都是属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所以今天我们非常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和美国都处于一个领先在齐头并进的状态。

大家也很关心中国到底在整个人工智能的领域他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实际上在2017年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里,他做了一个非常权威和官方的说明,他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是实现了重要的突破。特别是指出来两种技术,一个是语言识别,一个是视觉识别技术。语言识别像科大讯飞在智能语言识别上的探索。我们现在无论是产业界还是资本,大家关注是人工智能到底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其实我们也需要了解这个技术的边界在哪里,才能够不会被收智商税。在目前来说,我们真正技术上获得很大的突破,并且在产业界能够获得一些发展,甚至说可以赚一些钱养活我们产业方向的,那么就是在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的领域。我们看这张成绩单,科大讯飞20年来交上来的成绩单,我们会关注到在一些核心的领域。比如说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评测等等方面,我们都拿了全球最好的成绩。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机器的阅读理解防方向,还要能理解会思考的方向上,在认知智能的方向上也在做不断的突破。在医疗影像的一些图像识别技术上,也在走。实际上我们关注了就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里程碑的事件,我认为这是我们今天所要去关注的人工智能究竟是走到了哪一步。

我们看到在这些小脚印代表我们非常艰难的进步,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语音合成能力就是刚才大家看到那个机器人他合成了声音的能力,像人一样去说话的能力,实际上他在2012年就首次超过了人类水平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外宾看了我们的这个,我告诉他,我们今天的语音合成能力无论说中文还是英文,比普通人说的要好。在2015年我们语音识别的能力是首次超过了人类的速记员,我今天在这里说话,我说完以后他可以快速的机器把他自动转型成中文,同步可以翻译成英文,这样转写的成功率高达98%这样远远超过我们普通人,我们做过一个比对,最好的速记员只有80%可以记录下来,而我们的机器是可以超过990%。在这样的能力下,我们不断进行一些突破。2016年,这意味着在中国大家参加过中考和高考,这样的一个比对打分实际上是我们的机器,机器今天已经可以代替人类专家给大家去评阅试卷了。在2017年艺考机器人诞生了,全球首个参加全国综合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满分600分,及格分是360分,我们机器人考了356分。他打败了96.3%的考生,我们一个学医的学生大学四年以后,在工作3、5年,他通过这个考试的比例是一半,所以我们的机器比人类稍微进步了一些。到2018年我们的中英文口语的翻译首次达到英语六级的水平,所以我们的翻译能力越来越强,这可以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再到2019年我们看到机器阅读理解这样的大赛里面,给机器看10万篇英文的论文,我们人类出题目机器回答,在这样的比赛里面我们拿了最好的成绩。无论是我们机器阅读理解的识别,他都已经超过了人类的平均水平。

所以我们今天来说和去年相比,我们在谈到技术在获得突破,我们在做很多产品的应用和各种领域的尝试,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认为应该是整个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化落地的元年,而且是人工智能应该让我们享受到红利的方向。我们围绕这个技术的突破,我们做了哪些这样的一个积累呢?一方面在整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认为人机交互的方式用语音是最为方便的,比如说你回到家可以说回家了,电灯后打开,大家今天上车,可以说我要去哪里,我要听什么歌,这些是机器可以替你做的,这样人机交互来做。机器在有规律可循的状态下,他可以学习人类专家的知识,所以他可以轻松的超越我们90%的普通人,为我们普通人赋能了。他今天是可以看1100种病,可以让60分的医生具备80分的能力,90分的医生不要做简单重复的劳动,把他精力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这个是我们机器为人类赋能所要做重要方向的探索。今天要想实现人工智能的红利,实际上是有一些衡量的标准。第一个我们实际做的这么多事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第三个已经有统计数据来证明你的应用是有成效的。那么我们在整个应用的领域就覆盖的面特别的广,这些包括像教育、城市智能的医疗、克服还有车载、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等,这些领域上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变化。比如说教育这个领域,今天我们在践行希望技术让因材施教,离我们越来越近,做的越来越好。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当孩子交上一套试题的时候,每个课堂上孩子拿到题是不一样的,这种个性化的学习现在已经在中国的25000所学校用起来了,而且逐步看到使用的成效。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各样的户外的活动,以及是提升他学习的效率。

我们再看到医疗,今天我们说医考机器人诞生了以后,为我们的老百姓(71.770,0.31,0.43%)提供这种服务了。那么我们也会看到后台上每天有1.1万次复诊的建议,医生给你诊断的时候,电脑会弹出来一个探矿,对这个病的诊断。根据你的判断,我们后来在现实中发现,89%是一致的,有11%机器和医生判断不一致怎么样,我们给他上诉给水平更高的医生,让医生去做判断,三分之二机器是对的。所以这样的工作实际上像医疗、教育的资源不够那么发达的时候,是可以得到更多的运用。

在司法领域,其实司法就是我们庭审的阶段,同时我们的智慧判案系统,可以发现把这些整句输入进去以后,这里面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方向,给我们法官提供各种各样辅助的建议。

再谈到大家熟悉的翻译领域,今天其实这个翻译机我认为他真正改变了我们的每个人人的生活形态,过去我们是不可能每个人带着一个翻译走遍全球,今天你不仅仅是带着翻译,而且带着一个懂58种语言的翻译。而且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专业术语也可以在上面实现,可以真正的帮到大家。我觉得这样是人工智能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红利。

我们也希望中午和我们一位英国学者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亲人是一个盲人,可以轻松和别人交流,以及阅读大量的书籍。我们看到其实在听障患者我们做了很多技术可以帮助到人去实现一些公益活动。全球有7000种方言,我们保护了22种方言远远不够,我们会做这样一些事情。我觉得这都是技术给我们带来更多人工智能的红利。

同时我们也是希望把这样的能力赋能给每个人,在2010年我们将这样的语音的云平台开放给广大的开发者,在9年前开放的时候我们上面只有3种能力,今天有297种能力,欢迎大家一起上去,用我们这样的技术为大家的创新创业提供各种各样的动能。

我们也看到整大湾区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会是非常核心的趋势,我们也会通过这些高速增长的领域看到新的创新创业的趋势。如果说今天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大家看到在教育领域、办公领域、摄影摄像领域,整个开发的趋势增速特别的快。在已经形成了头部聚集效应的领域,比如说游戏、语音视频、导航等等这些开发的增速已经明显下降了。我们希望看到整个人工智能开发的领域,帮助到大家在寻找更好的产业方向。

今天和大家再次谈这样的话题,在AI+的时代,不仅仅是我们像这些做人工智能从业者的时代,更是从大家每个人新的时代。因为我们也相信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人类。最后我们也希望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最有魅力的城市深圳和大家一起用人工智能来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谢谢。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